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战定乾坤!
2、天地间,人为贵。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8、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9、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10、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11、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12、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1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5、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16、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17、打败仗都打得这么漂亮!
18、欲杀贼,必先屈身事贼!
19、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20、我曹操虽狠,却正邪分明。
21、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22、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23、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24、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25、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26、良臣事庸主,真乃人生莫大的痛苦!
27、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28、我是朝廷丞相,属汉就是属我,准了!
29、赤兔配关羽,宝马配英雄,天下绝配!
30、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31、人可以断臂求生,怎么能断头求生呢?
32、刘备胆敢来攻城,即刻擒杀,提头来见!
33、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34、嗯,那就割掉他的舌头,砸掉他的牙齿。
35、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36、既然交战就应该战胜,却为何要兵败失城?
37、我的名有什么不能直呼的,不就是个人名嘛!
38、辞爵逃禄,不以利累名,不以位亏德谓之让。
39、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4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4、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45、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46、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7、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4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9、仲达呀,你这个人有点儿本事,就是太狂妄!
50、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1、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52、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53、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54、既然苍天不负我,我也绝不会辜负这片苍天的。
55、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56、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57、吓破了胆的军士再多也无用,惊弓之鸟,任其自去。
5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9、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60、我这份气色,这份精神头儿,那都是叫人给骂出来的。
61、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62、人哪,骂是骂不倒的,誉满天下者,往往也是毁满天下。
63、世人只知道曹操之威,却不知道曹操的恩典更重于威严。
64、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
65、我曹操,生当豪杰,死亦鬼雄。断不可堪忍受楚囚之辱!
66、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67、兵法之道,变幻无常,既要熟读兵书,又不能被兵法所缚。
68、将者,如果不经历几次败仗,如何能够知道怎么去打胜仗?
69、你一个小小的太医岂敢下毒害我,说出你的同党我不杀你。
70、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71、嗯,好,来人,将他剩下的手指全部斩去,看他还有何可嚼?
72、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73、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74、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八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75、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76、关羽的忠义,堪称众将之楷模,我宁肯他与我为敌,也舍不得杀他。
7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78、所谓英雄,应该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上能洞察宇宙之妙,下能吞吐天地之机。
79、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只有败而不怠,败而益勇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人。
8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81、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82、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用了,岂能后悔,如果刘备敢反,正好给我一个取他首级的机会。
83、上古有礼,君患疾饮药,臣先尝之;父患疾饮药,子先尝之。你待我如君如父,就请你先尝尝此药吧!
84、失败是个好事,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成功;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胜;失败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取天下!
85、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86、忠义有何不好呢?好得很,没有忠肝义胆,谈何英雄壮士。但是我要把关羽对刘备的忠肝义胆变成对我的忠肝义胆。
87、玄德啊,原来我以为,仁义就是仁义,岂有他哉,后来我明白了,仁义到了你这儿,就不光是世道人心啦,它还是杀人的利器。
88、不要愤怒,愤怒会降低你的智慧,也不要恨自个儿的敌人,因为仇恨会使你丧失判断力,与其恨自个儿的敌人,不如拿它来为我所用。
诸葛亮:空城计、定军山、草船借箭
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张飞:大闹长坂桥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吕布说刘备;是儿最无信者
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曹操:生儿当如孙仲谋
周瑜:即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超: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
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
献帝:谁敢杀朕?
司马昭:父亲,你猜曹睿那小皇帝……(电视剧里的台词,不过这句太狠了!)
傅彤: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
吴质: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
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扬龄:红脸贼!(指的`是关羽)
孙策临死的时候嘱咐孙权的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渝~
水镜先生说的~伏龙风雏!得一可安天下~还有”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志……”
刘备临死前说的一句~~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刘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姜维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曲有误,周郎顾。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精辟指数:5.5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精辟指数:6
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精辟指数: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精辟指数:7
b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精辟指数:7.5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数:8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精辟指数:8.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精辟指数: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精辟指数: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精辟指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