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开启心灵之门的名言句子 正文

开启心灵之门的名言句子

时间:2025-04-27 20:46:18

《开启心灵之门注意力训练》教学反思1

于乐润,是我班一个白白净净的孩子,每天都充满阳光的来幼儿园。他对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喜欢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第一次发现,还是在一次户外活动上……

这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围坐在地上,刚刚做完游戏《丢手绢》,孩子们自由交朋友,做游戏时,只见她们有的在玩手绢,有的。在玩大尾巴,有的在玩二人三足,有的就继续坐在地上自己玩。这时,一个正趴在地上,一只脚向后翘得高高的孩子,引起了我的主意,我跑过去看,原来是曙光小朋友。我蹲下身子,问他:“你在干什么呢?”曙光一听到我问他,连忙把身子转向了我,还用两只小手做“v”字,放在头的两边,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是大蝎子”听他一说,我仔细看了看,还真得挺象的。一个孩子竟然有这样的想象力,我惊奇极了。连忙称赞了他一番,我就继续引导他并召集其他的孩子,“想想还能用身体表现出那些动物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看看你们还能表演些什么?”看着孩子们的小眼睛在转,我知道都在动脑筋呢,一会儿,一只小鲸鱼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又来了一只大龙虾。于乐润说:“我来当海洋王子,你是侍卫……”孩子们玩得不亦悦乎!哈哈,我真得很惊讶,孩子们竟然能想象出那么多的动物,还用肢体语言表演了高难度的动作。乐润居然能有那么强的领导能力!真是孩子的想象力可为谓强矣!

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有更富的想象力,只是没有开发出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丰富的阅历知识,能够运用有力的方法,去开发、引导、启发我们的孩子。这个要求很高,我们不怕,只要努力了、去做了,我相信,打开孩子想象的大门就快了。我们幼儿教师应抓住每个机会!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质!努力开启每一扇想象之门!

《开启心灵之门注意力训练》教学反思2

《开启心灵之门——注意力训练》是中山市第二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所上的一节参赛课,本课主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特点而设定的一个训练课。课程以故事“小猫钓鱼”创设课堂情境,引入注意力的作用,接着以听口令做动作、看图片找不同、点点数数综合运用等形式各异的'游戏,从看、听、排除干扰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对每个环节作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和需努力的方向。以下是对本课的几点反思:

一、选题要符合学生心理成长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是没有现成的教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它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心理健康教育的选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的特点,选取了注意力训练这一题材,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

二、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全员参与

心理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而注意力训练要求学生思维时刻处于激活状态,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独创性得以显现和培养,随着思维的活跃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也将得到协同的行动,并在情感上会有愉悦的体验,参与自主意识将增高,使活动变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

注意力训练方法很多,本课最后决定选取“听口令做动作”、“看图片找不同”、“点点数数”三个环节,是希望孩子直接地了解到集中注意力的三个重要方面:听、看、排除干扰,而且活动动静搭配合理,同时包含同桌互动,小组合作,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维持学生的专注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教学训练效果。在构思时,希望能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表,让一年级的学生能在训练后自我评价,没想到效果非常的好,绝大部分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而且对于自己的成绩真实反映,既能做到全员参与,还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水平,课堂上能有效地做到多元的信息反馈。

三、关注课后的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关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堂的所得延伸到实际学习生活的运用当中,课后的延伸与拓展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的训练活动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希望让学生了解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的训练方法,以及个人的注意力水平。但注意力的提升不可能仅仅通过一节40分钟的课实现,需要学生课后持之以恒的训练。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的40分钟,更应该引导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不足方面,加以强化训练。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本课的教学效果发挥的极致。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从教6年了,在这六年中我明白了什么是酸甜苦辣的生活,但我从未后悔选择这个充满爱的职业……

记得缺乏教育经验第一年的我带大班时,有个小女孩叫冬冬,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就是脾气不好,喜欢哭。有一段时间,冬冬每天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哭一场,孩子们都管她叫“爱发脾气的冬冬”。别的小朋友只要惹着她,或者说错话,或者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发脾气,一顿狂哭。

这几天总是在教室能听到她的哭喊声,坐在地上不起来,谁哄都不行。记得有一天,我们在绘画活动,结合主题活动,绘画的内容是《西游记》中的人物,让孩子们了解人物的主要特征,于是我在黑板上画出四个人物的范例,让小朋友们比着来画,这是小朋友们拿起彩笔就模仿比着黑板上的画认真的画了起来,当我巡视到她身边时,她就俩手遮住画纸,当时我就想:肯定是自己觉得画的不怎么好。孩子们画了不一会就画了出来,这时候,突然来了一阵哭喊声,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她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就找了个绘画能力较强的幼儿来带动一下冬冬,不一会儿,冬冬在同伴的帮助下画出了其中的`一个人物,这时我就鼓励冬冬:你画得很好啊,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冬冬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信心满满,一会的功夫就画好了。哭喊声消失了,我就提醒其他的孩子们,每个小朋友都是我们大班集体的一员,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们一起帮助她,渡过难关,共同进步。孩子们似懂非懂,还好都安静下来,我又马上鼓励了冬冬,告诉她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想帮助你,相信你会成为很棒的好孩子,她瞪大眼睛望着我,好像告诉我,谢谢老师!

下午冬冬的爷爷来接她,我趁此了解了她的具体状况。由于家庭的原因,一般都是由爷爷和奶奶带着她,孩子性格很孤僻,也很任性,爷爷奶奶都惯她,所以事事顺着冬冬,助长了她的任性,与其他小朋友不合群,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事后,我及时找到冬冬的爷爷,与她探索交流了孩子的教育方法,给她一些引导,我们一起想办法改变孩子的扭曲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冬冬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虽然有时还是会发脾气,但在我和家人、小朋友的共同关注下,孩子的扭曲行为得到了控制,逐渐走向正轨。

通过此事,我明白了教育要善于抓住契机,时机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生活中对孩子要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克服一些不良行为、避免情绪的发生。

同时,我觉得家长教育幼儿时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平时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任性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妥协、大骂孩子,这时,需要家长要合理的梳理、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父母更应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绪变化,时而严厉,时而娇惯,使孩子没有原则而导致孩子爱发脾气。只有让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才能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