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名人名言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暴露无遗。下面是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亲者痛,仇者快。(朱浮)
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4、打破沙锅问到底。(吴昌龄)
5、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9、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
1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红楼梦)
12、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红楼梦)
1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
16、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红楼梦)
1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1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19、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20、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
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
22、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2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
24、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25、杀鸡焉用宰牛刀。
26、书到用时方恨少。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3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31、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4、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3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36、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朱湾)
37、此地无银三百两。
38、人怕出名猪怕壮。
3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4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1、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2、酒香不怕巷子深。
43、死猪不怕开水烫。
44、磨刀不误砍柴工。
45、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5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52、政通人和,(名言 )百废俱兴。(范仲淹)
53、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54、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5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56、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5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59、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6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6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64、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也。(刘义庆)
6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6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68、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
69、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
7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72、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73、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明,李开先)
74、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75、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
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7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
8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元杂剧)
8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8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丘迟)
83、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84、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
85、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8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87、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88、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8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0、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91、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92、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9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94、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9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9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
9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9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00、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
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2、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7、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0、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1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2、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1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5、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6、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1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9、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2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2、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2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2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5、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26、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7、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1、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32、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3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3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7、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8、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39、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40、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41、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4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44、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45、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47、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4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4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5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5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5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54、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55、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56、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57、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5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5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6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6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6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5、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6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67、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6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6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0、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71、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72、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73、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7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75、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7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7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78、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7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8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1.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带兵。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2.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3.求将之道,在有良心,有血性,有勇气,有智略。
4.天下强兵在将。上将之道,严明果断,以浩气举事,一片肫诚。其次者,刚而无虚,朴而不欺,好勇而能知大义。要未可误于矜骄虚浮之辈,使得以巧饰取容。真意不存,则成败利钝之间,顾忌太多,而趋避逾熟,必至败乃公事。
5.将材难得。上驷之选,未易猝求,但得朴勇之士,相与讲明大义,不为虚骄之气、夸大之词所中伤,而缓急即云可恃。
6.兵易募而将难求。求勇敢之将易,而求廉正之将难。盖勇敢倡先,是将帅之本分;而廉隅正直,则粮饷不欺,赏罚不滥,乃可固结士心,历久常胜。
7.将以气为主,以志为帅。专尚驯谨之人,则久而必惰;专求悍鸷之士,则久而必骄。兵事毕竟归于豪杰一流,气不盛者,遇事而气先慑,而目先逃,而心先摇。平时一一禀承,奉命惟谨,临大难而中无主,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
8.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饷重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9.军中须得好统领、营官,统领、营官须得好真心实肠,是第一义。算路程之远近,算粮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强弱,是第二义。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虽多,调度虽善,有效有不效,尽人事以听天而已。
10.璞山之志,久不乐为吾用。且观其过自矜许,亦似宜于剿土匪,而不宜于当大敌。
11.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辛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12.李忠武公续宾,统兵巨万,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官民,无不争思倚重。其临阵安闲肃穆,厚重强固。凡遇事之难为而他人所畏怯者,无不毅然引为己任。其驻营处所,百姓欢忭,耕种不辍,万幕无哗,一尘不惊。非其法令之足以禁制诸军,实其明足以察情伪。一本至诚,勇冠三军,屡救弁兵于危难。处事接人,平和正直,不矜不伐。
13.乌将军兰泰遇兵甚厚。雨不张盖,谓众兵均无盖也。囊无余钱,得饷尽以赏兵。
14.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将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而其要,以得人为主。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设五百人之营,无一谋略之士,英达之材,必不成军。千人之营,无六七英达谋略之士,亦不成军。
15.统将须坐定能勇敢不算本领外,必须智勇足以知兵,器识足以服众,乃可胜任。总须智勇二字相兼。有智无勇,能说而不能行;有勇无智,则兵弱而败,兵强亦败。不明方略,不知布置,不能审势,不能审机,即千万人终必败也。
16.贪功者,决非大器。
17.为小将须立功以争胜,为大将戒贪小功而误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