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太过善良,会被人欺,对人太好,会变成理所应当,太过憨厚,会被人当傻瓜,太过义气,会被人利用。
人生就像生意,付出的不一定会有回报,现在的社会太过现实。太多故事是农夫和蛇,或是东郭先生和狼。
人与人之间,往往不知道谁是农夫,谁是蛇。无私换来自私,付出换来伤害。谁说好人有好报,天不会看到。谁在唱狼爱上羊,永远都是狼在吃羊。对付狼的永远只有是狼。
出门在外,不论别人给你热脸还是冷脸,都没关系。外面的世界,尊重的'是背景、而非人本身。
朋友之间,不论热脸还是冷脸,也都没关系。真正的交情,交得是内心、而非脸色。不必过于在意,人与人之间一些表面的情绪。挚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着。"情绪"这东西,你不在乎,它就伤不到你。
有些事无力言说,不必浪费口舌,一笑而过就好,也就值一笑而过;有些情无可奈何,何必难以割舍,放手才有洒脱,不放手必受折磨。想不通就不想,想通了反倒添堵;看不透就不看,看透了反而伤情。也许只有,看淡一点,伤就会少一点;糊涂一点,快乐就会多一点。做人最重要:嘴上不说,心里明白!
看淡一点,不要太在乎别人的那张脸;简单一点,不要用他人给的尺子,量自己的长短。缘起又缘灭,彼此只不过是互相的过客,面对面走近,背对背走远。
相处就要真心,相互理解,心心才能相印;相伴就要包容,相互尊重,感情才能相溶!
人给我自尊,我还他高尚;人给我快乐,我还他幸福;人给我宽容,我还他真诚;人给我抚慰,我还他热情;人给我希望,我还他感激;人给我亲切,我还他尊敬。
做人,既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心与心的距离,在于理解,在于真诚。
这两天,我正在看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看这本书之前,是蹭着毛姆这位作者的评价,因为之前看过他的数篇短文小说,加上好多作者对他的喜爱,也就找来了他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作为毛姆的代表作,理所当然,成了我首要拜读的作品。读文之前,我有看导读以及评价的习惯。然后,渐渐的,我并不太喜欢这个习惯,因为导读与评价的内容,无形中会让我对文中内容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而这偏见,一般都很难再改正过来。
《月亮与六便士》,很多人看过后,都说是冲着斯朱兰为梦想的执着所震撼,感动。看文之前,我也原以为是。可是当我看了小说之后,就是在阅读了三分之一之后,我还不认为自己认可这个人追逐梦想的执着,甚至,我很讨厌他。之所以讨厌,缘于他为梦想抛妻弃子。当然,也许是为梦想着魔,有点看破红尘,那也行。最让人讨厌他的,是因为德克·司卓夫。一个好心到没底线的可怜人。
德克真的是个好人。他画的画不好,却能卖出好价格。他欣赏有才华的人。他宠爱妻子,即使知道她不爱他。他被斯朱兰辱骂,却仍爱惜才华而当他的朋友。他在斯朱兰生病快死的时候把他带回去照顾。斯朱兰好了,也顺便拐走了他的老婆。说实话,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气氛,为斯朱兰冷漠的虚伪。我为德克不值。
然而德克卑微的爱情观,也让我觉得悲哀。他放下自尊,没有底线地纠缠不再爱他的妻子。本是一个多好,多善良的男子,助人为乐,于人为善,却成了东郭先生。然而,德克一再没底线的行为,最终也会磨灭我对他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