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泊秦淮的名言赏析 正文

泊秦淮的名言赏析

时间:2025-05-14 17:43:10

自《诗经》以来,诗歌创作薪火不绝,虽然在流传过程中难免遗金漏玉,但是留下来的仍然汗牛充栋。让后人鉴赏的名句极多。

古诗词名句以及鉴赏

李白

(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杜甫

(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寄情于物,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痛心情。

(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写景寓情,展示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隐寓凄凉之情。

白居易

(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运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绘春天江南万紫千红的绚丽景色。

(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王维

(十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通过“直”“圆”二字,以简洁的线条配合,描绘出了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汉江临眺》赞景用典,以襄阳守将山简自喻,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杜牧

(十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评史抒怀,一改传统看法,慨叹英雄成名需要机遇,流露抑郁之情,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十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鞭挞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作者对唐王朝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隐忧。

李商隐

(十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运用比喻和谐音展示了恋人间生死相伴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现多用来赞颂追求事业者的奉献精神。

(十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将来与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亲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刘禹锡

(十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十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一改古人悲秋之调,盛赞秋天的美好。寄予作者虽遭改革的失败,仍不气馁的精神。

李贺

(十九)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以设问句式,昂扬的激情,尽抒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之情。

(二十)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岑参

(二十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冬雪,极富浪漫色彩,形象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壮美,让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现了诗人的惊喜和好奇。

王勃

(二十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主旨句,以说理来言情,体现了旷达爽朗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离别之伤感一扫而光。

孟浩然

(二十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由近及远,抓住青绿之色写出山村风光的清幽恬静和盎然生气。

王昌龄

(二十四)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以互文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雄浑悲凉的古代边关图。隐含对战争不息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754),才名颇炽,以至李白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虽然如此,但其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一日,他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道为严羽高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千古名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窃以为,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杨州邂遇。为此,白氏于席上赠诗刘禹锡,刘禹锡也写了一首诗酬答乐天。这就是《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此诗的颈联,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相蹉跎”之句,他认为同侪大都得以升迁,只有刘禹锡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阴。显然,他是在为刘禹锡不平,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对此,刘禹锡怎样看呢?他去在酬诗中乐观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二个物象,但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那是因为他亲历了人世荣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后已宠辱不惊。

这首诗正是因此一句,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而这一句,更是为白居易叹服,“在在处处,应当灵物护之。”不过,由于其意象宽远,妙合哲理,后人则赋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因而看到唐帝国内忧外患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上李中丞书》),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因其人性情刚耿,不愿苟合取容,终使招排挤不遇,转向了纵情酒色的放浪生活,从而使他的诗歌形成了深广忧愤和旖旎风情间杂的风貌。诗人旅游历金陵夜泊于秦淮河时,写下了这样风貌的一首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

诗中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但这一句看似斥责“商女”,实则别有深意: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谕、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一.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爱国忧民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一句一句的歌吟,不同的人生风景,引发一代又一代的思考。今天,看完了这些古代诗词名句,你会有怎样的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