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敬师名言警句: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作者:《吕氏春秋.劝学》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作者:元.关汉卿
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作者:佚名
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作者:程颐
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作者:唐甄
6、务学不如务求师。 作者:杨雄
7、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8、为学莫重于尊师。作者: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9、事师之犹事父也。作者:《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者:唐.韩愈
11、师者,人之模范也。作者:杨雄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作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师道既,学风自善。作者:康有为
14、圣人无常师。 作者:韩愈
1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作者:〔宋〕李觏《广潜书》
16、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作者:(清)王卓《今世说》
1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作者:韩愈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作者:晋.葛洪
1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作者:《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君子隆师而亲友。作者:《荀子修身》
2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作者:柳宗元
2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作者:司马光
23、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作者:夸美纽斯
24、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作者:斯大林
25、疾学在于尊师。作者:《吕氏春秋劝学》
2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作者:《荀子.大略》
2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作者:《劝学》
28、疾学在于尊师。作者:《劝学》
29、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作者:布鲁纳
30、君子隆师而亲友。作者:《荀子修身》
31、学校,王政之本也。作者:宋朝:欧阳修
32、成人的`个性在童年成长。作者:英国:华兹华斯
33、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作者:田况
34、善莫大于大学教育,恶莫大于无教育之大学。作者:鲍克
35、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作者:王夫之
36、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
37、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作者:英国:罗素
38、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作者:前:列宁
39、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
40、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作者:捷克:夸美纽斯
4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作者:德国:康德
42、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作者:捷克:夸美纽斯
43、教化之本,出于学校。作者:宋朝:苏洵
4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作者:胡瑗
45、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作者:宋朝:朱熹
46、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作者:伯克关于尊师重教的名人名言
47、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作者:法国:巴尔扎克
48、明、更加宽容仁慈。作者:印度:泰戈尔
49、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作者:柏杨
5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作者:欧阳修
5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者:韩愈
5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作者:吕不韦
53、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作者:《荀子·大略》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者:《论语》
55、择师,不可不慎也。作者:《礼记》
1、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2、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5、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6、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7、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8、读书是修身之道,守廉乃为官之德。
9、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10、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清。
1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1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7、人皆可以为尧舜。
18、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19、小人治理自己的形为,君子修养自己的身心。
20、见侮而不斗,辱也。
21、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2、追求名誉不如修养自身,好的名誉不能掩盖丑恶。
23、不悲叹道路的艰难,只悲叹自身修养不好。
24、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25、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26、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27、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修身养性,然后才可以管理国家。
30、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31、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32、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3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36、有德行的人修养自己的身心,内在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外在要端正自己的仪容。
37、有德行之人所说的话,估计自己可以做到,然后才可以要求别人。
3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9、奉公不贪一身正气,官字二口民口为首。
40、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41、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4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43、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
4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5、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46、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47、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0、不迁怒,不贰过。
51、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52、贪一分,百姓恶十分;廉百分,百姓喜万分。
53、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54、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55、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5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5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58、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60、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2、以耐事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息天下之争心。
63、以公倡廉,以威树廉,以德养廉,以清保廉。
64、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65、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66、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6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69、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70、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71、贪念一念之间,荣辱两个世界。
72、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7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74、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75、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7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7、有德行之人遇到艰难险阻之时,一定检查检讨自己,从而加强自身修养。
78、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79、敬守此心,则心定;欲抑其气,则气平。
8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2、一寸山河一寸金。
8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84、道德直通有形的天地之外,思想直入变幻多端的风云之中。
8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6、勤政从一言一行做起,廉政从一分一厘拒之。
8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8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0、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91、贪婪是自由的桎梏,廉洁是自由的明灯。
92、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93、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94、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9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9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97、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98、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99、高风所洎,薄俗以敦。
10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1. 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2.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3.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4.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5.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6.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7.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8.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9.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0. 古之学者必有师。
11. 疾学在于尊师。
12. 君子隆师而亲友。
1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4.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15.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6.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7.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8.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9.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0.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