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吃粽子鸡蛋的名言 正文

吃粽子鸡蛋的名言

时间:2025-05-01 04:25:44

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4、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2、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13、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14、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9、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20、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2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2、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2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24、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2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28、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2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0、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3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3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34、幽幽之夏夜,爬满丝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读书倦了,忽而一声鸟啼,划破寂寞的长空悠然飘入耳中。哦,我想故乡哪里,改也是端午了吧!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35、许是好多年未曾触及家乡的端午节,生在记忆里的美好都是小时候的片段,很亲切。

36、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37、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38、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39、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40、原来,思念一个人,一个亲人,真的和时间没有关系。

41、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候。

42、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第一篇:包粽子

我今天想吃粽子了,就让妈妈包粽子,但又想自己试试,又让妈妈答应我包粽子,妈妈看我那牛劲,就满口答应下来。

妈妈把一些竹叶子拿出来,我想就要包粽子了,便准备好包粽子了,却没想到妈妈把叶子放入锅中,用两个碗压住,再倒入一些水,烧了起来。我想这样肯定要去掉上面的有害物质。妈妈告诉我先要把竹叶煮软,还能消毒,这样才可以。

好不容易水开了,妈妈把两个碗拿开,把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一个大盆里,再把那个大盆抬到桌上,妈妈对我说一定要在包粽子前洗干净竹叶。

终于可以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粽叶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在接近叶柄的地方用两只手拿住,再一弄,变成了一个圆锥一样的东西,我用一个稍微平一点的大勺弄了一些米,倒在里面,不好!漏斗事件,手没拿稳,下面有了一个口子,结果米掉了出来,我弄了好几次“天”都会有洞,“天河”就像雨一样漏了出来,眼看妈妈包好了一个又一个粽子,我心里非常着急。好不容易完成了这个步骤,妈妈差不多包了五六个粽子。接着包的时候,又出现了漏斗事件,我又好不容易完成了,但我不会系绳子。让妈妈帮忙一下就包好了。

不管怎样,这次包粽子让我感到非常辛苦,以后要帮妈妈做一些事才行。

第二篇:包粽子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我就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来了。

第三篇:包粽子

星期三第一节课,我们排着队伍到美术教室去包粽子。到了美术教室,我们各分四桌,每一桌都有一位奶奶教,我们一桌是侯希闻奶奶。大家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看着奶奶包粽子,她包粽子地过程很熟练,很快,不一会儿,就包完了一个粽子。我心想:原来包粽子这们简单啊!我还以为很难呢,怕学不会!接着到我们包粽子了:我先拿了四片芦苇叶子,然后把它们卷成一个漏斗形,放米时由于手松了,漏斗形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试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像泄了气的汽球,但我想到了一句名人

我又继续做着。做到系完绳子以后,我以为已经做成功了,拍手欢呼,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拿起粽子的时候,米却从芦苇叶里掉了下来“哗啦啦!哗啦啦!”掉下的米好像在说:“你真笨!连一个粽子都不会做,哈哈!哈哈!”我又灰心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粽子竟然自形能体了,但我又想到了答应过爸爸妈妈要包粽子给他们吃,我又振作起来,重新包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又重新包好了,米没有一点漏出来的,我非常高兴,接着又开始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过了一段时间,包粽子活动结束了,望着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粽子我喜出望外,虽然没有市场上卖得好,但我很开心,因为那是我自己包的。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能向困难低头,只要你不灰心,认真总结教训,那件事就会变得很渺小,努力就会成功。

篇一、端午节初一记叙作文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篇二、端午节初一记叙作文

端午节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来参与。先报安排好的米、粽叶、马莲还有肉枣、红枣……放在桌上,开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个,简单!

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先放一勺米,放一个枣,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叶包住,两个手都占住了没法捆了,在姥姥的帮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我们包了肉粽、甜粽、豆粽……开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还有鸡蛋。满屋子飘着粽香,太诱人了。

粽子端上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浓浓的清香,黏黏的、软软的、真好吃。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纪念屈原、赛龙舟。

我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传统的端午节。

篇三、端午节初一记叙作文

端午节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妈妈就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你还要不要吃蛇肉啊?”“当然要吃!”我响亮地回答。“那我们现在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去。”“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了。

来到菜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蛇肉。于是,妈妈就带我在里面走了一圈。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处卖蛇肉的地方。摊主问:“你们是不是买蛇肉啊?”我抢在妈妈前说:“是的!”那个人就让我们自己挑选。我看到那几条蛇在笼子里面游来游去。它们还不时把头抬起。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

妈妈却不怕,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就要这一条!”“好!”说着卖蛇的人捉起那条蛇。他用手捏住蛇的头,用脚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灵活地把蛇头给宰了下来,然后立刻把蛇皮剥去。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带粉红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妈妈付了钱,接过装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蛇肉端上了桌子。

我看到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开,还没有等妈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夹起蛇肉吃了起来。妈妈说:“看你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这红烧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篇四、端午节初一记叙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流传千古的

在很久以前,赛龙舟是因为人们想更快的在江里找到投江的屈原,所以都把船头雕琢成龙的形状,以此想用龙头吓跑江河里的鱼怪,为了纪念他好快点找到屈原的尸体,免得让屈原受到江河鱼吓的伤害。

从此以后过端午节,除了各地民间的赛龙舟,还有就是包粽子插艾条了。粽子是白玉之食,它象征着屈原那高尚和纯洁的品德。人们向江河里投粽子给鱼虾吃,也是为了祈祷屈原不会遭到鱼虾的伤害。还有就是也让屈原的灵魂得以安慰,插艾条的习俗也代表了,为屈原的灵魂起到了去毒避邪的寓意。

过端午节那天,家家都要团聚在一起吃粽子,我们一早就来到了爷爷家,姑姑叔叔们也都来了,于是妈妈和姑姑婶婶一起包粽子,看着她们熟练地包着粽子,我在旁边也跃跃欲试想尝试一下,仔细观察着妈妈怎么包,只见妈妈取两片宽大的棕叶,用手卷成圆锥形状,用手指在圆锥筒里转转,让锥筒形状更加美观好看,然后再投入江米和其它馅料,再把多余棕叶按顺序缠绕在上面,直到完全把糯米口包严了为止,然后用线把包好的粽子扎紧就完成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去包,可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总是搞的手忙脚乱,不是粽叶破了就是糯米漏出来了,要不就是太难看了。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掌握了方法要领,包出来的粽子还挺“漂亮”呢!这个时候妈妈和姑姑们看了也都开心的笑了。

这一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有意义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