通过神奇的书教学,让学生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神奇的书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神奇的书》是一首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的诗。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热情的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魅力、书的美丽。在教学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旦拥有了它,就会获得幸福。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4、体会作者对书的讴歌,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重难点、关键:
1、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书的神奇。
2、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诗歌,品味体会。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默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三读诗歌,领略神奇。
1、让我们带着对书的喜爱之情再一次走进书的世界,去领略书的神奇。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讨论,围绕“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文——谈理解——再读文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过哪些书?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看来大家都对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在请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笔,仿照诗歌的前两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学生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让阅读与写作美丽地携手,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机地进行了习作能力的训练。)
3、交流点评。
小结:读书使我们变得豁达,变得高尚,让我们思想逐渐深刻,目光更加深远;让我们继续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在书的陪伴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夯实双基。
1、抄写文中的好词,背诵诗歌。
2、收集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谚语。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感受书籍在我们生活、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学习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展示书的神奇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学习要求:
1、在对诗歌的诵读中感受到书的神奇。
2、学习作者的写法,试仿写一节。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书对人类的神奇作用。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
1、说说和书有关的名言名句。
2、从这些话语中,你能够认识到什么?
3、小结,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把握内容
1、师范读诗歌。
2、生试读通课文。
3、交流评议朗读情况。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朗读这首诗歌?
三、读中明理,掌握写法
1、点生通读全诗。
2、为什么作者为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书”?
3、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书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5、交流,评议。
四、全文总结。
五、课堂作业
1、练习生字。
2、背诵诗歌。
神奇的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书的神奇以及书带给人类无穷的魅力。
2、能仿照诗歌的.前两段续写一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2、了解书的神奇魅力,谈谈书带给自己的好处。
3、能仿照前两段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文题目
1、诗句接龙:(与书有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书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是我们的好朋友、美国作家狄金森就写了一首赞美书的诗歌。介绍作者,更让老师感动的狄金森老师的那几句话:“将生命的热情注入写作风格……让多年的热情溶入一个词汇中,把半辈子的生活积蓄写在一个句子里。”所以理解此诗我希望大家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生活的积蓄来理解这首神奇的诗。
二、出示本节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诗的意境,理解书的神奇。
(2)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3)仿照前两小节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2、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检查自学
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浩瀚坐骑领略真谛一贫如洗遨游步履质朴无华
2、朗读课文,要正确,读流利。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学提示:
⑴认真默读课文,用“——”画出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⑵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体验批注感受。
⑶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2、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每组选其中一个方面合作交流: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理解时可以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来理解。
3、生汇报
A第一小节突出开阔眼界。提示:你读过什么书?知道了什么?
师:回想我们三年级学过一首诗:《小小的书橱》(出示诗),读诗。
师:读童话书让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而科幻探险的书又把我们带到了神秘莫测的山野从林,读历史故事让我熟悉了(廉颇、蔺相如、关羽、张飞),而人物传记又我们进入了冰心、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书带我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它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所以我们要说书是——神奇的。
生有感情朗读。
B第二节:重点突出从书中学到的人生真理。你读了什么书?学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说一句从书中学到的名言吗?
师:书中蕴含的哲理是如此精深,所以我们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
C第三节:生谈自己的理解。读感情朗读。
师:在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说书是——神奇的。
D第四小节:“美丽”:联系学过的课文或故事谈。你读过什么书或学过什么课文?感受到了什么美?“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都包含什么美?(真善美、心灵美、语言美、真诚美、勇敢、乐于助人、坚强、有礼貌等)
师:书能使一个思想狭隘人的变得豁达,能使一个行为粗鄙的人变得文雅,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师:书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美丽,所以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诗句
五、小结整合:对照板书:书是神奇的,它博大、精深、在书面前人人平等、美化人类的心灵。面对如此神奇的书,你最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把对书的热爱和赞美也用文字表达出来吧。出示仿写要求。
六、仿写。
1、在写诗之前,先自己看诗的前两节,你发现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对比: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2)比喻:把书比作什么?还可以比作什么?——花朵、钥匙、大门、翅膀、轻风等。
(3)开头用“没有……”“也没有……”
2、生仿写。
3、开火画,一个接一个读自己的诗。
七、熟读成诵
1、做完了诗,先把书上这首美丽的小诗记在你的脑海中吧。同桌两个互相比赛,看谁先背过。
2、检查。
八、拓展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九、推荐阅读:
1、《囊萤映雪的故事》
2、《鲁迅爱书的故事》
选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读一读,并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
学习目标:
1、感受书籍在我们生活、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巨大。
2、学习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展示书的神奇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学习要求:
1、在对诗歌的诵读中感受到书的神奇。
2、学习作者的`写法,试仿写一节。
3、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书对人类的神奇作用。仿写诗歌。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
1、说说和书有关的名言名句。
2、从这些话语中,你能够认识到什么?
3、小结,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把握内容
1、师范读诗歌。
2、生试读通课文。
3、交流评议朗读情况。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朗读这首诗歌?
三、读中明理,掌握写法
1、点生通读全诗。
2、为什么作者为用“神奇”二字来形容“书”?
3、课文中用了哪些事物和书作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5、交流,评议。
四、全文总结。
五、课堂作业
1、练习生字。
2、背诵诗歌。
《神奇飞书》读后感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以在我们在心中牢记,如果你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你肯定知道,没有书籍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如果你还没有体会到,那么,请读神奇飞书(梗概)这个故事
在美国的一个地方,住着一个把书视为生命的人,他每天,都要读书,可是因为一场飓风的来袭,使他的日子变得昏暗,在没有书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黑白色的,因为它们都缺乏了书给予的五彩缤纷的色彩,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除黑白以外的颜色,那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她的四周都有书的陪伴,她的世界因为书变得多姿多彩,跟着书,他翻过栏杆,来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跟着书,他来到了一个拥有快乐的世界,他跟着一本快乐的飞书,到了一个屋子里,在哪,他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书,书好似有生命一般,在他的身边绕来绕去,可是有生命的东西,就会有生老病死,书也不例外,他在书的带领下,见到了一本生死垂危的“老人”他被一本书抛掷了下来,在空中,书突然四分五裂,镶白蝴蝶一样一飘了下来,他不怕艰难,一页一页的将书粘起,这时我想起了鲁迅,他读书时,要将手洗净,留下的脏东西,拿小刀磕掉,他在看到了世界的色彩后,写出了他的自传……
主人公爱书如命,他在飓风的威胁下,不肯低头,为了让世界充满书的色彩,它把读书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让热爱读书的爱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神奇飞书》读后感2
这本书是偶然间买到的,在网上看封面有点动画片的感觉,下单的时候还有点迟疑。担心会不会是动画片的简单复制,等到翻开书的时候,发现这是一本独特的内涵丰富的绘本书,它的故事和制作背景立刻吸引了我。
故事的主人翁莫里斯先生喜欢文字,故事,和书他每天都会在书里写下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他的一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写的书,当飓风来临摧毁一切,包括莫里斯写的书。在他感到迷茫的时候,一本会飞的书带着他来到图书馆,从此莫里斯先生和书籍朋友们一起生活,在图书馆里享受阅读、分享、和书写直到生命的尽头,在莫里斯走后,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本书,被后来走进图书馆的小女孩阅读。书中处处充满了隐喻,这个故事让我想到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的一句话:”世界就是一本书。”懂书的人让书籍飞起来,书在他们的眼里有了生命力,人的精神因为书籍的滋养而变得丰富。那么“图书馆真的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书中的很多场景都提醒着我,这个岗位天然的工作职责和它本身应该有的美好。
原来,著作者威廉。乔伊斯著作这个故事的初衷是为了向图书馆的推广先驱——已故的.比尔。莫里斯致敬。乔伊斯在经历风灾后,见证了阅读的治愈力量。《神奇飞书》的动画在几年后完成并夺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其后这个故事的电子版、绘本版得以诞生。我是读完书才看动画化短片的,可能看过动画片的人要比看过绘本的人多,我觉得不管通过哪一种媒介形式,都能让人获得感动和启示,这除了制作者的用心之外可能也源于故事本身的生命力吧。
《神奇飞书》读后感3
《神奇飞书》是一本自身便含有魔力的书,其中最让我觉得新颖神奇的,就是作者运用种种的色彩变化。一开始,莫里斯先生与书在一起,读书,写书,做他自己喜爱的事时,作者运用了暖色调,我认为其含义就是当莫里斯与书在一起时,他的心灵是充实而又满足的。而后面,莫里斯的书被摧毁时,作者全用了灰白一色。这更突出了莫里斯当时所受到的打击是很深的,以至于他都绝望了,但他进入图书馆后,他的心重又受到书的洗礼,充满着爱与快乐。
因此作者用了很多明亮的颜色,而人们借阅了书后,他们也在爱上阅读的同时,治愈了心灵上伤口,摆脱了困境。我认为作者如此多次改变人物的颜色,就是为了突出莫里斯与其他人心灵上得改变,因此,这本书巧妙与神奇之处也就在其中,深藏不露却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在这本书中,莫里斯的神奇飞书给了人们希望。
更证实了“有书的生活是充满爱与光彩的,而没有书,没有知识的生活,便是暗淡无光,乏味无趣的”“书犹药也”在本书中,在我的心中,书,能治愈一个人心灵上得痛苦与绝望,带领我们的人生走向更明亮的地方。
《神奇飞书》读后感4
就在莫里斯·莱斯莫先生因老而离去时,那间有着欢声笑语的房间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书籍们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有一天,门外走来一个小姑娘,她惊奇地环顾四周。就在这时,莫里斯的书飞向小姑娘,自动翻开,小女孩读了起来。从此,她便成了这里的新主人。她和莫里斯一样沉迷于书中,和他一样喜欢文字,喜欢故事,也喜欢书,还喜欢写书。
她每天和莫里斯的书在一起。白天,书就停留在她的手臂上,自动地翻着书页,希望每一个故事都让她读到;晚上,她就枕着书入眠,伴着淡淡的书香,做着甜甜的美梦。她也喜欢与人分享书。住在附近的退休老人总喜欢到她这儿来,和她一同探索每本书的奥秘;小孩子喜欢到她这儿来,和这些会说话、会飞的书一起到草地上去欢快地做游戏;连那些精英们也从五湖四海赶来看这些神奇的书。在小女孩的带领下,大家不仅痴迷于与书为友,而且把他们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也写成自己的书。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人们天天都来捧着这些神奇的书看一看。
小孩子们变得越来越知书达理,精英们变得越来越大有作为,老人们变得越来越和蔼可亲,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神奇飞书》读后感5
当生命走向尽头时,你留下了一本怎样的书?
近日前往黄老师组织的红枫绘本悦读会,虽是第一次参加,但是客厅温暖的灯光,朱丹前期的充分准备,悦读者们真诚的开放交流,让这次绘本阅读带给我满满的思考和收获。
绘本《神奇飞书》,是一本关于书籍和阅读的故事,但绝不仅止步于阅读的意义浅层的寓意。在此间,我们探讨了阅读的诸多意义,也探讨了阅读的传承和引领,科技发展下的新型阅读,各抒己见,热闹纷呈,在此不再赘述。
悦读会虽已过去数天,但是绘本的内容还是时时萦绕心头。主人公莫里斯的书是一本写着他的人生经历的书,我姑且称之为生命之书。这样一本生命之书为何在一场飓风中,其内容消失殆尽,是否意味着在人生中我们经历的一些打击和挫折,有时候会拿走你认为的全部东西;又或者意味着在你之前的人生中你并未留下任何够得上有意义的事物。你曾经的存在可以被轻易抹去。但是人有一种力量,向死而生。莫里斯在这样一次灾难后,他得到了仙女的启发,他的后半生全然改变。籍着书籍的力量,他寻找到了生命中对他而言真正有意义的事物。他用阅读丰厚自己;他用心修补着书籍,相互温暖;他将书籍推广出去,惠及他人……最后他留下了一本丰厚的人生之书。
思及此,我不免想想自己,当我的生命走向尽头时,留下的会是怎样一本书呢?是被人丢弃在旮旯角落里,泛人问津的;还是能让人兴致盎然的阅读下去的呢?生命的意义值得我们一再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