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苦练的故事
王羲之练字
王羲之练字十分刻苦,十分用心。连走着、坐着、睡着,都想着如何把字写好。他多年如—日,临帖不止。临谁的帖,字就写得象谁的字,真是做到了临摩得微妙微肖。一天晚上,他又练字练到很晚。他夫人多次催他休息,他才上床睡觉;到了床上,躺在被窝里,他满脑子还是字帖,就不由自主地在他夫人的肚皮上,用手指当笔,不停地写了起来。
他夫人正闭着眼睛睡觉,被他手指划来划去,怎么也睡不着。就推开他的手,生气地说:“你有你体,我有我体,你想写就往自己身体上写吧。”
王羲之听了夫人的话,心里一动:“对,对,你有你体,我有我体。我不能老照着人家的葫芦画飘,我要创出自己的字体来。”
从此,他刻苦练字,不断创新,终于创出了自己的字体,成了中国的一代书圣。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勤学苦练的名言
1、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作的事很多,但是作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
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6、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7、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8、衰退的,而且会有慢性的腐朽中归于消灭。
9、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的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1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13、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名言警句请关注:刻苦学习的格言警句 勤奋学习的格言警句
14、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1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16、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17、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8、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19、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毛主席语录的一句经典名言,我认为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
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榜样。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雷锋精神已经家喻户晓,作为一个咬着八零年代尾巴出生的青年人,从小都是在家长和长辈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虽然没有经历过雷锋同志的那个年代,但这个名字已经早早的印入我心。记得“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那首歌至今还琅琅上口,他的精神也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年轻奋发图强。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师和父母就给我讲述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无私奉献的故事,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至今令我们感动不已。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这一段发人深思的询问中,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最为让人琢磨。其实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这段话就说明了我们青年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螺丝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不管走到哪里,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雷锋总是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他说过“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我们机务系统是铁路一线岗位中最不可或缺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体系必须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把这种“螺丝钉”精神带到工作当中去,才能不辜负单位领导、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反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谓“三百六十行”,既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而言,也就是社会的工种。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平凡中也能孕育伟大。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雷锋这句朴实的话语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无尽的光芒。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丢弃浮夸和浮躁,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有关于机车业务学习,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光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更要有探索精神。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勤于钻研、学无止境,常学常新;要像雷锋那样爱学习、肯钻研,争当学习型青年,不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千方百计把它搞懂。钉子之所以能钉进木板,就是因为它瞄准目标、锲而不舍。只有深刻理解“钉子”精神的内涵,我们才能不断进取,成就理想的人生。
雷锋在22年短暂的一生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雷锋做的事情都是小事,而且不图回报,就是这种精神才最值得我们发扬学习。我们要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作为工作的目标;以“钉子”精神作为学习的.动力,克服功利主义,积极投身大秦铁路建设的事业当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重温《雷锋日记》,让我反复咀嚼回味的便是这段文字,我认为雷锋的“钉子”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的“钉子”精神主要体现在钉子的“挤”和“钻”上。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
回首自己的学习旅程,正是这“挤”和“钻”让我收获颇丰。去年暑假,我忽的迷上了日记,在爸爸的指导下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记得去上海旅游的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旅馆。可是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我总会打开日记册,及时记录自己一天的见闻和感受。暑假里坚持写日记还算容易,可进入初二了,学业负担重了,还要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那就困难了。但我没有放弃,信奉“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无论平时的学习负担有多重,我总能挤出时间去收集生活的和风细雨,将眼里的面容,耳中的声音,心中的思絮缕缕梳理。
凭着这股“挤”劲,我的日记一天不落地写了下来,而且越写越精彩。在刚刚结束的市中学生优秀日记册评比中,我喜获了特等奖的第一名。
我是忠实的“书法迷”,自小便爱上了写毛笔字。或许有人会问:“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写日记,练书法,可是时间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就是“挤”和“钻”。刚学书法那会儿,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满足于对“形”的把握,觉得字写得好看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练字不光追求表面的秀美和润滑,还要有其内在的气质和较深的艺术根源;练字不光是为了写好字,而是提高人文素养,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于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我努力在“字外功夫”上做文章,阅读了大量书法方面的书籍,厚实自己的积淀。“书”道酬勤,成功的鲜花需要勤劳的汗水去浇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每天在完成作业后,我都会挥毫泼墨,静心临帖,徜徉于《勤礼碑》《圣教序》《史晨碑》,神交古人,与大师对话。
凭着这股“钻劲”,我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连续三年在市中小学生书法现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市教育局为我编辑的《朱周涛日记选》上,还选登了我的几十幅书法作品呢。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弘扬雷锋精神就该从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做起,去建设自己美好的心灵家园。
雷锋,一个闪着光辉的名字,曾经激励着多少人为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终生。
小时候,学过《雷锋日记》,对其中的一些话,至今记忆犹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今再读《雷锋日记》,感受到的仍然是雷锋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那份真挚热烈的情感,感受到雷锋同志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无私高尚的革命品德、崇高伟大的政治热情。雷锋同志用他仅仅22年的人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助了很多陌生的人,他,没有任何一己私利,他的一生是光荣、伟大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永远是国人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是国人永远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脊梁,雷锋事迹,永远激励鞭策着我们每一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为人民服务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全部一生。
如今,学雷锋活动再次在祖国的大地上掀起高潮,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作为电网职工,深深地知道,在我们这个行业、在我们这个单位、在我们的岗位上,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为人民服务的事,国家电网公司把服务国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电网人提出了更高、更优、更好的服务要求,在国家电网的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人的肩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做出国家电网人的应有的贡献。
一个美国商人如是说: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一个日本商人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
在世界的各个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所景仰,所学习。西方人给予雷锋以最高的评价:“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借用雷锋日记的一段作为结语,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过得更加高尚、更加充实、更有热情、更有意义!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翻天覆地千变万化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百花盛开的时代,一个6亿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当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激发更大的革命热情,站得高些,更高些;看得远些,更远些!”
1.
2.
3.
4.
5.
6.
7.
8.
9.
10.
再读雷锋日记一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毛主席语录的一句经典名言,我认为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
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民心中永恒的榜样。2013年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雷锋精神已经家喻户晓,作为一个咬着八零年代尾巴出生的青年人,从小都是在家长和长辈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虽然没有经历过雷锋同志的那个年代,但这个名字已经早早的印入我心。记得“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那首歌至今还琅琅上口,他的精神也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年轻奋发图强。在我很小的时候老师和父母就给我讲述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无私奉献的故事,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至今令我们感动不已。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在这一段发人深思的询问中,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最为让人琢磨。其实雷锋精神并非遥不可及,这段话就说明了我们青年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螺丝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敬业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不管走到哪里,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雷锋总是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他说过“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我们机务系统是铁路一线岗位中最不可或缺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体系必须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所以我们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把这种“螺丝钉”精神带到工作当中去,才能不辜负单位领导、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中国有句名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反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谓“三百六十行”,既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而言,也就是社会的工种。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平凡中也能孕育伟大。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雷锋这句朴实的话语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无尽的光芒。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求实,敢于钻研,敢于深入。只有深入进去才能看到实质,才能有所收获。雷锋同志教我们做“钉子”,让我们丢弃浮夸和浮躁,干好每一件事。尤其是有关于机车业务学习,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光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更要有探索精神。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勤于钻研、学无止境,常学常新;要像雷锋那样爱学习、肯钻研,争当学习型青年,不论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千方百计把它搞懂。钉子之所以能钉进木板,就是因为它瞄准目标、锲而不舍。只有深刻理解“钉子”精神的内涵,我们才能不断进取,成就理想的人生。
雷锋在22年短暂的一生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雷锋做的事情都是小事,而且不图回报,就是这种精神才最值得我们发扬学习。我们要以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作为工作的目标;以“钉子”精神作为学习的动力,克服功利主义,积极投身大秦铁路建设的事业当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再读雷锋日记二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重温《雷锋日记》,让我反复咀嚼回味的便是这段文字,我认为雷锋的“钉子”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雷锋的“钉子”精神主要体现在钉子的“挤”和“钻”上。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
回首自己的学习旅程,正是这“挤”和“钻”让我收获颇丰。去年暑假,我忽的迷上了日记,在爸爸的指导下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记得去上海旅游的那几天,我们每天都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旅馆。可是不管多晚,不管多累,我总会打开日记册,及时记录自己一天的见闻和感受。暑假里坚持写日记还算容易,可进入初二了,学业负担重了,还要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那就困难了。但我没有放弃,信奉“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无论平时的学习负担有多重,我总能挤出时间去收集生活的和风细雨,将眼里的面容,耳中的声音,心中的思絮缕缕梳理。
凭着这股“挤”劲,我的日记一天不落地写了下来,而且越写越精彩。在刚刚结束的市中学生优秀日记册评比中,我喜获了特等奖的第一名。
我是忠实的“书法迷”,自小便爱上了写毛笔字。或许有人会问:“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写日记,练书法,可是时间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就是“挤”和“钻”。刚学书法那会儿,仅仅是“依葫芦画瓢”,满足于对“形”的把握,觉得字写得好看就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练字不光追求表面的秀美和润滑,还要有其内在的气质和较深的艺术根源;练字不光是为了写好字,而是提高人文素养,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于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我努力在“字外功夫”上做文章,阅读了大量书法方面的书籍,厚实自己的积淀。“书”道酬勤,成功的鲜花需要勤劳的汗水去浇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每天在完成作业后,我都会挥毫泼墨,静心临帖,徜徉于《勤礼碑》《圣教序》《史晨碑》,神交古人,与大师对话。
凭着这股“钻劲”,我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连续三年在市中小学生书法现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市教育局为我编辑的《朱周涛日记选》上,还选登了我的几十幅书法作品呢。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弘扬雷锋精神就该从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做起,去建设自己美好的心灵家园。
再读雷锋日记三
雷锋,一个闪着光辉的名字,曾经激励着多少人为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终生。
小时候,学过《雷锋日记》,对其中的一些话,至今记忆犹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今再读《雷锋日记》,感受到的仍然是雷锋同志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那份真挚热烈的情感,感受到雷锋同志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无私高尚的革命品德、崇高伟大的政治热情。雷锋同志用他仅仅22年的人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助了很多陌生的人,他,没有任何一己私利,他的一生是光荣、伟大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永远是国人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是国人永远的精神支柱和道德脊梁,雷锋事迹,永远激励鞭策着我们每一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为人民服务这个伟大的事业中奉献自己的全部一生。
如今,学雷锋活动再次在祖国的大地上掀起高潮,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作为电网职工,深深地知道,在我们这个行业、在我们这个单位、在我们的岗位上,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为人民服务的事,国家电网公司把服务国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电网人提出了更高、更优、更好的服务要求,在国家电网的每一个岗位上、每一个人的肩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做出国家电网人的应有的贡献。
一个美国商人如是说: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一个日本商人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
在世界的各个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所景仰,所学习。西方人给予雷锋以最高的评价:“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借用雷锋日记的一段作为结语,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过得更加高尚、更加充实、更有热情、更有意义!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翻天覆地千变万化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百花盛开的时代,一个6亿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应当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激发更大的革命热情,站得高些,更高些;看得远些,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