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世事难料的名言诗词 正文

世事难料的名言诗词

时间:2025-04-30 17:09:12

导语:纳兰性德(1655 -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以下“木兰诗篇赏析”,欢迎阅读原文!

《木兰诗》赏析

纳兰性德(1655 -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木兰诗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诗》赏析

人生若只如初见: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何事秋风悲画扇: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情人。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官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化用唐李商隐《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谓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

连起来就是: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最爱纳兰词

王欢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进那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将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鲜,那些踌躇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但是若真的如此,又怎么会悲画扇呢?流光容易把人抛,又岂止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能抵挡光阴的利箭?华年易逝,姹紫嫣红只付与了断井残垣,刻骨铭心只能归了风轻云淡。

初见时人面桃花的惊艳,来年却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长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却变成了马嵬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轻”。初见时回眸一笑的百媚,已变成此恨绵绵的哀怨,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隔了江山;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却得知他是仇家之子,惊问:“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他们之间,隔了生死;《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和记者而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再见时只能恪守身份默默无言,他们之间,隔了世俗;《半生缘》里,曼桢和世钧18年后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之间,隔了流年。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忧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只留下一个淡然的背影、完美的弧线,去诉说着对昨日的眷念。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与梦想,终于也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一见如故的亲切,海誓山盟的诺言,也只剩下了一个依稀的背影。

幸福的人愿意沉醉在现实里,失意的人愿意沉醉在回忆里。在物是人非之后去感慨,总愿意把当时的明月想得如洗,杨柳尽是依依,花草均皆含情,投足举手都是柔情和蜜意。人总是容易在岁月中歪曲了真相,美好的东西愈加美好,平淡无奇也可以提炼出美丽的传奇。

总是要经历一些痛苦才学会珍惜,总是要经历一些心碎才学会放弃,总是要经历一些悲伤才懂得幸福,也总是要经历一些爱恨纠葛才会懂得相守的意义,才会碰到那个约定前世今生的你。初见时的笑容那么美好,却注定只能成为回忆。

纳兰词小知识:

纳兰性德的词,现存348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时人皆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见证了盛唐逐渐衰落的过程,亲身体验了颠沛流离之苦,他把这些经历写进诗里,其诗歌被称为“诗史”。诗擅各体,均有开创,代表作包括“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生共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名篇甚多,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望岳①

岱宗②夫③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④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⑤云,决眦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岳: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一,其余四岳分别为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②岱宗:岱,泰山别称;宗,长。岱宗指泰山是群岳之长。③夫(fú):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④造化:指大自然。⑤曾:通“层”。⑥决眦(zì):决,裂开;眦:眼眶。这里极言睁大眼睛远望。

【名家点评】

此诗用四层写,一二句是远望之色,三四句是近望之势,五六句是细望之景,七八句是极望之情。上六句是实叙,下二句是虚摹。(仇兆鳌)

题目是“望”,不是“登”,所以句句从“望”字着想,有可望而不可即的感想。全诗大意也就在此。(喻守真)

【精品导读】

这是首游览诗,诗歌通过对泰山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景色的描绘,流露出其豁达的心胸和卓然独立、壮志凌云的气概。

诗歌的开头两句描写了远望泰山所见到的景色,诗人巧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初见泰山时的兴奋之情。

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中,诗人的观察视角由远望变为了近观,侧重于写自己走近泰山抬头仰望时的所见所感。“钟”是萃集的意思,而“割”是划分的意思,这两个动词使本来静止的山峰变得灵动起来,为其增添了美感。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在前四句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引入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站在泰山之上,泰山的磅礴大气激荡着诗人的心胸,追随着归山的飞鸟,目光可穿透山涧深处。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实际上却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由望岳而引发的壮志豪情,诗人的这种不怕困难、想要登临山顶的决心在望岳中得以升华。

赠卫八处士①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③。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④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⑤。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

①卫八处士: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卫八姓卫,排行第八。②参(shēn)、商:两座星宿名,即参宿与商宿。③行(háng):成行,指儿女众多。④累:接连。⑤意长:指情谊深长。

【名家点评】

全诗无句不关人情之至,情景逼真,兼极顿挫之妙。(张茫

此诗是说人生聚散,没有一定,多年好友,一旦相见,把酒道故,觉得格外亲昵,但暂聚忽别,又要感到世事的渺茫无据了。(喻守真)

【精品导读】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只这四句,足以传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诗题中的“卫八处士”生平已无法考证,仅从诗文中透露的亲切,可知他与诗人杜甫私交甚好。本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春,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途遇卫八处士,有感而作。

开篇和结尾相呼应,感慨命运难测,今日不知明日之事,悲欢离合皆只能顺从无常命运的推动,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茫然之意;中间部分细数朋友离别,不知何时再相见的担忧以及相见之后发现故人多半辞世的伤怀。

因此诗为作者避乱旅途中与友人重逢之后的感慨之作,所以字里行间流露出人生无常、世事渺茫的味道。然而烽火乱世之中能拥有片刻平静,与久别重逢的友人对床夜话,是极为难得的。此诗看似平易,其实积郁极深,流露出对感情的珍视,也表现出他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结束战乱的希冀。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①,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②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

①丧乱:死亡和祸乱,这里是指天宝十五年(756)京城沦陷。②合昏:植物名,即合欢树,又称夜合,叶为羽状复叶,夜里合拢。夏季开花,红色,多丝状长蕊。

【名家点评】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古腰锁法,云横山腰,似断不断,此所为妙。(张谦宜)

结句不着议论,而清洁贞正意,隐然言外,是为诗品。(沈德潜)

【精品导读】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取道泰州入蜀,途中作此诗。

佳人在空旷的山谷间幽居,她自称本是大户人家女子,遭国难家恨而又被丈夫抛弃,引人同情,惹人怜爱;另外,诗人还以旁白入诗,赞美了佳人如竹柏劲拔,似泉水清澈的高贵品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相互配合,既显直白酣畅,又有含蓄蕴藉的美感。

此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到“不得收骨肉”,交代佳人的身世,说明她之所以“幽居空谷”是因“丧乱”所致;第二部分从“世情恶衰歇”到“那闻旧人哭”,详细叙述了她的命运在“丧乱”背景下发生的巨大转折;从“在山泉水清”至尾句为第三部分。一方面写出了佳人生活的艰苦、情感的寂寞,另一方面赞美了她坚贞不移的高尚节操。

女子在动乱社会的不幸遭遇,可以折射出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侧面,用意至深,从中可见诗人的感慨。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①,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②,魂返关塞黑③。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④。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①吞声:咽泣。②枫林青:指李白所在的地方。③关塞黑:指杜甫所居住的地方。④颜色:指李白面容。

【名家点评】

子美作是诗,肠回九曲,丝丝见血,朋友至情,千载而下,使人心动。(徐增)

真朋友必无假性情。通性情者诗也,诗至《梦李白》二首,真极矣!非子美不能作,非太白亦不能当也。(朱光潜)

【精品导读】

乾元元年(758)秋,李白被流放夜郎,到了第二年行至巫山被赦免,重回江陵。身处北方的杜甫只听闻好友流放,却不知其已被赦免,日夜担忧,频频梦见故友,于是写下了《梦李白二首》。两首诗按照时间顺序写就,从入梦前到梦中到梦醒。此为第一首,写的是初次梦见李白,表现出对其流放途中吉凶难卜的关切。

前四句以死别衬托生离,表现出诗人对李白音信全无、生死未卜的担忧,也为故友入梦作了铺垫。开篇营造了一种悲怆的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这两句开始写诗人积想成梦,表现出在梦中见到友人李白的欣喜。“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难道入梦的是你的魂魄,路途遥远生死难测。诗人的情绪从喜转疑,由疑转成了深深的忧虑。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魂魄从青色的`枫林飘来,从关山的黑塞返回。“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随着时间推移,诗人由于梦见友人,突然惊醒,看见一屋子清辉的月光,眼前似乎还有好友的音容笑貌。“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现在身陷囹圄,如何才能拥有翅膀飞来我所在之地。情绪再起波澜,满心的忧虑在梦醒之后变成了叮咛。“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路途遥远,水深浪高,请你千万小心,要小心为小人所乘。叮咛之言,表达的是自己对故友命运的担忧。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①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②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

①苦道:再三诉说。②冠盖:冠为冠冕,盖为车盖,均为高官贵人所用。

【名家点评】

起语,千言万恨;次二句,人情鬼语,偏极苦味。“告归”六句,梦中宾主语具是。“冠盖”二句,语出情痛自别。(刘辰翁)

结极惨黯,情至语塞。(刘须溪)

【精品导读】

这首诗写了诗人多次梦见李白后的感叹,引发了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开篇两句用比兴的手法引言,见浮云思游子。与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不谋而合。浮云飘飘,远处出游的故人你何时归来。“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接连三个晚上频繁梦见你,足见你对我诚挚的心意。此句同上篇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相同,都从李白入梦的角度来抒写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也写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随后四句写的是梦中片段,写李白不远万里魂入梦中与诗人的对白。“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来回一次不易,路途艰辛,入梦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江湖风急浪高,担心船只遇险船沉湖底楫落水中。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写梦中所见李白的举止。“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每次出门你都会搔着白头,好像遗憾自己辜负了一生的壮志豪情。以上六句从神态、言语、举止三个方面来刻画李白的形象。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警句,承接“出门搔白首”两句。长安城中满是权贵,独有这样一个才人独自憔悴,困顿狼狈。这样的感叹之后,诗人接着替李白鸣不平,对李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发出同情的嗟叹:“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四句是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什么无辜的你年事已高却要反遭连累。生前的遭遇如此,就算死后名垂千古万世流芳又有何用?只不过是死后的慰藉而已,死后哀荣何足论。诗中饱含着诗人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已①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②,龙池③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马脑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④。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⑤。

【注释】

①已:通“以”。②照夜白:马名。③龙池:在唐皇宫内。④叹嗟:感叹,一当感于旧事,二当叹画之遍真。⑤鸟呼风:言泰陵萧索景象。

【名家点评】

咏画者多咏真,咏真易而咏画难。画中见真,真中带画,尤难。此诗亦可称画笔矣。“可怜九马”二句,妙得神趣。(陆时雍)

先叙二马,次叙七马,兼及画中厮养,落落历历,甚有章法。末感慨御廊活马作结,气宗法密,笔路异人。(张谦宜)

【精品导读】

这首诗是诗人咏画的名作。全诗借写曹将军画马技艺的高超及其画作的美妙超绝,抒发诗人对世事变换、人世沧桑、浮生如梦的慨叹。曹将军即曹霸,开元中名画家。

诗分四层。开篇前十二句总写曹将军画艺超群,“昔日太宗拳毛”以下写曹将军画马图,是全诗主体。第三层为“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二句,借晋僧支遁陪衬韦讽,称赞画主。第四层为“忆昔巡幸新丰宫”以下八句,照应前文中提到的“先帝”,抚今追昔,抒发往事难追之感。

纵观全诗,诗人借写《九马图》,对唐玄宗时期的一些人和事进行了追忆,从而抒发了世事难料的情怀。

寄韩谏议注①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②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③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④?

【注释】

①韩谏议注:韩注,其人不详,似为楚国人;谏议:官名,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②娟娟:美好的样子。③芙蓉旌旗:这里指仙人所用的仪仗。④玉堂:汉未央宫有玉堂。这里指朝廷。

【名家点评】

此篇多渺茫恍惚,几失韩注,未竟不合。(刘辰翁)

源出《楚骚》,气味大类谪仙。(浦起龙)

【精品导读】

从诗歌的体制来看,这是一首游仙诗。由于所写之事与时局相关,不能直陈其详,所以只好闪烁其辞,并且借游仙体写出。全诗贵在隐约含蓄,旨趣所在需要读者自己去领会。

第一篇:为了美好的明天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段话:昨天很重要,因为,我们在昨天发生过很多很多有趣的事;今天也很重要,因为我们今天要来弥补昨天的不足;明天同样重要,我们要用明天来展望未来,憧憬更好的未来。

其实,我们拥有的这三天十分短暂。一晃,今天就过去,成为了回忆中的昨天。留下的,就只有回忆中的星点事情。而这回忆中的昨天,就像一本画册,记录了那么多事情。将生活的足迹与点点滴滴记录到这本无穷无尽的画册里,让画册永远隐藏在昨天的回忆中。

而今天,就是那只记录回忆的画笔。这支画笔将我们每一天的色彩都记录到画册里,让我们永远的记住画笔的力量。这支画笔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成功,失败,都承载于今天。今天这种无穷无尽的五彩画笔,为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划上了无比精彩的一笔。

而明天则是画册的下一篇。有了画册,有了画笔,画完这一张自然要画下一张。而明天就是一张无暇的白纸,就是画册的下一篇。我们用五彩绚丽的画笔在下一页上继续添加光彩。这一页画完了,下一页就是未知。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是无限精彩,还是落寞黯淡,或许是新鲜与精彩,或许是意外之惊喜,亦或是滔天巨浪……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下一页里,我们都不知道明天终究会发生什么。因为,明天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昨天,今天,明天。这三天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同一般,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三天。在这三天中,昨天可以有,今天可以有,但是明天却可能不会再有。所以,我们要珍惜,珍惜我们的每天,无论是快乐、悲伤还是恼火,我们都应该去记住它,记住那完美的转瞬即逝的一刻。

我认为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这三天都是我们人生的.精彩,他们是如此美好,但如果我们不去珍惜这三天,就不会拥有精彩的瞬间。所以,让我们珍惜这三天——回首昨天,做好今天,遥望明天!

第二篇:为了美好的明天

小时候,我常常看着充满星星的天空和一轮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天上,黑暗的天空也因此变得璀璨,然而,渐渐地我发现星星越来越少,直到现在,空中有时只是孤零零地挂着一个弯弯的月牙,我沉默了。

现在,我们白天出门,白色的塑料袋在地上跑过来跑过去,给原来兴高采烈的心情加了一道瑕疵,尽管清洁工人不停地打扫;但还是有些人视而不见,只顾着自己的利益,随意破坏着生态环境,破坏着这个属于我们大家共有的家。听啊,地球在小声地哭。

我走过一条小河,迅速捂住口鼻,跑了过来,回头望去,河里充满着垃圾,往日里,河里的小鱼儿游来游去。黄昏时,大家在这欢声笑语;现在呢?过这个桥都要捂着鼻子,鱼儿和欢声笑语又谈何存在呢?人们只是不声不响的,任由这条小河越来越恶劣。看啊,地球在流血。

晚上,那些非法的小吃摊,使空气浑浊不堪,原本吃过晚饭想出来散散步的人们却又缩回了脚步。

原来的树林里,鸟儿欢声笑语,黄昏时,人们在林子边嗑着瓜子,说说笑笑。现在,一座工厂吞没了它,整天,听到的只是使人震耳欲聋的噪音,人们不再来了,鸟儿也飞走了。地球在慢慢变得孤单。

大雨过后,以往总会有几道彩虹摇倚在空中,现在,大雨过后,仍然是那一贫如洗的天空。地球在渐渐地衰老。

为了使我们能看见湛蓝无比的天空,为了能让鸟儿有个温馨的家,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一起来维护我们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家!使我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为了美好的明天

蓦然回首中,欢笑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流走,不留影踪。

不要以为未来总是很美好,路很遥远,世事难料,说不定从明天起,美好就不复存在了。不要为现在的人是物非而伤感,更不要为将来的物是人非而颓废。风消逝了,循着自己的旧梦。留下来的只有空气,每一丝每一缕里都透着凉气。今日的我就如一片孤独的落叶,只能

等待的时间总像是失眠的黑夜一样,无助而漫长。但内心有一份企盼,一种希望,这种等待就会有意义。相信明日的朝阳会开得很灿烂,留住昨天的美丽,迎接新的一天,让昨日之思变为明日目标的实现,那份意外的成功喜悦会给我带来无比的幸福和满足感。

今日之劳累、痛苦只是为了铸造明日之辉煌。你愿意为之付出吗?即便你默认要承受这份痛苦,当困难来临时,你有没有气馁动摇过?最重要的是要固执地坚持下来,不为外界的干扰而分心,不为一时的患得患失而愁眉不展,欲说还休。而每一次的克制,都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明天对谁都不是一个谜,真诚地生活,执著地追求,命运之绳尽在掌握。我们都向往梦里的生活,但我们都不能永远地生活在梦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崎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我的心中充满了忧伤与孤寂,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初生活中的色彩已被岁月的波涛冲刷得苍白,内心深处的黯然神伤就不时地扫荡着我那已十分脆弱的心理防线。但我的心却没有寂静无声,依旧渴望明天的美好。

留给明天,不是随风而逝的承诺,而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翻然悔悟,人是感性的动物,需要守候自己的信仰,它是生命延续的动力源泉。

留给明天,你心中就会得到一泓清泉的滋润,而这份滋润会让你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热爱。

第四篇:为了美好的明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明天,而树立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最后让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人流沙河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我们都拥有自己的理想,都向往着美好的明天,那么我们为了自己的美好明天该怎么做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学习才能让我们出人头地,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要想学习好,就得多动脑。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学会思考,遇到问题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不耻下问,也是关键,我们要向比自己知识更渊博的人请教,了解更多知识。

“积沙成塔,积水成河”,日常的积累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学会积累,就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随身携带积累本。毕竟,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词汇,经典

“读书使人明智。”我们作为21世纪的学生自然要多读一些对我们有所帮助的书。读书就像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书陶冶我们的情操,自然也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最爱诗词了,我酷爱读一些古诗词,去体会诗人的豪迈,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感情。

我们都憧憬着未来,都渴望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我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能让我们的明天变的更加绚丽多彩。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现在就让我们刻苦学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