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
年代: 清朝
蒲松龄作品: 《聊斋志异》
蒲松龄简介:蒲松龄(1640年—1715年),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蒙古族。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学识渊博,19岁即考得全县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尽管其学识名闻乡里,但追求功名却始终没能如愿。直到71岁,才按例补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8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
西方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蒲松龄的白日梦。他的这种梦,就是想表达男性的一厢情愿的幻想,穷秀才的幻想。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即《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不仅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更需要依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象,《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收集500余篇,神神鬼鬼妖妖怪怪。
蒲松龄的名言名句大全
1、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蒲松龄 《聊斋志异》
3、 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 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 听弦断,只恨别离难 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蒲松龄 《聊斋志异》
4、 站在千年前的江堤,波涛拍打着岩石。千年的思绪混为一滩!三世情殇,千年轮回,几经琼楼,朱红阁楼;竹林弄影,轻解罗帐,回眸百映红。沙场醉卧,指点江山,笑谈风云,几度岁月几度缠;抚一曲离别,舞一曲殇情,几许哀怨,几经沧桑,刹那芳华朱颜逝,醉舞残雪又何妨?品前世之酒,吟今世之歌,诉未完相思!你,我拿三生只换你一世。 ——蒲松龄 《聊斋志异》
5、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 尖。 灯火星 星,人声杳 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蒲松龄 《聊斋志异》
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蒲松龄撰 自勉联》
7、 岁月浮沉,千年岁月,千年的等待,三生的浮沉,我如一个过客欣赏着人间的几多忧愁,几多变故,从古到今,几世轮回都以成为历史,经历着三世的悲酸苦痛,我只能看不能言,我用三世悲苦换来这一世的机遇,这一世的爱恋,我用三世换来这一世的姻缘,这一世的相守!轮回岁月几红颜,眼花瞬间成桑田。彼岸灵花常开,燃的是我孤独的灵魂,奈何滚滚阻的是我无尽的想念,三生石压的是我未尽的.执着! —— 蒲松龄 《聊斋志 异》
8、 我咒苍天负我千年,金戟银钩映血夜,修我战甲,遥指九天,怎奈苍天负我三生。挥尽无穷血泪,血染苍天,巍巍山重,毁尽千年修为,愿为孤魂野鬼,发下千年血咒,用我三生煎熬,换你一世迷离…… ——蒲松龄 《聊斋志异》
9、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0、 泪中为写相思字 写到相思泪转多 ——蒲松龄
11、 如果我的一生就像一场美丽的烟火,那么我愿意用三场这样美的烟火,来换取你这一世的迷离。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2、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
13、 "一个迷恋上尘世男人的小狐狸精说的话:愿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备注: 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千,独摘一支怜!芸芸众生,乱花迷眼,万千变化,几经沧海,几人为故人忧?月缺月圆,几世变更,谁人对月长叹?花开花谢,几人葬花长泣?霓虹闪烁,纸乱金迷,几人街角徘徊!滚滚红尘,我心依旧者何在?叹前世之擦肩,哀今世的错过,等来世之相爱,三世姻缘,几经轮回,谁人在轮回台" ,执 着守候 ,彼岸相伴 ,伴的却是三生的寂寞与忧愁!对天启誓,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一世姻缘! 岁月浮沉,千年岁月,千年的等待,三生的浮沉,我如一个过客欣赏着人间的几多忧愁,几多变故,从古到今,几世轮回都以成为历史,经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4、 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5、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6、 有的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一个人,但更多的人因为爱错一个人而寂寞一生……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7、 历史的转变终于来临,我感谢上苍给我的这次机会,冥冥之中我渴望你的爱恋,几经轮回,你依然还是原来的你,不曾改变,依然是那个我放弃三生只为一世姻缘的人。我在那条古刹等你,依如当年那样等你,风云变化,为何却迟迟不见你的到来,为何不曾于你相遇! ——蒲松龄 《聊斋志异》
18、 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蒲松龄
19、 所以念君者,为百年,不为一夕。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胭脂》
20、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蒲松龄《聊斋志异》
21、 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政,而不敢终留也。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2、 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佩i,泪渍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谅于君父者。公孙九娘岂以负骸骨之托,而怨怼不释于中耶?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示,冤乎哉!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3、 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恝。乃知憨者慧之极,恝者情之至也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4、 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为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5、 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 流年逝,韶光暗,我断弦扼腕,只恨别离难。 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才子佳人,韶华倾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芸芸众生,乱花迷眼,万千变化。 几经沧海,心为故人忧。滚滚红尘,故人心犹在,叹前世擦肩,哀今世错缘,等来世相爱。 三世姻缘,几经轮回,谁人轮回台守候,彼岸相伴,千年等 待, 却伴三生 寂与愁。 抚一曲离别,舞一曲永诀,几许哀怨,几经沧桑,刹那芳华朱颜逝,醉舞残雪又何妨。 低诉,未尽相思。对天启誓,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一世姻缘。 ——蒲松龄 《聊斋志异》
2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27、 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蒲松龄
28、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蒲松龄"
29、 人情厌故而喜新,重难而轻易。 ——蒲松龄 《聊斋之恒娘》
30、 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 ——蒲松龄
31、 下笔风起云涌 ——蒲松龄
32、 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
33、 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 范叔辱魏人,断胁弃厕下。 谁者溺其头,无乃是须贾! 南箕不可扬,北斗不可把。 虽有杵臼交,不如同根者。 ——蒲松龄 《咏史之三》
34、 天下事,仰而(音qi)之则难,俯而就之甚易 ——蒲松龄 《聊斋志异》
35、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鸣。 ——蒲松龄 《聊斋》
36、 长街亭,烟花绽,你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碾,我把琴再吟。听弦断,只恨离别难,三生悲欢离合,一朝阴晴圆缺,用我三生烟火,还你一世迷离。 ——蒲松龄 《聊斋志异》
37、 人生富贵须及时,戚戚终岁,恐先狗马填沟壑 ——蒲松龄 《聊斋志异》
38、 “斯时也: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尔乃趾高气扬,发无端之踔厉;催蒙振落,动不已之珊。伤哉绿树犹存,簌簌者绕墙自落;久矣朱幡不竖,娟娟者B涕谁怜?堕溷沾篱,毕芳魂于一日;朝容夕悴,免荼毒于何年?怨罗裳之易开,骂空闻于子夜;讼狂伯之肆虐,章未报于天庭。诞告芳邻,学作蛾眉之阵;凡属同气,群兴草木之兵。莫言蒲柳无能,但须藩篱有志。且看莺俦燕侣,公 覆夺 爱之仇; 请与蝶友 蜂媒,共发同心之誓。兰桡桂楫,可教战于昆明;桑盖柳旌,用观兵于上苑。东篱处士,亦出茅庐;大树将军,应怀义愤。杀其气焰、洗千年粉黛之冤;歼尔豪强,销万古风流之恨!” ——蒲松龄 《讨风赋》
在现行的中
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就自己是的,谈点做法:
一、在中考语文复习时首先要明确中考复习的要点,
1、 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2、 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按要求补写论据
3、 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
4、 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论证思路的理解
5、 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
6、 词、句含义的理解和体味
7、 论证方式的辨别
8、 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的实际运用
9、 议论文语言风格的
二、 然后梳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点
1、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3、议论文的分类:
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4、 议论文的结构 :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先总再分后总
5、论证的方法: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三、最后要进行一些专项训练,突破议论文阅读的能力点
一般来说,议论文阅读考查学生两大方面的能力:一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二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即迁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复习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在训练时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做一些知识点的变式训练,以培养迁移能力。以论点为例,我们不仅要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规律(按特点找,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按位置找,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所在),还要知道近年来对中考考查的各种题型:有的要求直接写出论点,有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有的要求找出中心话题……
如:论据的考查,不仅要知道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有什么作用?我们还要做一些变式的练习,要求补充适当的事实或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或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等。再如对词句含义的理解有这样几个出题的角度:理解加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关键词句的细微差别,找出前后照应的语句,对某句话的品析等。我们了解这些出题的角度,并通过对它们的变式训练,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2、 做一些概括要点的训练,以培养概括能力。一般地来说,应学会通过对关键词句的
辨认,(即全文的中心句,各段的总起句、总结句,还有过渡句,对事例进行概括分析的.句子等),对文章标题的分析,对文章所举的现象或事实的概括分析,来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要点进行归纳的做法。平时可做一做这方面的练习以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一般的做法是:摘录要点(摘录出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子);筛选主次,最后归纳(可以用“文章主要阐述了……同时还……”的句式来表达)。
3、 多做一些揣摩语言划分层次的训练,以培养分析理解能力。议论文作为一种说理文
体,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要准确、鲜明、生动、概括性强。把握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的词语。分析语句中的关键词,分析语句中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分析语句中表示指代性的词语,根据上下文分析某些重点语句,这些都应作强化训练。
四、具体的训练步骤:
原则:先分散的专项训练 后综合练习
具体进行下列几个专题训练:
(一) 把握议论的论点(包括寻找论点 归纳论点等的训练)
(二) 理清论证的思路(包括论证的结构 论证的材料 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角度等)
(三) 体会论证的语言
(四) 综合练习
议论文复习(一)
——论点的把握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初步具有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
[复习难点]
培养归纳议论文的论点的能力
[复习时数]
一教时
[复习过程]
一、 导入
在议论文复习中,同学生们觉得比较难的是对文章的论点的把握,有时问同学们,回答往往是瞎蒙的,那么,是不是考运气瞎猜的呢?其实不然,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复习训练
二、 回忆已学过的几篇议论文
思考:这些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提出来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几篇议论文:《谈骨气》《从三到万》《哨子》《反对自由主义》《海通
精神》《功名难夺报国心》《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
1、论点的特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
2、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的形式,它
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
3、论点出现的四种情况:一是文章的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文章的标题就是议论文的论点。 二是文章的开头,有许多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文章的论点,如《谈骨气》《说“勤”》。有的是在文章的篇末,文章在前面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归纳出文章的论点,如《哨子》、《海通精神》。有的是在文章的论证过程中提出的,如《功名难夺报国心》。有的在文章的中找不到表明论点的句子,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和概括,这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各段的关键句,并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它们的共同指向,归纳得出中心论点。这稍难一点,在我们已学的文章中还没有。
A、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多媒体展示)
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采用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文章要证明的观点。文章中论点提出的位置常因作者的议论需要而定,换言之,作者为了更好地证明论点,必须周密、合理、有效地考虑论点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
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
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
(一)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
(二)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肋你理解。
B、专项训练,印发准备好的几则材料
阅读文章,明确下列文章的中心论点
(一)
生命,需要一个支点,因为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经有了支点,就会强劲起来,就会挺拔和旺盛起来。这支点不是别的,是对人类的关心和同情,是对生活和世界的爱,是对未来永不失落的希望。支点回报生命的,是永远的信心,永远的充实,永远的力量。生命只有找到这样的支点才不会堕落。生命也只有在这样的支点上才能造就辉煌。所以伽利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贵阳市中考题)
答题指导:这题比较容易,学生通过对论点的位置(在开头)及论点的特点很快可以得出中心论点为:生命,需要一个支点。
( 二)
“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
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
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气,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
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的责任。
答题指导:。分析这篇文章我们一方面可以从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理清它的结构着手,在开头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是:风气是怎么一回事?它一开始时是微弱的,应该及时地扶正祛邪,没有明确的提出什么观点的句子。第二段阐述的是扶正祛邪的责任在于领导。第三段阐述的是要担负起这一责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最后通过第四段的分析,抓住“所以这样说……”这句总结句就可以得出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在层层论述的基础上到文章在最后归纳出来的: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责任。因此在把握论点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抓住一些起总结作用的,起提示作用的词语,像“总而言之”、“我认为”、“所以说”等。
(三)爬起来再摔
一个人刚开始练摔跤,他一次次地被人摔倒在地,教练喊着: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摔!直到这个人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教练才露出了笑容:你学会摔跤了,找比你更强的对手摔吧。
摔跤场上的骄子、拳击场上的英雄、武术界的高手、足球场上的豪杰,他们都是在“爬起来,再摔!”、“爬起来,再打!”、“爬起来,再刺!”、“爬起来,再踢!”的几近惨无人道的训练中使自己出类拔萃的。
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看到他一次次地摔倒,父母只能在一边心疼地看着,因为父母知道,他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才能真正学会走路,否则,他就得永远靠别人扶着走。
这下我们都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是必须自己做的,必须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摔倒了靠别人扶起来,就永远没有自己走路的能力;摔倒了索性不起来了,就得永远趴在地上;因为害怕摔跤也害怕走路害怕做事的人,一生就被囚在了一所特殊的监狱中。
一切有出息的人,一切生活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人。而有大出息的人,得到了大幸福的人,都是摔倒了能爬起来,而且还有能力有信心找更强的对手去摔的人。摔倒了会受伤,摔伤了会很痛苦,可经历这种痛苦后会得到比痛苦多得多的幸福、快乐和满足。
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我想过去不会有,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的。就像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在想尽办法找长生不老药一样,可直到今天,人们还得依靠食物、药物和锻炼来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
答题指导: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把握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几个事实论据:一个练摔跤的运动员经过无数次的爬起来,再摔,最终不再轻易地被人摔倒。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子,经过多次摔倒爬起以后,才能真正学会走路。一方面把握文章的结尾的关键的一句话:爬起来再摔!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从而可概括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想要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成功、辉煌,就必须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拼搏,不断进取。
注意:学生很容易把标题作为中心论点,要讲明,中心论点必须是正确的、鲜明的、简洁和明了的。比喻的句子一般不可以
(四)
马虎的字会令人困惑不说,也许还会贻误后人吧。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悬案”太多,因何而“悬”呢?我常驻想,像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逆者问鼎大”中的“逆”字,有的版本却作“送”字;辛弃疾的《鹧鸪天》词不达意“却将万字平戎策“中的”却“字,某些版酏又为”都有“字;甚至五代的一位大词家究竟叫冯延已还是冯延已,到今天还莫衷一是。此等例子真是俯拾即是,无非是因为当时传抄或刻印者的草率而”悬“起来的。古人误了一两笔,后人就争议一千年,这教训无论如何是够深刻的。
道理很明白: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写字人就要时时想到看字人。不是说草体字不可以写,但是必须以“写端正”为先,工而后巧,正而后奇。即使最后“奇”到“狂草”的地步,也须依循书法的规矩。兴之所至,龙飞凤舞,乱写一气,实质上是把方便留给自己,将麻烦甩给别人。就像鲁迅曾经批评的,有些青年作者“赶快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许多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不是他的。”其实,甩给看字人的麻烦,结果仍会反射到写字人身上。写字,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那么它就与双方都有利害相关。一封字迹模糊的急信,固然使亲属友人摸不着头脑,归根到底却贻误了自己的大事;一分紧急求援的业务报告,可能会因为字体不堪卒读而在对方手中耽搁了时间;一篇胡乱泼墨的稿件到了编辑手中,首先会引起编辑不良的心理反应,削减阅读的兴趣……既麻烦人,又不利己。可见乱写一气的不好习惯,只有戒除,绝无保留的理由。
上文的论点是( )
A、马虎的字迹会贻误后人。
B、写字是用以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
C、字首先要写端正
D、做何事情要先为他人着想。
答题指导:所给的四项都有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进一步分析,A虽与文章的内容联系紧密,但它只是第一节的一个分论点,并非全文的中心论点;B是写字的目的及 交际上的作用;D与文章论述的内容相距较大,因为作者要讲的问题并非是“做任何事”。无论用排斥法还是从全文围绕的内容看,正确答案应选C。
C、总结:
总之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文章的论点还是可以把握的,但还要注意作者的分论点不要替代中心论点,作者阐述性的语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演化,当然也不能替代中心论点。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2、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蒲松龄《聊斋志异》
3、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听弦断,只恨别离难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4、站在千年前的江堤,波涛拍打着岩石。千年的思绪混为一滩!三世情殇,千年轮回,几经琼楼,朱红阁楼;竹林弄影,轻解罗帐,回眸百映红。沙场醉卧,指点江山,笑谈风云,几度岁月几度缠;抚一曲离别,舞一曲殇情,几许哀怨,几经沧桑,刹那芳华朱颜逝,醉舞残雪又何妨?品前世之酒,吟今世之歌,诉未完相思!你,我拿三生只换你一世。——蒲松龄《聊斋志异》
5、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山河拱手,为君一笑。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蒲松龄《聊斋志异》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蒲松龄撰自勉联》
7、岁月浮沉,千年岁月,千年的等待,三生的浮沉,我如一个过客欣赏着人间的几多忧愁,几多变故,从古到今,几世轮回都以成为历史,经历着三世的悲酸苦痛,我只能看不能言,我用三世悲苦换来这一世的机遇,这一世的爱恋,我用三世换来这一世的姻缘,这一世的相守!轮回岁月几红颜,眼花瞬间成桑田。彼岸灵花常开,燃的是我孤独的灵魂,奈何滚滚阻的是我无尽的'想念,三生石压的是我未尽的执着!——蒲松龄《聊斋志异》
8、我咒苍天负我千年,金戟银钩映血夜,修我战甲,遥指九天,怎奈苍天负我三生。挥尽无穷血泪,血染苍天,巍巍山重,毁尽千年修为,愿为孤魂野鬼,发下千年血咒,用我三生煎熬,换你一世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9、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蒲松龄《聊斋志异》
10、泪中为写相思字写到相思泪转多——蒲松龄
11、"一个迷恋上尘世男人的小狐狸精说的话:愿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备注: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娇玫万千,独摘一支怜!芸芸众生,乱花迷眼,万千变化,几经沧海,几人为故人忧?月缺月圆,几世变更,谁人对月长叹?花开花谢,几人葬花长泣?霓虹闪烁,纸乱金迷,几人街角徘徊!滚滚红尘,我心依旧者何在?叹前世之擦肩,哀今世的错过,等来世之相爱,三世姻缘,几经轮回,谁人在轮回台",执着守候,彼岸相伴,伴的却是三生的寂寞与忧愁!对天启誓,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一世姻缘!岁月浮沉,千年岁月,千年的等待,三生的浮沉,我如一个过客欣赏着人间的几多忧愁,几多变故,从古到今,几世轮回都以成为历史,经——蒲松龄《聊斋志异》
12、如果我的一生就像一场美丽的烟火,那么我愿意用三场这样美的烟火,来换取你这一世的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13、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
14、有的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一个人,但更多的人因为爱错一个人而寂寞一生……——蒲松龄《聊斋志异》
15、所以念君者,为百年,不为一夕。——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
16、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聊斋志异》
1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18、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
19、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蒲松龄
20、历史的转变终于来临,我感谢上苍给我的这次机会,冥冥之中我渴望你的爱恋,几经轮回,你依然还是原来的你,不曾改变,依然是那个我放弃三生只为一世姻缘的人。我在那条古刹等你,依如当年那样等你,风云变化,为何却迟迟不见你的到来,为何不曾于你相遇!——蒲松龄《聊斋志异》
21、长街亭,烟花绽,我挑灯回看。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辗,你把琴再叹。流年逝,韶光暗,我断弦扼腕,只恨别离难。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才子佳人,韶华倾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芸芸众生,乱花迷眼,万千变化。几经沧海,心为故人忧。滚滚红尘,故人心犹在,叹前世擦肩,哀今世错缘,等来世相爱。三世姻缘,几经轮回,谁人轮回台守候,彼岸相伴,千年等待,却伴三生寂与愁。抚一曲离别,舞一曲永诀,几许哀怨,几经沧桑,刹那芳华朱颜逝,醉舞残雪又何妨。低诉,未尽相思。对天启誓,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一世姻缘。——蒲松龄《聊斋志异》
22、始知千里之物,狐能摄政,而不敢终留也。——蒲松龄《聊斋志异》
23、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佩玦,泪渍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谅于君父者。公孙九娘岂以负骸骨之托,而怨怼不释于中耶?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示,冤乎哉!——蒲松龄《聊斋志异》
24、始而寄慧于憨,终而寄情于恝。乃知憨者慧之极,恝者情之至也——蒲松龄《聊斋志异》
2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26、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为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蒲松龄《聊斋志异》
27、人情厌故而喜新,重难而轻易。——蒲松龄《聊斋之恒娘》
28、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蒲松龄
29、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鸣。——蒲松龄《聊斋》
30、"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蒲松龄"
31、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蒲松龄
32、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
33、天下事,仰而跂(音qi)之则难,俯而就之甚易——蒲松龄《聊斋志异》
34、长街亭,烟花绽,你挑灯回看。月如梭,红尘碾,我把琴再吟。听弦断,只恨离别难,三生悲欢离合,一朝阴晴圆缺,用我三生烟火,还你一世迷离。——蒲松龄《聊斋志异》
35、下笔风起云涌——蒲松龄
36、宴笑友朋多,患难知交寡。范叔辱魏人,断胁弃厕下。谁者溺其头,无乃是须贾!南箕不可扬,北斗不可把。虽有杵臼交,不如同根者。——蒲松龄《咏史之三》
37、人生富贵须及时,戚戚终岁,恐先狗马填沟壑——蒲松龄《聊斋志异》
38、“斯时也: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尔乃趾高气扬,发无端之踔厉;催蒙振落,动不已之瓓珊。伤哉绿树犹存,簌簌者绕墙自落;久矣朱幡不竖,娟娟者霣涕谁怜?堕溷沾篱,毕芳魂于一日;朝容夕悴,免荼毒于何年?怨罗裳之易开,骂空闻于子夜;讼狂伯之肆虐,章未报于天庭。诞告芳邻,学作蛾眉之阵;凡属同气,群兴草木之兵。莫言蒲柳无能,但须藩篱有志。且看莺俦燕侣,公覆夺爱之仇;请与蝶友蜂媒,共发同心之誓。兰桡桂楫,可教战于昆明;桑盖柳旌,用观兵于上苑。东篱处士,亦出茅庐;大树将军,应怀义愤。杀其气焰、洗千年粉黛之冤;歼尔豪强,销万古风流之恨!”——蒲松龄《讨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