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山海经名人名言大全 正文

山海经名人名言大全

时间:2025-05-14 21:35:23

陶渊明,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句吧。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小组。前后经过近20年的调研考证,他们确认陶渊明于公元365年出生在今天的`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新安村的安成自然村。公元393年陶渊明时年29岁,与妻及子离开南山陶家坪。此后陶渊明一家在浔阳居住了24年。其间,陶渊明因王氏妻亡,继娶浔阳翟氏。公元416年,陶渊明52岁,与妻翟氏带幼子佟回到宜丰故里,修葺南山旧宅而居之,11年后,陶渊明卒于星子栗里,后归葬康乐县义钧乡之七里山即今宜丰澄塘镇的七里山。上述考证的结果,第一次给了陶渊明生平事迹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1、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渊明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

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 有真意,欲辩 已 忘言。 ——陶渊明 《饮酒·其五》

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 今是而昨非 。 ——陶 渊明 《归去来辞》

6、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

8、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陶潜 《拟挽歌辞》

9、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陶渊明

10、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

11、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12、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13、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14、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服新 ! 愿在发 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陶渊明 《闲情赋》

15、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陶潜

16、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1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18、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神释》

19、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 《归去来辞》

20、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 《归来去兮》"

21、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 《 读山海 经》

22、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23、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 《形影神赠答诗》

2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25、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 《咏荆轲》

2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27、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

28、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读山海经》

29、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

30、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

31、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 《归田园记》

32、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 归去来兮辞 》

33、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挽歌》

34、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陶渊明

35、 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陶潜 《自祭文》

36、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陶潜

37、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 拙归园 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田园居》

3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39、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潜

40、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41、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2、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陶潜

43、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 不重来,一 日 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人生无根蒂》

44、 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 《桃花源记》

45、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陶渊明

46、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7、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48、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49、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陶渊明

50、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陶渊明 《咏荆轲》51、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

5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53、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陶渊明

54、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恐此非名计 , 息驾归闲 居。 ——陶渊明 《饮酒·其十》

5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陶渊明

56、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陶渊明

5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58、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

59、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渊明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 《饮酒》

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 有真意,欲辩 已 忘言。 ——陶渊明 《饮酒·其五》

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 今是而昨非 。 ——陶 渊明 《归去来辞》

6、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

8、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陶潜 《拟挽歌辞》

9、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陶渊明

10、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

11、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12、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13、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14、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服新 ! 愿在发 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陶渊明 《闲情赋》

15、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陶潜

16、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1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18、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神释》

19、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 《归去来辞》

20、 &qut;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 《归来去兮》&qut;

21、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 《 读山海 经》

22、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23、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 《形影神赠答诗》

2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25、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 《咏荆轲》

2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27、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

28、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读山海经》

29、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

30、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

31、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 《归田园记》

32、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 归去来兮辞 》

33、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挽歌》

34、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陶渊明

35、 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陶潜 《自祭文》

36、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陶潜

37、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 拙归园 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田园居》

3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39、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潜

40、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41、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2、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陶潜

43、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 不重来,一 日 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人生无根蒂》

44、 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 《桃花源记》

45、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陶渊明

46、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7、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48、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49、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陶渊明

50、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陶渊明 《咏荆轲》

51、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

5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53、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陶渊明

54、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恐此非名计 , 息驾归闲 居。 ——陶渊明 《饮酒·其十》

5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陶渊明

56、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陶渊明

5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58、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

59、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

60、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61、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陶渊明 《九日闲居》

62、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渊明

63、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 《归园田居》

64、我醉欲眠,卿且去 ——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