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名言 正文

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名言

时间:2025-04-29 00:24:55

1、我是佛前一朵莲花,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众生的佛,我来寻我今生的情。

2、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3、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5、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6、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7、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8、一个把帽子戴在头,一个把辫子甩背后,一个说请你慢慢走,一个说请把步儿留,一个说心儿莫难受,一个说很快会聚首。

9、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10、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11、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12、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13、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14、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5、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16、在那高高的东方山顶,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浮现在我心上。

17、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

18、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19、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20、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1.  红尘之外的佛与法,凡尘俗世的情与爱。驼铃悠悠,唱响西域。那段遗落在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纯真恋情,如何做到如来与卿两不负......

2.  理想,就是你毕生想要追求,可以让你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3.  “哭吧,你是人,你不是神。为亲人难过,没什么不该。想哭便痛痛快快哭一场。那样,会好受一些的……”

4.  那一刻,我的眼湿了。罗什,我有多久没见你了?久到我以为有一世的漫长。

5.  “有朝一日,罗什希望能亲历汉地,看看是怎样的水土育出艾晴这样灵秀的女子。”

6.  “十年了,只换来这几个月的相守么?”

7.  世间可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  入地狱又何妨?有你的地方,便是天堂。

9.  如果我们之间没有隔着一千六百五十年的时间,如果你不是那个一辈子不能改变的身份,我应该会勇敢的向你表白吧?可是,回归原位,我们都有各自放不开的包袱。我爱你,所以,我决定,放弃你。

10.  既然今生有缘见,你我相约到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11.  我和罗什,从此结角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12.  艾晴,是你教会我什么是爱,当我终于学会爱了,你却告诉我,你从来都不曾爱我。

13.  这世上,能让我甘愿破戒,甘心入地狱的,只有你一人

14.  天眼。这些拥有天眼的人类,因此成为高出于庸碌人群之上的寥寥星辰,怀着巨大的悲悯,试图拯救这些浑浑噩噩的如蝼蚁般忙碌的人群。 ----姚敏

15.  错错错错在不知覆水难收,莫莫莫莫问孤独的理由。

16.  我冷眼似雪,心热如火。守护你们的不朽。

17.  生来温柔的眼眸,连哭都被诅咒,没有泪,寂寞要怎么流?

18.  我要娶的是个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女子,她现在还没出现,我在等。

19.  我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流浪也许是爱你唯一的去路。

20.  无论前路怎样坎坷,只要是你选择的,我一定在你身边。

21.  他将我的手握在胸前,眼眸中蒙着氤氲的光晕:“十年又十年,罗什不是等过来了么?再等十六年,又有何难?”

22.  无论平淡如菊的悠然恋情,还是生死交付的绚烂激情,爱情本身是怎样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谁是那个与你相依一世的人。不要到错过再后悔……

23.  "三十三岁。"我笑着吸鼻子,"罗什,我认识你十年了……"他笑得风轻云淡,眼角眯起时满是深深的沟壑,无情的岁月在他原本光洁的额头上刻上了几道抬头纹。他轻声说:"罗什已是五十三岁,认识你四十年了……""罗什,对不起。让你等了太久……"他拂开我额头的碎发,一个轻柔温软的吻落上:"你回来便好……"

24.  “男人和女人邂逅,互相吸引,是相吸。相吸只是性的吸引力,没有爱的性只是稍纵即逝的高潮。当新鲜感失去,吸引力也会骤然失去。相爱则是有爱有性,思想全被控制,快乐与痛苦都由他而来。相有是欣赏、接受、思念、迁就、引以为荣。而相依,才是爱情的最崇高境界。爱无论多炽热,终会变平淡,一男一女如能相依为命相随终老,才是牢不可破的关系。”

25.  “相吸是激情,相爱是爱情,而相依,是恩情。”

26.  别跟我说什么年龄比我大,再过几年我就会比你老。也别说什么你不属于这里,天上或长安再好,没有我佛沙提婆,有什么乐趣可言?

27.  世间安的世间安罗什早就破戒了……”他低叹一声,抵着我的额头,“嫉妒弟弟,犯了嫉戒。一直想着你,犯了思淫戒。跟你在一起时又想触碰你,犯了淫欲意与女人身相触戒。艾晴,罗什十年前,十年来,一直在犯戒啊。”

28.  “艾晴,罗什何其有幸,能在芸芸众生中遇见你。”

29.  我和罗什,从此结角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30.  “所到之处皆能传扬佛法,立著论说,普渡众生,这便是我毕身所愿!”

31.  他高昂着头,油灯昏黄的光也掩盖不住他脸上的满满自信。流光溢彩的气度让我一时间竟有些看呆了。如此的自信与早慧出现在这少年身上,犹如看到了未来一抹绚烂的色彩,用生命燃烧的冲天火光,熠熠生辉。

32.  那一日,他轻转所有的经筒,只为触摸她的指纹。

33.  罗什,你不是没有感情,你只是不能在人前哭。你这样一个感情丰富,敏感细腻的人,为何偏偏信奉的是那要断尽一切人世情感的宗教?

34.  “无论如何,你回来就好......”

35.  诺言的遵守,是要代价的,再一次相见,又是十六年岁月。那时,他五十三,她三十三。此时此刻,什么英俊潇洒,什么风华绝代,都已是过眼云烟,他已经老了,皱纹也已经布满脸庞了。但是那份岁月沉淀而来的.气质却愈发醇厚。她来了,带着当年的约定而来,相见的那一刻,他不顾周围所有,依旧跌跌撞撞的朝她奔来,一把抱住:“我妻,你回来了。”

36.  走进长长的昏暗的走廊,每个人心头应该都思绪万千吧?这一生,是否已经决定伴青灯古佛?这一生,是否抛弃一切爱欲念?这一生,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承担弘扬佛法的责任?这样缓慢地行进,一直走到尽头的戒坛。三位法师,七位证人,明晃晃的剃刀,庄严的诵经,从此,了生死,离贪爱,俗世一切与己无份了……

37.  “艾晴,是佛祖让我遇见你,这份缘,罗什很珍视。”

38.  接吻原来那么美,之前弗沙提婆的那个,根本就不算吻。所以,这才是我真正的初吻,一个能让我记忆一辈子的吻。

39.  我们彼此追逐着,缠绕着,纠结着,天塌了又何防,地陷了又怎样?天地之间,只有我和你,男人和女人……

40.  人们说,青朴是苦修者的原乡。

41.  有修行者的地方就是青朴。

42.  在青朴的山水之间,我心甘情愿的匍匐与苍天之下、泥土之上。

43.  我爱他! 是的,我早就爱上他了,从再见到他那一刻起。

44.  “爱?”他喃喃地念着这个字,仿佛有千斤重量,沉得让他念出颤声:“佛陀说,一切皆空,万物皆空。罗什是修行之人,怎么可以有爱?”

45.“第一次见你,你比罗什大十岁。第二次,跟你一样大。现在,罗什比你大了十岁。”

46.“十年不见,怎么还是那样傻傻的表情?”

47.“不管你听到什么,我都不在意。”

48.他说不在意,可是语气里还是有些愤番甩开袖子昂头说:“罗什行事,从不苛于陈规,但求无愧于心。”

49.人人都想成佛,我偏不。我宁愿下地狱,也不要压抑地过这一辈子,我只要这一生随我所想,管它下辈子当猪狗还是虫蝇。

50.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2.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3.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4.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0.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佛经中的经典名句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5.缘起法身偈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49.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50.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