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名言,人生的哲理。看懂一条。收获多多。下面是关于“名言”问题的思考,欢迎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市场上流行的各类名言词典,从理论上探讨“名言”的内涵,指出“名言”应该具备权威性、通行性、称引性、哲理性、精练性五个基本特征。文章还探讨了“名言”与“名句”、“格言”、“警句”、“赠言”等之间的区别以及“名言”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名言 内涵 基本特征
一、何谓“名言”
现在市场上出版的名言类词典比比皆是,有的不叫“名言”,叫“名句”、“警句”、“格言”、“箴言”、“格言警句”,还有的叫“引语(引用语)”、“赠言”等。翻开一看,又似乎大同小异。这些名目繁多的术语或概念是一回事还是全无关联,看来很有深究的必要。
“名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解释为“著名的话”。其中,“名”是“著名”,“言”是“话”。“话”不难理解,一般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但也可能是固定短语或固定短语的集合。何谓“著名”?《现汉》释为“有名”,而对“有名”的解释是:“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前半句释语中的“名字”与“言”没有关系,只有后半句的“出名”大致符合“名言”之“名”的内涵。但从“著名”到“有名”、“出名”,我们依然无法判断到底什么样的话才够得上“著名”。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规范》)对“名言”的解释是:“著名的话;常被人们引用来说理的话。”这个定义比《现汉》进了一层,其后半部分可以视作对“著名”的进一步说明,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指出了名言“常被人们引用”,二是指出了名言是“用来说理”的。其中,“用来说理”是名言的功用,而“常被人们引用”至为重要,它是构成名言“著名”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名言的“著名”程度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称引率。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1988),一篇是《论名言》(1997)。他在《论名言》中开宗明义,给“名言”等下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名言、警句、箴言、嘉言、格言、谚语、引语……所有这些具有微小语义差别的称呼,在社会语言学某一层面上,却通通表达了同一种语言现象……那就是一种浓缩了的思想片段、一种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或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这许多语言材料称为‘引语’的缘由。名言、警句——所有称之为引语的——这些语言材料,是一种语言结晶体。”“浓缩了的思想片段”、“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虽然不是语言学、词典学的定义,但却非常精辟地道出了名言的真谛:“名言”的“言”并非普通的话,而应该是一种“思想片段”、“论点”或“信念”,“名言”的“名”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著名”,而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同时,陈原还指出了“名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浓缩”、“纯化”或“结晶”——简言之,高度的概括性或凝练性。我们基本赞同陈原的看法,但不完全赞同他所说的“超时空”,因为不是所有的名言都具有超时空的特点,有些名言明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名言未必为其他民族的价值体系所认同;有些名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反映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的名言也未必为后世的社会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试做如下归纳:“名言”是在一定时期内流传很广,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并经常被人们称引的话。
二、“名言”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名言”要成为“名言”,更准确些说,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大家公认为“名言”,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一)权威性。指的是名言所具有的社会认可度或社会影响力,它所内含的核心论点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认识或普遍价值观。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目的无非是增加话语的分量,表明自己的论点并非平空杜撰,而是合于圣人思想的。那么,引证名言的目的自然就是要向人们表明自己与权威人物、权威典籍的“思想片段”不谋而合。绝大多数名言出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之口,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名言就是名人之言。毋庸讳言,名人(包括著名的典籍)的话尤其是名人充满哲理的话更易于成为名言,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但是这样的“名人”必须是对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同时名家所说的“话”必须符合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言语能够获得名言身份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睿智的思想。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言,并非出于名人之口,但后人一定将其附会于某个名人,才觉得够分量和权威。比如,中国有一副著名的劝学
(二)通行性。指的是名言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引用的程度。这是判断名言之“言”是否“著名”的依据。从“言”到“名言”,有一个社会公众逐步认可的过程,运用社会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应该可以算出很多名言认可度。从未在世上通行的言论不能称为“名言”。但如果仅仅这样表述,那未免失之片面,将“名言”与“流行语”(这里指流行的言论而非流行词语)混同了。流行语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某个时段和特定范围内空前流行,被人们大量引用、复制和仿制,但像大浪淘沙一样在很短时间内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相比于流行语,真正称得上不朽的名言则大都具有陈原所说的超时空特点,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也就是说,名言能够通行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行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度。更进一步说,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它就不再为某个创造它的个人、民族或国家所有,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文化财富,它所包含的思想或论点也就成为了人类普世思想和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在生命的尽头,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着。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己还能自由呼吸,你就比在这一周离开人世的万人更有福气。
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要燃起希望的意志。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一句无心的话也许会点燃纠纷,一句残酷的话也许会毁掉生命,一句及时的话也许会消释紧张,一句知心的话也许会愈合伤口挽救他人。
生命就是一个逐渐支出和利用时间的过程。一旦丧失了时间,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
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当心灵趋于平静时,精神便是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点,把理性升华到最高点,你会感受到:平安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保健是笑脸,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欢乐是长寿的妙药,勤奋是健康的灵丹,运动是健康的投资,长寿是健身的回报,相逢莫问留春术,淡薄宁静比药好!
尝试去把别人拍过来的砖砌成结实的地基,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的一切他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都爱。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懂得身处低下。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请不要后悔。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许多人缺少的不是美,而是自信的气质,记住: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美。有了积极的心态就容易成功。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人生不过三万天,成功失败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乐最值钱。
世界上有两种人:索取者和给予者。前者也许能吃得更好,但后者绝对能睡得更香。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然界的所有差异,换来了整个自然界的平静(蒲柏)
●两个人在一起不出半小时就会显出差异,一个人会明显地超过另一个人(塞·约翰逊)
●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爱尔维修)
●要是爱情不允许彼此之间有所差异,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有差异呢?(泰戈尔)
●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
●隔条坳,不同道;隔条江,不同腔
●十家锅灶九不同
●一家门口一个天
●鸡寒上树,鸭寒下水
●雁归湖滨,鸡落草棚
●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藤结什么瓜
●什么驴拉什么磨,什么人使什么家伙
●各家各法,各庙各菩萨
●喇叭是铜,锅是铁
●酒越陈越好,水越新越佳(布莱克)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千人千面,百人百姓
●千人千品,万人万相
●十个人十个群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人心不同如其面
●人心自不同,花有别样红
●一个和尚本经,一个将军一个令
●人有十不同,花有十样红
●人上一百,五颜六色,人上一千,样样都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天下有百姓,百姓有百性
●一个人的佳肴,可能另一个人的毒药(意大利)
●从同一朵花中,蜜蜂吸蜜蛇吸毒(亚美尼亚)
●牛饮水而生乳,蛇吸水而产毒汁(英国)
●十个指头没有一个般齐
●指头是同日同时生的,但它们全不一样(维吾尔族)
●五个指头五兄弟,高矮胖瘦各不同(波斯)
●一龙九种,种种各别
●龙生九子,各有所好
●一窑烧得几百砖,一娘养的不一般
●一娘生九等
●一林竹子有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