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2、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孔繁森
3、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金晶
4、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5、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6、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8、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9、谁把中国农村搞好了,谁就是中国人民的功臣。——邢燕子
10、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1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田汉
1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1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14、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16、牺牲小我,成功大我。——杨开慧
17、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18、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
19、西北大风起,东南战血多。风吹铁马动,还我旧山河。——杨虎城
20、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21、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22、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史量才
23、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24、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25、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26、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托·斯摩莱特
27、爱国不是口号,而是神圣天职。——何厚铧
28、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
29、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果戈理
30、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
3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32、属于人民的人为了爱国的理想而死去,他们牺牲了自己。可是派他们去牺牲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结果利益比理想的寿命更长。——罗曼·罗兰
3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3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36、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
37、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蔡元培
38、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39、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苏步青
4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4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4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
43、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莎士比亚
44、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跑。——王军霞
45、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乔治·简·纳森
46、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否则一切都会陷入淤泥中。——马克思
47、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马蒂
48、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4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人玉门关。——戴叔
50、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马克思
5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
52、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励自励,为我们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邹韬奋
53、轻金钱,重义务,诚信果毅,嫉恶好善,爱乡爱国。——陈嘉庚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5、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56、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7、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荷马
58、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59、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60、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第一篇: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陈嘉庚,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他带回了国外的优秀技术,是他对于祖国所做出的捐赠,才使中国能够发展到现在一个富强昌盛的世界强国,都是他的功劳:是他在清政府腐败时,受到了孙中山思想的启迪,向往进步,甚至还在中国同盟会盟书上发誓签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有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有渝此,任人处罚。”
之后,他唤醒了海归华侨,支持民主革命以及振兴中华等回报祖国的活动。
“橡胶大王”在橡胶种子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西亚的时候,他立马用2000元(相当于现在20万)购买了一批橡胶的种子撒播在菠萝园里,当到1925年时,他已经有1。5万英亩橡胶园,在海外被新加坡人称为四大橡胶开阔者之一。为祖国开辟了一条经济之道,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赤诚之心。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哲学家、实业家、爱国者、还是一个尽心尽力的教育者,他创建了集美大学,厦门大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他还捐赠海外新加坡成立了崇福女校,南洋华侨中学。陈嘉庚在于民国10年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育会,支持同安县创办40多所小学。对于厦门的建设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民族教育、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生前曾被毛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让我们一起向陈嘉庚学习,学习他为祖国做出贡献的精神!、
第二篇: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他是一位忠于奉献的慈善家;他是一位才华超群的教育家……他是谁?这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陈嘉庚!他的一生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他自己确实干干净净地﹑简朴地离开了人世……
陈嘉庚的一生是万分简朴的一生。但是,之所以简朴,让他短暂的一生更有意义!他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付出了多少?他把自己用汗血换来的一切全部都给了国家,用它们创办了许多学校和大型公司。他其实是十分有钱的,但他为什么还过得如此简朴呢?他不是特别有钱吗?那他为何还要如此地节约呢?刚开始这一点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听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我顿时茅塞顿开。它讲的是发生在陈嘉庚家的事:陈嘉庚为国家建立了很多“财源”后,得到不少利息,但他还是住着那个又破又矮小的茅草房。吃的.依旧是地瓜粥,用的依旧是那把老旧的木椅子。有一次,一位领导来到陈嘉庚家里做客,按理说陈嘉庚是应该用大鱼大肉等好东西来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领导的。可陈嘉庚却不,他吩咐工作人员去买了一包糖果。结果那个领导只吃了一颗糖果就走了。事后,陈嘉庚把那位人员叫来,厉声批评道:“你呀你!是谁叫你买了整整一包糖果的?人家只来了一个人,糖果最多就吃两三颗,你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还买这么多!那你说,多出来这么多糖果怎么办?”陈嘉庚节约到连一包糖果的钱也不肯花!难道他真的连这一点儿钱都没有吗?不是的,他完全出得起这包糖果的钱,他甚完全可以把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所有的糖果都买下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明明有很多钱呀!那是因为陈嘉庚他不想白白浪费这些宝贵的钱,他要用这些钱干什么呢?他想把这些钱都无私无悔地奉献给国家。也许会有些人还是不解:“就这么点点钱而已呀,献给国家也不见得有什么明显作用啊。还不如留着自己用,何必这样节约呢?”你不知道,在你心中就是这么点的钱,在陈嘉庚心中,也是一笔钱哪!陈嘉庚的一句
陈嘉庚呀陈嘉庚,他一生为我们付出了多少!但他却默默简朴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正如一句所言:“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陈嘉庚不就是如此吗?他付出了多少,但从没有抱怨与忏悔过。他始终都认为——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就连他死后的所有财产他都无怨无悔地献给了国家,连一分钱都没有留给子孙……
你悄悄地走了,但你的魂还在这;你慢慢地走了,但你的心还在这;你默默地走了,但你的精神还在这!伟大的民族英雄陈嘉庚,你将永远活在所有人的心中!永垂不朽!
第三篇: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天,我和妈妈漫步在美丽的厦大校园中,经过陈嘉庚纪念馆的时候,我看到了您的铜像,左手拿着帽子,右手拄着拐杖,身上西装革履,面容安详,眼光坚定,默默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厦大学子。我问妈妈:“他是谁呢?”妈妈回答:“他是我们的校主。”校主?回到家后,禁不住好奇心的我马上查了资料,“校主”的意思是学校的创办人,原来您是著名的厦门大学的创办人哪!
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我了解到年轻时的您诚信经商。您在父亲的米店工作了很久,后来米店因为欠债而停业。当时新加坡有个规定,就是“父债子免还”,可是您还是坚持要还清这笔债务。在您苦苦奋斗之下,4年后,您终于有了些盈利,我仿佛看到您四处奔波,寻找债主的身影,债务人苦苦寻找债主,这是一幅多么奇妙而感人的场景啊!父亲的债务就此全部还清了,您也在业界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您讲究“诚信”二字,因此获得了许多人的信任,人们都愿意跟您做生意。您诚信的商誉,使得您在家业衰败10年后跻身百万富翁。
您致富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兴资办学。本来,集美只是一个偏僻的地方,没有电灯,没有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医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不能上学,女孩儿不能学习,只能在家织布、干农活,生一个病还要跑老远去请郎中……于是,您回国后,就大力创办了各种学校、医院、图书馆等,昔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起了集美学村,空气中飘来的不仅是海的气息了,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在1921年,您又创办了厦门大学,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因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企业,我仿佛看到您焦虑的神情,听见了您长长的叹息,但是您毅然把自己的三座大厦卖了,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您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您虽然富可敌国,可是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您的住宅,狭小昏暗,您的家具,十分古老,您的衣服,都打上了补丁。晚年,您为自己的伙食标准定在每天五毛钱,经常吃番薯粥、花生米、豆干、腐乳加上一条鱼。您说:“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这句话我将一生铭记。
原来,我去厦大只是单纯的玩,现在,每当我经过厦大的时候,一股对您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先生诚信坚毅,爱国爱乡,热衷教育,勤俭节约,毛主席说您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的,您的确是我心中的一面旗帜,您精神的光辉将照耀着我前进的道路。
1、牺牲一己之权利 ,从事国民之义务。
摘自:一九二零年五月*1920.5.3 致叶渊函”
2、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
摘自:一九二九年*1929 《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眉头警语
3、侵略者得以灭人国家,占人土地,终不能灭人之固有文化。
摘自一九三三年三月*1933.3 在新加坡福建会馆讲演
4、人生于世,除为个人生活企图,更当为国家社会奋斗。
摘自:一九三三年三月*1933.3 集美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刊
5、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摘自:一九三八年十月*1938.10 第二次国民参政会议提案
6、爱国始于爱乡,强国必先强民。
摘自:一九四五年五月*1945.5 在新加坡同安会馆讲演
7、如果终日只知赚钱,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但是做奴隶、做亡国奴,发了财有什么用?
摘自:一九四六年九月*1946.9 在新加坡福建会馆讲演
8、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
摘自:《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9、对于国家,当尽国民之责任,凡分所应尽者,务必有以报国家。
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1919.9 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10、中国今日贫困极矣,吾既为中国人,则种种举动应以节俭为本。
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1919.9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11、盖以个人少费一文,即为吾家多储一文,亦即为吾国多储一文,积少成多,以之兴学。
摘自:一九一九年九月*1919.9 在集美学校秋季始业会演讲
12、我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为社会服务。
摘自:《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13、盖义务不能待富而后行。
摘自:一九二二年六月*1922.6致叶渊函
14、凡作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骛远好高。
摘自:《陈嘉庚遗教二十则》
15、夫公益义务,固不待富而后行,如必待富而后行,则一生终无可为之日。 摘自:一九一九年六月*1919.6 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16、公益义务,能输吾财,令子贤孙,何须吾富。
摘自:一九一九年六月*1919.6 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讲
17、我既立志为社会服务,当然不能再为儿孙计,若兼为儿孙计,则不能尽量为社会服务,此理至明,毋须多赘,俗语说针无两头利。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18、父之爱子实出天性,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19、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摘自:一九四零年十一月*1940.11 对集美厦大校友演讲
20、民无教育,安能立国?
摘自:一九二零年五月*1920.5.3 致叶渊函
21、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
摘自:一九二零年十一月*1920.11 在新加坡筹办厦门大学演讲
22、改进国家机会,舍教育莫为功。
摘自:《集美小学记》
23、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生命之利害得失,均不足动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24、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己。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25、办学是要有勇气,也就是我们校训所说的`“诚毅”,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要不屈不饶。
摘自:一九四零年十月*1940.10 在安溪集美中学师生欢迎会上演讲
26、教育之必需经济,经济之必赖实业。实业也,教育也,固大有互相消长之连带关系也明矣。
摘自:一九二三年九月*1923.9 新加坡《南洋商报》开幕宣言
27、教育与实业似有连带之关系,无实业则教育费从何来;无教育实业人才从何出。
摘自:一九二三年二月*1923.2致叶渊函
28、今后我国欲振兴航业,巩固海权,一洗久积之国耻,沿海诸省,应负奋起直追之责。然欲兴航业,必须培育多数之航业人才。
摘自:陈嘉庚公子陈厥祥《集美志》
29、余办学校,积有巨金寄存银行。一切经费,皆待经营。
摘自:一九二二年二月*1922.2 在集美学校开学式上演讲
30、有人劝余停止校费,以维持营业,余不忍放弃义务,毅力维持,盖两校如关门,自己误青年之罪少,影响社会之罪大。一经停课关门,则恢复难望。 摘自:一九四五年*1945 《南桥回忆录》
31、我培养你们,并不想要你们替我做什么,我更不愿你们是国家的害虫,寄生虫。
摘自:九四零年十月*1940.10 在安溪集美中学师生欢迎会上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