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寺庙老人说的名言 正文

寺庙老人说的名言

时间:2025-04-27 20:43:34

七律·题岳忠武王庙 〔南宋〕胡铨

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持乾坤十六年。

堪恨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

【作者简介】

胡铨,南宋耿贤之臣,被后人誉为庐陵“五忠一节”之一,曾因向宋高宗谏杀秦桧等奸臣之头,被罢黜并羁管于广东、海南等地。秦桧死后复官,被宋孝宗重用,却仍然积极反对与金朝议和,曾一度亲自领兵抗金并建有战功。历任国史院编修、工部员外郎、权兵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等职。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告老还乡,淳熙七年(1180年)卒于故里,谥号忠简。

【品析】

秦桧死后,岳飞昭雪,湖北转运司赵彦博呈请朝廷于鄂州﹙武昌﹚为岳飞建立庙宇,宋孝宗皇帝批复并诏令修建。此为南宋第一座岳庙,民众习惯称为“岳鄂王庙”。胡铨诗,即当拜谒此庙而写。胡铨与岳飞并无私交,但拳拳抗金报国之志,却心息相通。他的这首诗,敬仰、褒赞可见,愤懑、质疑可感知。惺惺相惜之意,耿耿追念之情,濡染于字句之间,与其说是“题庙”,倒不如说是一篇“哭祭”。

“匹马吴江谁著鞭”?开篇一问,便问得空旷、凄凉,然而却也发人深省。“靖康之变”,徽、钦二宗被掠,金军横扫中原;逃的逃、躲的躲、降的降,一百六十八年的大宋江山一朝倾覆,谁还有扭转乾坤之手?就在这遍地狼烟之中,却看到一个仍在挥鞭驰骋沙场的身影──只见他一马当先,率众浴血吴江,杀得金军如落花流水。让金人万没有料到的,在大宋覆灭时刻,竟挺出如此一位无敌英雄。“惟公攘臂独争先”!这一句,正是凝伫于岳王庙前的胡铨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声赞叹。“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持乾坤十六年。”正因为岳飞的军事奇才,严明的治军韬略,使得岳家军一如“貔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横扫江南江北。这里的“支持”,有别于今代词义,是支撑,是擎持。岳飞自二十四岁领兵抗金,至三十九岁被害于“风波亭”止,足足十六年,挺住了赵构的小朝廷,使其得以安定喘息。当然这个“挺住”,不无寥寥可数的其他几位将领功劳,但朱熹认为:“中兴将帅,以岳飞为第一。”这也绝非一人之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连金人自己都不得不作如是称。也正因为如此,金国答应赵构、秦桧请求“和议”的首要条件,就是──“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对于以赵构为首的抱着金瓶玉瓯、娇妻美妾的南宋权宦们来说,“和议”的.诱惑力无疑是巨大的:只有“和议”“称臣”,才是维持小朝廷“歌舞升平”及各自既得利益的捷径和良策。而兼得金宋双方之利的汉奸秦桧,当然是此一“政议”的最大推行者。于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父子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可叹一代精忠报国良才,竟命丧于昏君与奸佞之手。“绍兴和议”达成后,于绍兴十二年三月,赵构被金国册封为宋帝,实乃继“靖康之耻”后又一奇耻大辱!

“堪恨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此二句,巧妙借典喻事,可谓八字胜于千言。临淄之功,隐有二典,一为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平定齐都临淄之功,二为东汉建武五年,大将耿弇剿灭张步收复临淄之功。岳飞为砥砺心志,曾振笔疾书《后汉书·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一节;我有幸一睹手迹,甚是奔驰豪放,气势咄咄逼人。他多么期望自己率军攻下临淄的那一天,也见到当今皇上像光武帝那样亲临并犒劳三军。也许胡铨也看到过岳飞的这一节遗文,因此独选“临淄”之事为典。然而,本可再建收复临淄奇功以一统中原,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此时,岳飞长叹犹在耳际:“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这也正是胡铨老臣一句“堪恨”所在,恰道出千古之怨愤!“钟室”一典,源自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钟室,并以“谋反”罪名杀之。此一典,正是影射岳飞被害一事。“钟室”一事为了什么?“风波亭”一事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当时的胡铨不便直说,却已说得明白,不愧为耿直磊落之臣也!

“石头城下听舆议,万姓颦眉亦可怜。”石头城,又称建康城,即今日的南京,曾被南宋奉为“行都”,是江浙的门户。建炎三年冬十一月,建康城被金人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便危在旦夕。建炎四年四月,岳飞泣血誓师,率军首先从建康城南面发动攻击,与金军大战于清水亭,且首战大捷,宋军随后乘胜追击,敌伏尸十五里。赵构的小朝廷保住了,而忠良却后来无辜被害。……岳公啊,您能否听到石头城下的人们在议论什么?我胡铨听到了!并于万千百姓紧锁着的眉头间,感受到了那份沉重的痛惜。

诗的最后一句,仿佛映出了一行悲怆的老泪。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上联:五转汞、七转铅、九转丹,万象皆清,洪炉中有真人诀

下联:一分屋、二分竹、三分水,纤尘不染,蜀国南来小洞天

上联:一粒米中藏世界

下联:半边锅内煮乾坤

上联: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下联: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上联:清华真佛地

下联:庄严古洞天

上联: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上联:无生无灭历万劫而不古

下联:若隐若显远百福而常今

上联:朗万法之幽邃万德圆明

下联:觉大夜之重昏纤尘净尽

上联:开权显实随机应化

下联:通玄达妙离幻即真

上联:慈悲喜舍度樊笼出迷津

下联:信解行证入华藏之玄门

上联: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下联: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上联:现身净饭国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

下联:说法灵山会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

上联:一真法界或玄或妙不足以文字求

下联:大光明藏难思难议岂得以语言说

上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下联: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上联: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如是观

下联: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无为法

上联:世道大凌夷拜佛诵经正好安心韬智慧

下联:界限慕分别有教无类愿随多士证菩提

上联:青莲妙像琉璃光印于林端

下联: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

上联:放大光明敢向无生说妙法

下联:得真解脱须从华里认如来

上联: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独尊

下联:慧日法王超九界而证妙果

上联:佛法似沧海纳众流而不溢

下联:经典如尺镜含万象而有余

上联: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

下联: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运其心

上联: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联: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断十方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去千灯,主要是因为xx推出1元旅游。虽然十几年前好像路过千灯,但1元的诱惑实在无法抵挡,于是启程出发!

第一篇:千灯馆

千灯实际是昆山的一个古镇,貌不起眼,但实际藏着丰富的宝藏。千灯的名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为千墩,在昆山南三十里处有个高墩为第一千个墩,但是我没见到;一种是为千灯,有一千盏灯,这从千灯馆就可以考证。

千灯馆一共有六个展厅,分别展出从古青铜时代到民国及以后的所有灯具。灯具的材质及样式五花八门,让人观而叹之。有直观形状的,譬如长形、方形或者豆形,汉代灰陶孔明灯就是典型代表。也许现在的孔明灯就是仿照汉代制作的。有动物形状的,有人形的,不过动物形状的居多,人与动物组合的也不少。我比较喜欢狮子形状的.灯具,譬如明代青黄釉狮子烛台、明代绿釉狮子烛台,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明三彩有侍者的狮子驼灯,看样子明代灯具已经发展并创新了。另外特别喜欢南北朝黄釉蛇形柄盘灯,像个蛇一样非常浪漫。南北朝青黄釉太阳鸟形行灯也特别可爱,太阳鸟的样子非常乖巧,是一种极乐鸟,被誉为东方的蜂鸟。还喜欢木雕双鱼烛台,双鱼嬉戏的感觉让人非常放松。看样子古人有种动物崇拜心理,用动物做灯具,就感觉神明无比。至于人形灯具,胡人灯具比较多。譬如汉灰陶胡人俑灯、青釉胡人烛台、西域石雕夫人顶灯。汉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胡人灯具,这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当时汉朝与胡人联姻,使得胡人在汉朝越来越多。汉朝人非常尊重胡人,认为胡人勇猛果敢,所以出现大量胡人灯具。当然还有什么宝莲灯、莲花灯甚至绿釉靴子灯,玻璃罩铜烟灯也有,红灯记中的那种灯也有。

个人认为,千灯馆是全国灯具历史保留最完整、品种最繁多的地方了,想要考察灯具的前世今生,就到千灯来一睹为快吧!

第二篇:释迦牟尼与玉佛

进得景区入口,穿过小桥和广场,可以看见庄严的寺庙,那便是延福禅寺。

延福禅寺与普通寺庙一样,香火旺盛,稍微有些特别的是,大雄宝殿里供着释迦牟尼的三世佛,数未来的佛像最为金光闪闪。站在三世佛面前,感觉他们正在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我。听说这里拜释迦牟尼可以免费,于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跪拜了一下。说起来好笑,进那么多寺庙,烧香拜佛才是第一次。佛里面,我最敬重的就是释迦牟尼,因为他来自印度,是真正的佛祖,同时也研究过释迦牟尼,当真正站在释迦牟尼面前,心情忽然无比激动。

如果说对释迦牟尼是敬重,那么对玉佛则是青睐和赞叹了。进得玉佛殿,只见飞天佛画栩栩如生,帷幕生动,华丽无比。在正殿中央,一尊玉佛优雅侧卧,众多小佛守候其旁,那高贵的样子无与伦比。据说,这尊玉石卧佛全身镶嵌1500粒宝石,整块缅甸白玉由80工艺师经过五年雕刻而成,已经取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出了大殿,发现寺院的银杏棵棵富有灵性,树枝就像柔软的手,随时都要抚摸你一般。其中有一棵银杏样子普通,竟然有一千年了。这让我想起“悟空传”里的树神,时间久了也成精灵了。有时会这样想,其实我们都是凡人,佛能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佛。总是以为静止的东西永远是静止的,其实它早已过了动态时光。

第三篇:顾炎武故居与顾坚纪念馆

顾炎武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熟悉,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却是人们熟知的,他来自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江苏昆山千灯镇人,号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爱国主义学者、思想家。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经鼓励了多少爱国志士。顾炎武不论是故居或者陵园都非常大,故居里亭台水榭,环境幽雅;陵园里郁郁葱葱,庄严静穆。顾炎武的墓及故居去年终于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为这位苏州的爱国学者致敬。

顾坚纪念馆则费了好多周折才知道,原来已经成了昆曲表演茶室。顾坚,元末明初戏曲家,昆曲鼻祖,自号风月散人,昆山千灯人。昆曲因为有了顾坚而名扬。譬如桃花扇、琵琶记、长生殿。楼下座无虚席,全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不过戏班倒是看上去很正规,演唱昆曲的也声情并茂。

第四篇:千灯古镇

刚进千灯镇,感觉小桥流水,船上人家与一般江南小镇没什么区别,但是仔细转了一圈,发现区别大了。

首先它保留有明清石板街,是江苏省内保存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绵延长达2公里。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光福也有这样的石板街,随着城市改造越来越大,石板街也越来越少了,木渎至今还可以看到一点。

其次它拥有“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行。里面大堂楼、小堂楼东折西拐。光算盘的种类就让你目不暇接,我努力寻找着与上中专财会时大小相似的算盘,那时毕业还要珠算考试,不过我算盘学的还可以。个人比较喜欢典当行里掌柜和客人的蜡像,里面的台子高高的,游人争着上台寻找当年的感觉。忽然想到当年余氏典当行发达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为卖掉家财而走投无路。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秦峰塔,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由503年延福禅寺僧从义募建的。它的每个角沿都挂着铃铛,风一吹,叮当作响,非常美妙。整个下午都在努力寻找秦望山,只可惜秦望山只能留在古人的诗中了。

登秦望山

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

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

谿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

而多渔商客,不悟岁月穷。

振缗迎早潮,弭棹候长风。

予本萍泛者,乘流任西东。

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

将寻会稽迹,从此访任公。

最后想说说“博古传奇”,其实就是临摹画的雕塑。能把风景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非常细腻有创意。所以说千灯看上去小,其实蕴含的内容倒不少。通过千灯行,增长了不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