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有了毅力,而后才有了伟大的目标。
2、失败了,不要丧气,因为即使我们失去了一切,明天仍然在我们的手里。
3、不要让苦难扼住你的喉咙,我们要把握住命运的命脉,不能屈服。
4、生活里最大的满足是坚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类是善良的。
5、在幸福上,人是设计师,需要自己设计自己的幸福。
6、不爱读书的人,思想会停止和僵化。
7、不读书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没有生气。
8、书籍是培育聪明才智的工具和载体。
9、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10、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是和许多不在场的高尚的人谈话,你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11、一个人不得志,环境不是主要的原因,内心的力量才是最根本的`。人生的道路往往比山路更加盘旋曲折。
12、人活着对时代无益,死后又不能闻名于后人。这是自暴自弃。
13、一个人的荣辱是短暂的,但一个人的名声好坏却会流传于后世。人生应该自尊自重。
14、一个人如果对社会没有一点贡献,就像动物一样生活得毫无意义。
15、不管人生的命运如何,都不改变自己的品行。
16、人的一生中有悲伤欢喜离别团圆,月亮也有遇到阴天晴日上弦下弦,自古以来难有完满的事物和生活。
17、如果人的一生好像冰层底下的流水,那么即使日夜辛劳,也一事无成。
18、人不能指望依赖他人,依赖别人将一事无成。
19、经过的事要熟记,察阅人应像察阅河川一样。
20、不要说太阳落下去时日已晚,却还能幻化满天美丽的霞光。
21、一身不能兼做两件事,所以聪明的人总是选择一件事专地干下去。
22、即使是普通人,如果遵循一定的理论,从事学习,专心致志,认真思考,周密观察,天长日久,也会达到最高境界,能和天地比美。
23、思维器官只有专一而平静,不受扰乱,才能认识正确的道理。
24、如果不用心思考,即使把黑色和白色的东西放在面前也看不见,雷鼓在耳旁轰鸣也听不到。
25、眼睛不能同时把两个目标都看不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明白两种声音。
26、一个人如果思想分散就学不到知识,学习不专心就学不精深,如果三心二意,就会疑惑不解。
27、读书是学习,是脑动;运用也是学习,是手动,而且是比读书更重要的学习。
28、读书的方法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样才有收获。
29、未来世界的文盲不再是不认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30、学习的最好方法是对所学的教材有兴趣。
31、现代社会有很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有作用。
32、书籍如果不经常翻阅,久等于是木片,毫无用处。
33、读书是较易的事,思索是很难的事。但如果两者缺一,便会全无用处。
34、读书不要贪量,而是要多思考,这样读书才能获益。
35、聪明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纸面,另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的含义。
36、君子总是很注重行为的,总是先把要说的话付诸德动,然后再出来了。
37、君子说话时,总很慎重,而做事却很敏捷。
38、培养人重在其实践能力,如果不能胜任实际工作,精通理论又有什么用呢?
39、做学问有别的窍门,只要把放纵的心收回来专心学习就是了。
40、多听保留有疑问的地方,只说无疑问的部分,就能减少错误;多看,保留有疑问的地方,谨慎地去做足以自信的部分。就能减少懊悔。
41、圣智之人,聪明而且好学习,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
42、不善分析别人的言语以辨其是非善恶,就无法了解这个人。
43、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听他说的话,观察他所做的事。
44、要了解一个人的真正面目,就要考察他做的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了解他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45、温习旧知识时贵在有新的体会和发现。
46、不能轻信别人的意见,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考察以取得真正的认识。
47、好学的人总是每天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时时不忘掉自己已掌握的东西。
48、如果心灵高洁,一心供耳目之用,不作非分的想法,虽然事业非常达大,但也能很快获得成功。
49、人在年幼时就开始学习,用心容易专一,没有别的事情干扰,所以容易学成。
50、学习最重要的应该是一心一意。
51、孔子认为智慧就是善于鉴别人物。
52、聪明的人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不聪明。
53、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才算是有智慧、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是聪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才算是有力量、能克服自己缺点错误的人,才算是坚强的人。
54、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人忘记一切,但却又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55、使用有才能的人叫精明,听从贤能人的意见叫圣智。
学习文学技巧,自然不能忽视读书。读书,就是看别人怎样从生活自身里,找出了艺术的表现它自己的规律和方法。——王汶石以下是关于读书名言97句,供各位参考。
1、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2、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鲁索
3、开卷有益。——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4、最富有之人是有知识,最可贵的之人是有精神。
5、学习他人乃死路,创造自我乃生路。
6、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习而得的智慧。——英国
7、读书是方法目的在成人,实践是手段目的在 成事。
8、书和人一样,有好的也有坏的……精神和理性要求好书出版,顽固的迷信则反对出版好书:它要想支配宇宙,因而对于宣传愚蠢最感兴趣。——爱尔维修
9、我自己在读书时总是很自私,我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我几乎从耒都不为了"取乐"而读书。——阿兰·德波顿
10、读活书——到实践中去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活读书——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李公仆
11、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丘
12、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张英
13、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要你们做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不要你们做书呆子。——陶行知
14、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物。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复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暄
15、人有各种各样的乐趣,我的最大乐趣就是"抓今天""多读书"。抓住一个一个的今天才能多读书。读书不多,知识很浅薄,你怎么做学问呢?——姚雪垠
16、对于做实际工作的人,要"破"万卷书,确实是不容易的,读破几本书就不坏,凡是精华——也就是比较正确地概括了前人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书本,或者说是"好书",应该反复地读,不厌其烦地读上千遍,把它读"破",那才能生巧。读破之意在于通,引证自己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书本知识才能成为你所掌握的工具。为什么要反复读呢?是因为每一次重读好书,读破一本或几本典范性的好书,可以比喻在作战中攻克一个主力堡垒,这一仗打胜,其余残敌,只消用扫荡战就可以顺利地解决了。——陈原
17、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获益,而且也为了使别人有可能来运用他们的知识。——柯勒律治
18、著书就像制造钟表,是件复杂的事。——拉布吕耶尔
19、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欧阳修
20、学习前人是读书,超越前人是创作。
21、读书之法无他,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2、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陆游
23、调动全部心智机能,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是掌握读书的艺术的前提。——张之
24、读书的方法大体上要看自己是为了什么目的,有的为学习而读书,有的为创作而读书,有的为研究而读书,有的为教育而读书。假如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就不免有些小异。——郭沫若
25、读书,人才更加象人。——严文井
26、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如果一个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27、阅读小说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门困难而复杂的艺术,你不仅要有能力去体会作家非凡的技巧,更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进入艺术家为你所创造的境界,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28、创新的功能——促使竞争生态结构的改变,它提供我们挑战传统的新观念,促使我们推动全球分工的新思维,技术整合的新方法,人才培育的新方法。——郭台铭
29、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0、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谚语
31、好的书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他们的一生。
32、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本活书。
33、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3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35、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作者:叶圣陶
36、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 作者:谷超豪
37、明月一池水;清风万卷书。 作者:《对联集锦》
38、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作者:凯勒
3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作者:赵树理
40、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作者:(汉)杨雄
41、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英]培根
4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43、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44、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 作者:(明)薛煊
45、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4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7、读书治学,只有苦功,而无捷径。——刘叶秋
48、如果活学而不好好用,读书也变成了坏处了。这也是个人的害处吧。
49、日出照亮大地,读书清醒头脑。——佚名
50、有了物质,人才能生存;有了理想,人才能生活。生存与生活有什么不同呢?动物是生存,而人则应该生活。
51、在你渴望时,它前来给予详细指教,但是从不纠缠不休。——佚名
52、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托·卡莱尔
53、读书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像我需要吃饭一样,这是需要而不是爱好。
54、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55、阅读,比如饮食、平静地咀嚼,其味道是将长;大咽咀嚼,味道也就永远不会知道。
56、故事好比一根树干,它的详情细节就在那上面越长越多,好象菌类在一个树椿上繁殖一样。努力从人的性格中发掘可稀释的精华。
57、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
58、本来我们是想从网上和书上学习一点有用的东西,来开拓我们的视野,广泛地吸收一些知识。但是一些人却读坏书着迷,不但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还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有什么益处。
59、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倒是其反面。
60、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61、对永恒事物的知性理解,属于智慧;对短暂事物的理性理解,属于知识。
62、书是高明良师,它点亮人生前进之路。
63、读书是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64、读书可以与上古下今及中外先哲、圣人交流,而且是非常平等的交流。没有斥责,就连昔日的帝王将相也没了霸气。他们只会无声地接受读者对他们是非曲折的点评。
65、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66、阅读是永恒的乐趣。
67、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68、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69、宰相必用读书人。——程允升《幼学琼林·文臣》
70、为学读书,须是耐烦。作者:朱熹
7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作者:陆九芝 出处: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72、当以读书通世事。作者:倪元璐
73、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作者:陆游
74、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7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作者:朱熹 出处:四时读书乐
76、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作者:(英国)培根
77、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太平者未之有也。
78、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取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卡耐基
79、听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深感不虚此行。
8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时!——颜真卿
8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8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83、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84、读书让我们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85、天天看好书,日日争进步。——作者:林子茗
86、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87、读好书的前提条件在于不读坏书,因为光阴似箭,生命短促。 [德]叔本华
8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梦见鸡蛋)
89、念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向来念书人的配合履历。——邓拓
9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颐
91、我们自动的念书,即嗜好的念书,请教别人是简陋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议而入于本身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念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需和现实社会打仗,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92、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念书也并不见得好。
93、常识就是气力,气力就是常识。——培根
94、念书假如不与实际团结,常识不外是天空的浮云。
95、逐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欣赏的。 ——梁启超
96、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法]翁森
97、读书要用批驳的目光,要取其英华,去其糟粕。 ——邓拓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 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 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1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5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都说字太少,我又加了点(再说少,我掐死你)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著有《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糊思乱想的《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了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代诗人萧抡谓写有《读书有所见作》诗:“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第一首为:"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其"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常被后人引用。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他的《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不但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诗化,而且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写过一首题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首诗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
宋代诗人刘过有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诗中提出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明朝宰相于谦把读书看作"乐"事,他的读书诗写得十分真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从而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