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身处顺境的人物例子和名言 正文

身处顺境的人物例子和名言

时间:2025-05-14 07:30:33

处于顺境时,千万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要自以为是,因为鲜花后面可能有陷阱,顺境之后,可能正面临很大的失败。

与其等到竞争来临时,才被迫被动空杯,不如在顺境中主动倒空自己,让自己永远处于最佳的优势。

看看曾国藩主动空杯的经历,或许对每一个职场中的人,都会很好的启示。

与其被动空杯,不如主动倒空自己

很多人认为,逆境时需要主动空杯,而顺境中则没有这个必要。但实际上,要想获得大的发展,顺境中更需要主动空杯。只有这样,才能随时跟上发展的步伐,不至于在安逸中松弛和懈怠,甚至等到要被淘汰的时候才措手不及。

与其等激烈的竞争到了眼前时再被动空杯,不如早做准备,主动空杯,让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保持优势状态。

然而,很多人在顺境时,往往意识不到危机的存在。

一次,我到中国航天集团某研究院做培训,研究院的企业文化部长向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段时间,集团内部有些员工心很不稳定,蠢蠢欲动想出去闯闯,总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出去有的是更好、更大的机会。

在了解了这些员工的想法后,这位部长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用“有这么好的工作还不知道满足”、“你以为出去找工作那么容易”之类的话去教育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去其他单位应聘。

但应聘的结果却很让人意外:没有一个人应聘成功。有的应聘一再遭到拒绝,有的尽管有单位要,但给的薪水却比现在少得多。

他们第一次感到了竞争的激烈,也开始明白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

这次经历不仅给他们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也让他们彻底改变了工作态度,不仅开始安心工作,而且开始主动学习。

这件事也让我触动很大。其实在职场中,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以致于工作不用心、敷衍了事的现象很普遍。

但实际上,自己所认为的“大材”并不一定就真的是“大材”,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不仅如此,有的人到了一定的位置,就会自动感觉太好。这种最好的自我感觉,有可能恰恰潜藏最大的危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深圳商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小路在一家电公司做销售工作。由于他对销售工作很热衷,所以业绩一直不错。小路的业绩遭到了主管的嫉妒,总有意无意在工作中为难小路。

终于有一天,两人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小路一怒之下向老总递交了辞呈。

临走时小路交给老总四份文件。这四份文件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工作和

面对小路的“临终交待”,老总有些吃惊,这是以前包括一些主管都没有做过细节。他最后的批复是:小路留下做主管,而那位主管被降职调离了这个部门。

当那位主管向老总讨个说法时,老总说:

“像小路这样的人才,你和他处不好关系,这本身就是失职。”

主管对业务能力强的小路,并没有抱着空杯的心态,而是在工作中给小路难堪,最后却被老总降职。

如果他能主动空杯,向小路学习,不自以为是,而是共同做好工作,结果就不会这样了。毕竟他是主管,经营业绩好,上级不会看不到他的付出。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身处顺境只有主动空杯,在职场上才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

曾国藩给我们的启示

多年前,我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青年报》的记者。

刚进报社,我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凭着自己的努力,我开始频频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在内的各种奖项,于是我踌躇满志地想要有更大的发展。

然而没想到的是,我遭遇了职业瓶颈:我发现成功得来的并不只是掌声,还有无形的阻力。

我隐隐地感到,领导对我并不够重视,同事和我的关系也不是十分融洽。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中国青年报》不是鼓励个人成功的地方吗?为什么我做好了工作,却还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有一次,我和一位师姐,也是我的顶头上司谈起了自己的困惑,她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很有深意地送了一本湖南作家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给我。

开始我只是随便翻翻,可越往下读,越觉得有意思,并且从中领悟到了不少职场的智慧。

曾国藩39岁就位居要职。他苦练湘军,打仗取得了巨大胜利。可就在他事业做得最好的时候,也是他最失意的时候。

皇上猜忌他,大臣排挤他,连他最好的朋友左宗棠也骂他虚伪。他一气之下回了湖南老家,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心为国家做事,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苦闷之中,他病了很久,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吐过血。

后来,在弟弟的引荐下,他认识了一位老道士,老道士建议他将《老子》和《庄子》仔细读一遍。静心研读之后,曾国藩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并总结出了一句话: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所谓“大柔非柔”,是说一个外表柔和的人,并不代表柔弱。

1、逆境使人发奋向上,要是你从未遭遇过失败,为了事业着想,也许应该经历一次。——莎士比亚

2、并非每一个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幸福。经过克服的困难不但给了我们教训,并且对我们未来的奋斗有所激励。——波普

3、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山阴金先生

4、当你身处顺境,只在接受邀请才来访,而当你身处逆境时不邀自来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奇奥佛拉斯塔

5、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雨果

6、逆境总是有的,生就是进击落人。——冯定

7、天才在逆境中才能显出,富裕的环境反而会埋没它。——贺拉斯

8、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9、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爱默生

10、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她都能充实和丰富自己。——丁玲

11、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所惊奇。——培根

12、处于顺境的时候,良心的谴责就睡着了;处于逆境的时候,良心的谴责就加剧了。——卢梭

13、逆境常常使人难堪;然而即使在人群中找出一百个能忍受逆境的人,也未必找得到一个能正确对待顺境的'人。——卡莱尔

14、领导力在顺境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出来,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领导力。——马云

15、逆境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尽管不能使人变得富有。——托夫勒

16、真正的友谊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植物,必须经历并顶得住逆境的冲击,才无愧友谊这个称号。——华盛顿

17、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培根

18、处于顺境中的人向处于逆境中的人提出劝告,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情。——埃斯基拉

19、并非每一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常是福。经克服的困难不但教训了我们,并且对我们未来的奋斗有所激励。——波普

20、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松下幸之助

21、逆境能使愚蠢的人学会一点东西的,并不是言辞,而是厄运。——德谟克利特

22、并不是每一种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夏普

23、逆运不就是性格的试金石吗?——巴尔扎克

24、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道路。——拜伦

25、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山阴金先生

26、处顺境其实非常危险,处逆境反而比较安全。——曾仕强

27、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培根

28、走出逆境后得意忘形,便可能迅即陷入另一逆境。逆境消除后缩手缩脚,但等于没有走出逆境。——刘心武

29、即使你享受幸福,享尽荣华富贵,要是没人像你那样衷心替你高兴,怎能有莫大的快乐?同时,处在逆境时,如果没有人把它当作比你更沉重的重荷,必然更难以忍受。——西塞罗

30、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歌德

31、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因为大意。——曾仕强

32、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泰戈尔

33、顺境中不无隐忧和烦恼,逆境中不无慰藉和希望。——培根

34、逆境展示人才,顺境隐没英才。——霍勒斯

35、逆境帮助生存,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维。——余世维

36、逆境是事业之路上的不速之客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实自己。——丁玲

37、用自己的逆境与别人的顺境对比,是糊涂。用自己现在的逆境同自己以往的顺境对比,是愚蠢。用自己的逆境和他人的逆境相比,是卑微。——刘心武

38、在成功中朋友认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朋友。——丘顿·柯林斯

39、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40、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的价值。——赫胥黎

41、顺境是位伟大的老师,而逆境更伟大。

42、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拜伦

43、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4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诸葛亮

45、在顺境中趾高气扬的人,在逆境中准会垂头丧气。

46、好运气常常在人们还未察觉它的时候就过去了。

47、凡事都不是绝对不变的,因此,顺利时切莫过分得意,不幸时切莫过分压抑。

48、人在顺境中要比在逆境中更需要美德。

49、能够享受红运的人,同时也会提防红运。

50、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休谟

一、逆境成才

【名人

1、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

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4、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拿破仑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6、顺境造就幸运儿,而逆境造就伟人。 ——小普林尼

7、莫向不幸屈服,应该更大胆、更积极的向不幸挑战。 ——维吉尔

【著名事例】:

1、贝多芬耳聋谱交响曲

2、马克思含辛茹苦写《资本论》

3、周文王被拘禁而写成《周易》;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回到鲁后写成《春秋》;屈原遭中伤而被楚怀王放逐,写成了不朽的诗篇《离骚》;鲁国的左丘明双目失明,著有《国语》;司马迁遭宫刑,但他忍辱负重,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二、持之以恒

1、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

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柏拉图

3、成大事不在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少。 ——塞•约翰生

4、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爱因斯坦

5、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 ——牛顿

6、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谚语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8、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坚持。 ——卢梭

9、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它不舍昼夜。 ——奥维德

10、骐骥一跃,不能千里;驽马十驾,功不在舍。 ——荀子

【著名事例】:

1、李白铁棒磨针

2、蜜蜂如何酿蜜

一只蜜蜂在酿出一公斤蜜需要往来飞行30万公里,吸取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已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的鼓翅扇风,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锲而不舍中。

3、名人的“每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每日黎明即起,坚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时的“科学知识讲座”;

著名画家黄宾虹生前每晚必画,一次可画8张;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

孙中山在国外流亡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但他省钱买书,每日必读,他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俄国大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写,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关进牢房,在牢里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等一系列小说。

4、成功的“铁律”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李时针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

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

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出,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