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2、 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3、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4、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5、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6、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9、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13、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14、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6、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17、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1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2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23、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论语》
24、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5、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26、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27、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28、 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29、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30、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1、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32、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33、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34、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35、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36、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7、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8、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39、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40、 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41、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42、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4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5、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4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4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49、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篇》
5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1、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52、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53、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5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55、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5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57、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
5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9、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60、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61、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6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63、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孝经谏诤章》
64、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章》
65、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66、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6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68、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9、 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0、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7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7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3、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7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75、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7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7、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78、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79、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8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
81、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82、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83、 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论语子路》
8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5、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8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7、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8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90、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
9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9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93、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9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9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9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8、 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9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00、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13、见得思义。
解释: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1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1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1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解释: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1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解释: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2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2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3、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26、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27、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2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3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谦逊是最高的克己功夫。——莎士比亚
2、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3、谦逊是藏于上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林逋
4、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5、谦虚与伟大是近邻。——谚语
6、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房玄龄
7、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
8、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9、谦虚日久人人爱,骄傲日久成孤人。——谚语
10、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弟子箴言·崇礼让》
11、谦虚谨慎和不谋私利,是人们所赞扬的美德,却也为人们所忽略。——莫洛亚
12、谦虚对于优点犹如图画中的阴影,会使之更加有力,更加突出。 ——牛顿
13、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 ——普列汉诺夫
14、谦虚的人,快来,让我拥抱你们!你们使生活温和动人……你们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惭愧。——孟德斯鸠
15、谦虚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 ——爱迪生
16、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爆奸诈者,祸之始。——林逋
17、谦让是身体的良心。——巴尔扎克
18、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野口英世
19、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利的要诀。——松下幸之助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佚名
20、谦卑的人会变得高贵。——达·芬奇
21、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或藏奸。——徐学谟
22、器满则益,人满则丧。——林逋
23、气吞万里的海洋,何等浩潮壮阔!但它总是那么谦虚,始终把自己放得很低,因而能容纳百川的水流,吸收地球的雪雨。——中国锦言
24、你地位低微而显得谦卑,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当你受人赞颂而仍然谦逊,是一种伟大而罕有的行为。——圣巴尔拿
25、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26、谨身事一言,愈于终身之诵。——韩婴
27、谨慎的人对自己有益有德行的人对别人有益。——伏尔泰
28、谨慎的人眼睛也许永不闭上。——爱默生
29、谨慎和自制是智慧的源泉。——罗·彭斯
30、谨慎即良师。——格罗汉
31、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 —— 巴甫洛夫
32、君子戒自欺,求自谦。——海瑞
3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34、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歌德
35、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 ——巴甫洛夫
36、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37、力能胜贫,谨能防祸。——贾思勰
38、美功不伐,贵位不喜。——《孔子家语·弟子行》
39、美丽只有同谦虚结合在一起,才配称为美丽。没有谦虚的美丽,不是美丽,顶多只能是好看。——塞万提斯
40、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泰戈尔
41、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孟德斯鸠
42、高傲自大是成功的流沙。——阿比
43、对骄傲的人不要谦逊,对谦逊的人不要骄傲。——杰斐逊·戴维思
44、当自我不被考虑到时,便没有骄傲或谦卑的余地。——休谟
45、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46、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人的时候。——司汤达
47、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的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48、聪明人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塞万提斯
49、不在受赞扬的时候,而是在挨责骂的时候能仍不失谦逊的人,才是真正的谦虚君子。——丁·保罗
50、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没有你,事情一样可以做得好。——迈兹纳
51、不能凭最初印象去判断一个人。美德往往以谦虚镶边,缺点往往被虚伪所掩盖。 ——拉布吕耶尔
52、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 斯大林
5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4、浅薄无能的人,比谁都自高自大。——谚语
55、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林逋
56、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57、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58、让名者名归之,让利者利归之。——《弟子箴言·崇礼让》
59、让一得百,争十失九。——马总
60、人不应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在收获的季节,会得到止不住的眼泪。——埃斯库罗斯
61、人应该谦逊,但不能自卑。——姚乐丝·卡尔基
62、任何人的信用,如果要把它断送了都不需要多长时间。就算你是一个极谨慎的人,仅须偶尔忽略,偶尔因循,那么好的名誉,便可立刻毁损。所以养成小心谨慎的习惯,实在重要极了。——戴尔·卡耐基
63、如果顺着自大的胡同走,就会进入无知的庭院。——佚名
64、如果一个人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他就会比他自己所估计的要高得多。——歌德
65、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应令人厌恶的两种品德。 ——斯蒂文生
66、审慎的人做事总是按步就班。——朗费罗
67、虚则欹,中则正,满则震。《孔子家语·三恕》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扬雄
68、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69、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朱熹
70、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71、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徐特立
72、小心谨慎,不但可以防备别人侵犯自己,也可自防任性的放纵和腐败。——巴克
73、无论谁,在他接受用部属的鲜血、朋友的牺牲挣来的欢呼时,永远要记住谦卑。——艾森豪威尔决定结果的正是我们在处理表面上微不足道、枯燥乏味,而且不用麻烦的细枝末节时所采取的谨慎小心的态度。——贝弗里奇
74、我自知自己并非什么都通晓,故我应该谦虚。这一点足以令我感到自豪。——纳博科夫
75、我一辈子全靠谨慎小心,才躲过了许多奇灾异难。你要想安然无恙,也得处处小心才是。——谢德林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屈原
76、我们有望得到的惟一的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虚怀若谷。——T。S。艾略特
77、我们应该谦虚,因为你我都成就不了多少。我们都只是过客,一世纪以后都完全遗忘。生命太短促,不能老谈自己微小的成就来教人厌烦,且让我们鼓励别人多谈吧。——戴尔·卡耐基
78、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
79、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 卢梭
80、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81、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邓拓
82、为而不矜,作而不恃。——皮日休
83、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故,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谷穗,则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的母亲。——佚名
84、图大者,当谨于微。——吕近溪
85、通过别人的不幸事件而知所谨慎,这是好事。——赛勒斯
86、思想史上戴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下谦虚则反比。——普列汉诺夫
87、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8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89、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魏征
90、要好好地记住:慎重要怯懦不是同义语,正如勇敢并不等于鲁莽一样!——艾森豪威尔
91、要谦虚。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学识。” ——巴甫洛夫
92、要学会做科学的苦工。其次,要谦虚。第三要有热情。记住,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93、一个成功者以最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一个最忠诚的指导,这并不影响他的独立人格。但是你在接受指导之前,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千万别存有屈服感。 ——麦尔顿
9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95、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让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心灵上的谨慎和谦恭是惟一无二的美德。——司汤达
96、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学哉
97、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98、勇敢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谨慎。——英国谚语
99、勇敢而谦虚、谨慎,这是美德。——芬伦
100、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弟子箴言·崇礼让》
101、欲知已过,要纳谠言。——《太平广记·谄佞》
102、在顺境中要节制,在逆境中要谨慎。——佩里安德
103、真诚是玻璃,谨慎是钻石。——中国锦言
104、真理的最伟大的朋友就是时间,她的最大的敌人是偏见,她的永恒的伴侣是谦虚。 ——戈登
105、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106、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邓拓
107、真正以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 ——丁尼生
108、真正有学问的人就你麦穗一样:只要它们是空的,它们就茁壮挺立,昂首睨视;但当它们臻于成熟,饱含鼓胀的麦粒时,它们便谦逊地低垂着头,不露锋芒。同样,人类经过了一切的尝试和探索,在这纷纭复杂的知识和各种各类的事物之中,除了空虚之外,找不到任何坚实可靠的东西,因此就抛弃了自命不凡的心理,承认了自己本来的地位。——蒙田
109、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谚语
110、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赫尔岑
111、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申涵光
112、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