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事今如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2、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3、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4、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5、宴不设酒叫什么宴?酒不伴歌叫什么酒。
6、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
7、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8、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9、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灯声。
10、醉翁之意不在酒,尖乎山水之间也。
11、女人和酒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个男人弄得昏庸不堪。
12、逢君贳酒固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
13、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4、德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
15、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以熏。
16、为健康举杯实际上就是为病魔举杯。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8、女人,美酒和骰子,总拿男人喂虱子。
19、光阴如电逝难追,百岁开怀能几回。
2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1、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22、酒给人勇气,酒使人多情。
23、好汉不仅应风流于情场,还应争雄于酒场。
24、谁不爱女人、酒和歌,谁就到死也是一个蠢货。
25、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26、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27、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28、酒能使人亮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2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0、酒一下肚,人就湖涂。
31、色能荒人之心,酒能败人这德。
32、酒之于诗人如骏马添翼,饮水者只能得到小马驹。
33、酒要喝醉的,面包要吃热的。
34、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西乡心。
35、酒杯淹死的人比海还要多。
36、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37、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38、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39、清醒之时心里事,沉醉之时口中言。
40、酗酒是毁灭的同义词。
41、酒一旦喝得过量,人就会泄密失信。
42、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43、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44、酒不能发明什么,只会抖出秘密而已。
4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46、只有丰盛的美酒和可爱的女子,才是你人生的唯一乐趣。
47、酒能使人泄露藏心里的天机。
48、酒后吐真言的人们并不懂得醉酒的艺术。
49、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50、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51、人喝了好酒,就会变得滔滔善辩。
52、饮酒如水者比酒还不值。
53、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客思家。
54、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55、遥知天涯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篇一:有关喝酒的美文
我不甚懂酒桌上的规矩,只知道自己有时身体不好,不能喝酒,却怎么也逃不了喝的结局。尽管有酒喝的日子对我而言少得可怜。
看人喝酒如看人生百态。当酒精慢慢在他们身体里氧化分解时,那场景既让我感到陌生又感到好玩,像看一出出戏,也收获很多乐趣与思考,十分过瘾。
喝酒的人种类极多。一种是撒酒疯的人,或找各种理由让你不得不喝,或是用他那双富有情感的手拉着你,贴近你的耳边,说一大堆车轱辘话,把饱和着酒精的空气蘸着口腔的特殊味道,喷在你的脸上或者吹到耳朵眼儿里。一种是以酒壮胆的人,总以为喝多了之后干的任何蠢事别人都会原谅。于是毫无顾虑地说着一段段七荤八素的话,配搭着某些夸张的动作,把空气搅得喧嚣而有些腥骚。还有一种人挺高明,把敬酒当成宣誓,穷尽美词;或者以喝当罚,企图在领导面前把许多工作中的欠缺抹平,甚至拐个弯生产出另外的亮点。还有些颇有心计的人,把酒桌饭局当作表演的舞台,小心地试探着领导的心底,或者巧妙地趁着你的兴奋从你的嘴里套出一些平时根本不可能说出的话来……
这些人我真的不怎么喜欢。我喜欢喝开心的酒、真诚的酒、自然的酒,喝关心对方感受的酒。可说来奇怪,诸多的讨厌却无法拒绝,更不得摆在脸上。于是没有表演天赋的我也会成为其中的角色之一,偶尔会带着一场醉回家,等到夜半醒来后任酒精肆意狂虐着身体。想着丰盛的佳肴至少一半被浪费掉而空空的胃肠却在酒后等待着填充时,傻瓜似地问自己:为什么要那么折腾?这样的酒总是让我有些萎靡。
想着与父母姐弟们一起喝酒,全然不是这样,浓浓的真情溶解在酒里,越喝越香;想着与亲如兄弟的好友一起喝酒,虽然也有疯狂,真真的感情溶解在酒里,越喝越爽。少了虚伪,少了表演,少了复杂的客套与拉扯,少了表里不一的笑容,这样的酒每次都让我亢奋。
有时我也一个人在家里喝点小酒,最不爽的是老婆不许在家里抽烟。虽然很不在乎酒的品牌,更不在意没什么好菜,却也酣畅淋漓。看来我是喜欢酒的。饭后坐在沙发上,思考一下人生,思绪便会象酒精分解那样势不可挡。为什么表现得越真,却越来越收获的是孤独?一路走来的血性与真情以及踏踏实实地付出,与酒局饭桌上的吆喝声相比似乎是那么廉价。也许自己有某种性格缺陷,如同自己的身体不堪一定量的酒精?
千万别忘记提醒自己,很可能是我有垃圾心里在作怪!难道酒桌上真有什么定律与公式?固执的我终究还是有些想不开。于是坚持着要做真实的自己——当有人想把酒精当做伟哥的时候,我会一如既往地对自己说:做人,该对自己好点,更要对别人真点!
篇二:有关喝酒的美文
其实我喝酒真的不行,但有酒必喝,所以酒名在外。同事朋友送了个八两胡的雅号。
酒在中国文化里有很深的沉淀。
无酒不成席,有朋有客,摆酒洗尘;闲时相聚,把酒言欢;喜事登门,举杯相庆;愁上心头,借酒消忧。
从古至今,从皇宫到市井,从达贵到布衣,从才子到侠客,从须眉到巾帼,酒一路播种,一路开花,而其中最令人咀嚼的该是才子与酒和侠客与酒的故事。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太白是何等的不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少陵是何等的无奈。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啊,酒太淡又何以暖和小女子寒彻的心?
酒于才子大多是消愁的药剂。即使豪气干云的魏武帝也自问自答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许只有陶潜能捧着酒壶坐在田埂上看老黄牛在夕阳中反刍,然后慢慢地醉倒在那片桃林中。把酒话桑麻,悠闲得让人心醉。
才子大多是才与情的结合,故借酒以麻木身心,使敏感的心暂得迟钝。而至酒醒时分,便恍然而失落。正如太白所言举杯消愁愁更愁。
侠客便有所不同,尤其是大侠与豪侠。
你看荆轲接过太子丹的酒杯,一饮而尽后碎杯于玉阶,踏着易水的波涛渐渐地远去,背影虽不断模糊却不弯不曲。再看,武二郎在井阳岗下的酒店烂醉之后不顾劝阻任身影掩没在月色下的山林中。后来猎人发现他居然睡倒在他们实难猎杀的大虫之上。
最让人钦羡的还是那个姓萧的大哥和两个小弟在身处重围的少林宝刹豪饮的场景,在场的所有人都呆了,不,应是醉了,醉于酒香,更醉于那顶天立地傲视一切的豪气。
才子与酒尽管演绎了众多的佳话,那酒却喝得缠绵喝得不干脆。而侠客饮酒绝不拖泥带水。拿酒来,喝!即使醉了也要仗剑走江湖。
心有此结,我便是有酒必喝,举杯必尽。即使面红耳赤头晕目眩也要奉陪到底,与其说是为争得薄面倒不如说是对侠客的仰慕。
拿酒来,举起你左手的杯,舞起你右手的剑,让酒融入血脉化作豪情不灭,让剑划破黑暗照亮征程万里。
篇三:有关喝酒的美文
鄙人爱酒,但并非嗜酒无度,也反感酗酒,酒场上应酬时总会保有三分理性。总结之前喝酒的见闻与感悟,觉得,喝酒,实际上喝的就是一种心情。
人,在不同处境与场面下喝酒,喝多喝少,如何喝法,醉与不醉,与当时的心情必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喝法,不同的喝法反映出不同的心情,而不同心情下喝了会有不同的反映与结果,心情好与坏,也能喝出不同的味与量……反之来看,一个人的饮酒品相,也能反忖出他当时的心境。
记得,增广贤文里好多佳句,或是道白了喝酒的心情、处境,或是些告诫世人关于喝酒的一些警言,细品品,都不无道理,这些道理,皆因前人的体验,也有鄙人的感同身受。
贤文曰:“如饮酒时须饮酒,得开怀处且开怀”。倘若情侣双双,烛光之下,举杯对酌,那种浪漫无限,心情自然是愉悦有加,这心情与氛围也是更助酒兴的。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如遇情趣相投,爱好相似的笔友同伴,相约把盏,吟诗谈文,举杯弄月,当然是心情愉悦,快哉乐哉,雅趣大添。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三俩好友相聚,开心一刻,把酒言欢,开怀畅饮,那推杯换盏时的心情自然也是好得很。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更是道出了酒兴由情生,心情添酒意的场景与情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此也是借酒释放心情,宽慰心情,随兴而为的说道。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一个人孤苦烦闷、心情不好时,自斟自饮,借酒浇愁,总想把痛苦一并喝下去,自会是愈饮愈糟心,愈饮愈伤情,但凡饮之过量,由着自己的心情去喝的话,总是伤情、伤心、又伤身。
在大庭广众之中喝酒,就更是要管控好自己的心情了,不能尽情放任,率性而为,倘若过量,失态是小,弄出些不尴尬来,可能误大事,害人又害己。
最理性的喝酒方法,当是喝点养身酒了,轻松下来,闲暇时分,放开心情,来上一二两,自斟自饮,逍遥自得,情趣盎然,乐在其中,神仙般快活。
所以,喝酒终归还是喝的心情。至于那些场面上应酬时的交杯换盏,各人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喝,就只有天知道了。
篇四:有关喝酒的美文
父亲与酒还是颇有渊源的。
打小有记忆起,爷爷就喜酒。每一天会沽一点酒。父亲喜酒,善饮。但不酗酒,滥饮。记忆中父亲是醉过几回的。最多的是在父亲的姨娘家。每回过年到姨娘家拜年,表兄姐妹欢聚一堂,父亲总是被那些兄弟们灌醉,然后在午后踉踉跄跄的骑着那辆旧凤凰车回家,到家蒙头就睡。那是父亲醉了。是开心的醉。第二天早起问他:昨日醉了。父亲往往会不好意思的笑笑“没醉,喝高了一点点。”但有那么一次,父亲确实真真切切的醉过一回的。那次当我把那外地的男友带到父亲面前时,父亲醉了。而我并不知晓。至交的朋友告诉我说:昨晚,你父亲喝醉了,一路上和我谈你的事情,他不一样意你们的事情,又没有法子,路上从凤凰车上摔了下来。听到这事后,我很震惊。一个父亲无以言表的痛和无奈,在女儿面前是多么的脆弱。父亲醉了,醉的原因是正因我,是正因不放心我——他的女儿,多病的女儿,如何舍得她远嫁?!
父亲喜酒,喜的是自酿的糯米老酒。茅台太醇,白酒刺鼻,葡萄酒,美则美矣,但偏甜。啤酒则淡而无味,当饮料即可。每年到了农历十月后,天气渐冷,便是酿酒的佳期。而我们也期盼着父亲酿酒,不是喜爱喝酒,而是喜爱上屉蒸的糯米饭的香香糯糯的味道。温热的米饭和着红糖,紧紧的捏一个团,那叫一个香!
初始是精挑细选的糯米,再加上曲娘,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而成。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挑米,泡迷,上上屉蒸饭,和水,让后进缸。在以后等着起泡泡,沸腾,再打泡。米的好坏,饭的熟否?水加的多少?还有打酒时的时刻和次数,都直接影响了酒的好坏。自小就亲眼目睹了父亲每年亲力亲为,酿制的米酒。父亲的技术和父亲的态度竟然和酒的成次没有成正比。每年父亲酿的酒都是酸的。但尽管如此,父亲还是乐此不疲,年复一年的为自己,为家人准备一缸酸酸的老酒。以至于之后父亲都不觉得是酸的了,以至于我都认为米酒本来就是这种味道的了。父亲的.善饮,来自祖辈的遗传,而我居然没有得到一星半点的嫡传,在我看来那就不啻是苦药,毫无可品之处,惭愧。
细细的品,慢慢的饮。下酒菜也没有个性的讲究。青菜,梅干菜,咸菜,什么的都是酒菜。父亲照样能够喝的津津有味。若有一把带壳的花生,熟的也可,生的也行,那就是上好的下酒菜。剥一颗花生入口,擢一口老酒入喉,微闭嘴唇,呵,好酒,好味!这就是人生的味道。不在酒好,不在酒贵,不在菜好,菜鲜。家酿的就是最好,最适合的味道。平常,母亲在父亲天长日久的熏陶下,也渐渐会陪父亲喝一点小酒了。而我和妹妹对此还是敬而远之,自然勉强不得。但是一到除夕夜,父亲会给每个人斟上一小杯老酒,那是必定要喝的。团圆夜,少了酒,就缺了那气氛。青菜,藕,鱼,酒是必上的。别的菜,可有可无。关于这些菜,父亲自有他一套说法:青菜,亲亲热热;藕,年年有后;鱼,岁岁有余。酒呢,自然就是调节气氛的调味剂。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烟花璀璨整个夜空的时候,空气里满满都是年的味道。
父亲从不吝于把自家酿的酒馈赠亲朋好友。自然。那酒除了米酒的芳香,却少了甘甜,多了一层酸酸的味道,入口,酸味便蔓延开来。这样的米酒,少了亲友的认同,父亲却甘之如饴。曲高和寡,酒酸饮孤。父亲的三百多斤酒,每年都会剩下一些。剩下的,父亲便在锅里把酒烫了,然后注入酒坛子里,坛口用粽叶,和着黄泥封了。一藏就是好多年。打开尘封的米酒,清洌,浓郁的酒香飘满了小屋,满满的一坛子酒,经过岁月的沉淀,只剩下半坛了。褪去了稍涩而酸的味道,余留了醇香,绵长。酒色也由原先的粉粉红成了清澈的琥珀色,蔓延了一丝杂质。:
岁月沉淀的何止是这酒,这情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变的单纯,甘甜而芬芳!
酒,自第一次酿出后,随着时光之河流淌而来已然渗透于人们生活的点滴细处。
第一次喝酒是何时已经记不得了,也许很小就沾了一两口。倒是记得第一次喝葡萄酒是在小学五年级时。当时大半碗下肚,身子顿时轻了很多,觉得有些飘飘然的,躺在沙发上嚼着咸橄榄解酒。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喝酒,特别是葡萄酒。当然,不是像酒鬼们嗜酒如命,我是有酒定喝,没酒且过。
喝酒一定要和爱酒的朋友一起喝。是朋友不是爱酒的人,一起喝时,就你一个人唱独角戏,观众也许还会打瞌睡,败兴之至。爱酒而不是朋友的人,比前者好些,但不能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也是相当乏味的。
所以,许多年来,我最喜欢和朋友偷上家里的几瓶酒,商定好哪家老人不在就去那家喝。长辈在便会唠叨着不让你尽兴。我们不想划拳,也不会行酒令,又不像有的人互相拚酒争斗。大家都清楚,谁能喝那就多喝一些,谁不能喝那就少一些,从不强求。只管自斟自饮,也不用管什么礼仪谦让。下酒的'东西简单就好,有时单是酒也会兴致勃勃地,关键是有话下酒。
酒一下肚,话如泉涌。杂七杂八,或家常或史传或传奇或实事,道平时之不敢道,言常时之不敢言。话到兴处,言者声色激烈,听者若进得心坎便拊掌称快,于是乎,一堂哄闹,不自觉又是一杯下肚。若是听者存有异议,则你来我往,言语交接,一番下来不管胜负,也是一杯下到肚里。无论雅俗,有言必应,既不绵里藏针,也不假意恭维。
而且只要有酒有友相伴,雨天晴日自有动情之境。窗外虫嚷鸟语皆是天籁,门口人言车声也不嘈杂。在此心境之中,我们喝酒是从来不醉的。倒不是能喝,而是会控制,酒到七分兴致已尽,过了度兴致只会减不会增。试想一下,若饮酒到腹泻呕吐,头昏脑胀,那只能是丑态百出,何来雅兴之谈。
酒尽之后,也不立刻散席,此时话意更浓,平日不喜言语之人,恐怕也会滔滔不绝。大家对答如流,话到嘴即出,思维便利了许多似的。散场多在酒劲已淡之时,此刻,心里掏出了许多东西,洗净了世事之尘,真正感觉飘然欲仙了,哈!大家心满意足,你我他又靠近了许多。人人意犹未尽,自然期待下次再会,只是从来不谈下次在何时。
我也有不喜欢喝酒的地方,比如在应酬的宴席之上。宴席饮酒本无可厚非,但以拼酒多少论交情深浅乃至办事效率高低之恶习,终觉是国人酒文化的一大败笔。滥饮几乎成了交际应酬的必须,不吐不醉,大事不成。酒宴上,更是碍于脸面,大家难免明争暗斗,或欲出风头,或避实就虚。谈话时,多是客话套话,你推我让的。一席宴下来,除了肚里的饭菜是实质的,若是交谈说笑觉得多是可以直接删去而后快的。
家乡气候温和,冬季无雪,因此,我一直存有一个美丽的幻想:于一大雪纷飞之夜,邀四五挚友处一陋室之中,升火炉,摆佳肴,烧老酒,围坐漫饮。任屋外白茫茫一片,任凛冽寒风刺窗而入,终将彻夜欢饮,无眠长谈,而且雪愈大,风愈寒,则此境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