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月花开香气浓,捷报翩翩别样红。快乐蔓延数万重,亲友相贺欢喜共。举杯畅饮话成功,今朝实现
2、十年付出终不悔,捷报翩翩紧相随。金榜题名最骄傲,合家欢乐开怀笑。你来我往同庆贺,笑语纷纷唱赞歌。梦想起飞心欢畅,前途敞亮更辉煌。
3、用你一点光,就会让天空增加一丝明亮,用你一双手,就会让我们增加一股托起世界的力量,只要你用一点心,就会让世界变得更加充满希望。这个世界需要你,千万不要说放弃!
4、喜鹊枝头喳喳叫,喜讯传来乐淘陶。群芳竞秀艺超群,金榜题名笑纷纷。苦读十年见成效,梦想实现在今朝。著名学府朝你笑,明朝归来是英豪。愿你前途无量。
5、总想有一种期待孩子总想有一种期待,期待得到父母的关爱;老婆总想有一种期待,期待着老公的安全归来;父母总想有一种期待,期待子女顺心工作常在;我们总想有一种期待,期待中国在世界如此豪迈!
6、进考场前,我自带草稿纸了,被没收了;高考进行时,讲台上手机响了,被抠电池了;英语科目最后30分钟,全部考生都交卷离开了,我居然淡定了;结束前10钟,监考老师把挂钟带走了,我傻眼了!
7、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8、辛勤奋战在学海,汗水扬起成功帆。无烟战场今日起,气定神闲退万军。心态良好细审题,才思敏捷答考卷。自信人生二百年,收获人生好前程。全国高考日,愿莘莘学子们胜利归来。
9、绿柳如荫好纳凉,红色喜报送清爽。消散燥热去焦灼,全家欢喜唱赞歌。告知亲友和街坊,家有儿郎题金榜。欢心雀跃入学府,灿烂明朝好前途。
10、奋斗在“高考前线”,埋头在“书海鏖战”,实力在“哈佛上限”,底线在“清华北大”,只要你“坚定信念”,金榜题名“把你眷恋”,祝你马到成功在“理想兑现”!
11、送你一个祝福,愿你好运相伴,送你一个问候,愿你幸运十足,送你一条短信,愿你超常发挥,要高考了,愿你高考顺利,考上理想大学。
12、六月花开香气浓,捷报翩翩别样红。快乐蔓延数万重,亲友相贺欢喜共。举杯畅饮话成功,今朝实现求学梦。再入学府长才干,前途风光正灿烂。愿你前程似锦。
13、校园里一片寂静,街道上鸦雀无声。莘莘学子身怀绝技,胸有成竹沉着迎战。每个人信心十足,考佳绩向父母报喜,高分数金榜题名。朋友:戒骄戒躁考佳绩,十年寒窗搏此时。
14、生命之中,其实我们需要等待的`东西很多很多,仿佛一生都在不停的等待里度过着。小时候,我们等待某一天长大,长大后我们又等待成人。成年后我们仿佛等待的就是老去的夕阳,夕阳西下后,我们仿佛等待着再次轮回与再生。
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2、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汉·王符)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18、馋夫似贤。(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19、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
20、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2、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24、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战国策》)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
2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
26、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宋·陆游)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
27、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
2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释:试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才知;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长七年才能分清。
29、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释:慈祥的父亲也不能爱护没有好处的儿子,仁义的国君也不能白养着没有用处的大臣。
1.如初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8.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0.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宴子春秋》)
4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