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环境的生发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第一部被国际真正意义上多数人认可的纪录片佳作,它背负的成功光环,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贯穿了现代人的人文寄托,并在纪录片领域发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嗓音”,运用的艺术手段和创作技巧,转化为影像层面的修辞,修饰后的情感,兼并客观与主观,协同理性与感性,共同完成了完美的视听盛宴。以往对纪录片的研究,多有借鉴文学和电影研究的习惯,偏重于纪录片文本,把作品的生产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交互作用的社会脉络中孤立出来。
现实中,纪录片作为创作者的一种视觉诉说,不仅追求视听语言的真实可感,还注重审美方面的风格印象。社会语境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领域,不能单一分析片中的人物形象,也不能侧重情节设置的探讨,要放置于中国当代整个经济文化大背景下,分析媒体、媒介环境与经济、文化、政治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本片虽是通过对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的介绍、以记录各地美食为主,实质上仍归属为人文自然社科类纪录片的领域。影片的主线索定位于饮食,由饮食引发的一系列的乡土饮食介绍、各地饮食习惯、人们的饮食态度等,基于日常行为,自下而上进行国家形象的塑造,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在文化方面的传达方式,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驾驭在美食上进行传播,实现了从细节入手,层层递进,挖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充满酸甜苦辣的美食,道出美味背后的人生—喜怒哀乐。当细腻的情感与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对文化本身产生的自觉意识和批判意识也凸显出来。电视纪录片的影像话语,在当前充斥各种文化元素的语言环境中,也是别具一格,本片在其独有的“喉音”的覆盖下,需要先通过分析其影像修辞的生发环境,然后在此次基础上对整部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国内学者王德春在中国首先提出“语境学”这一概念,他将语境分为主观语境因素和客观语境因素,他的语境观点—“主观客观说”,即“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①。
学者阿南(Allan)指出:“语境分为三个范畴:物理语境或叫场景,包括时空因素;话语世界,存在于话语当中,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或真实的;原文的环境,即上下文语境。”②结合两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得出语境是借助语言并继而对话语产生影响,主客观因素同时直接有力地制约语意的表达。所以本章节的第一节从客观文化语境进行分析,第二节定位于主观文化语境。
第二章视听语言修辞的元素
通常而言,优秀纪录片的制作都十分精良,从选题到拍摄完毕,内在主旨和外在画面均严格把关。熊忠辉、熊永新指出:“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系统,纪录片表情达意的元素是画面、言语、声音这几种符号,如何将这些元素综合起来,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一个包含着物理事实和心理世界的情境,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修辞手法”。《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画面艺术中不乏生动,画外解说词文学中不乏感性,这些与影像修辞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分不开的。
仔细分析,笔者发现本片坚持了纪实的拍摄手法,表现原生态的真实内容,运用了相得益彰的解说词,搭配风格温馨朴素的音乐音响,在微距拍摄下,打造了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好片。这些视听元素的恰当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身就构成了修辞的过程,因为电视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题材,其视听语言的元素的修辞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学者包鹏程、孔正毅指出:“语言的修辞性主要来自于它的语义,而词扩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词汇也就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
修辞技巧的运用促使了隐喻的产生,不仅使掌控中的镜头充满寓意,并且在选景与前期调研工作中己经开始深层铺垫,做到使内涵深入浅出。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通过展示中国不同的地域的美食,以及不同时代的饮食,来展示中国现有的变化和发展,这种味觉的审美映照出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中国人文价值观得以体现,在该片中主要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家庭亲情,故乡眷念。第二,地区差异,领域特色。第三,时代变迁,文化传承。第四,感恩自然,回归和谐。
情感的含蓄表达,要运用影像元素的再现表达。学者李幼蒸指出:“电影语言并不专门指电影中的天然语言,而更多的是指电影作品中天然语言以外的其它表达形式(主要是画面形象)的‘语言’以及天然语言与其它‘语言’之间的关联,因此大多使用在譬喻意义上的”。《舌尖上的中国》中选用了电影的视听模式,为将影像语言修辞层面的表与内,形成多层次规律性的修辞,调动表面及背后的意义,上升到艺术审美。
第三章视听语言修辞的方法
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优秀代表作品,《舌尖上的中国》富有诗意的叙事,在真实再现的素材和精美绝伦的影像的共同打造下,呈现出别样的“视听并茂”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纪录片,除了要保持画面的真实性外,还要以声音的.真实性润色。
同时,作为影视作品,它有别于电影,电影经历了早期的默片时代,然后才有声音加入;而纪录片的诞生就已经有了声音的参与,可以预想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是假如只是画面和声音的简单搭配组合,那么距离制作精良的视听艺术还有较大的距离。学者贾磊磊指出:从现代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普多夫金的远见在于他把语言—思维—蒙太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序列,他认为人的语言以及思维过程,都是要通过建立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揭示生活内在本质的精神活动,而电影的蒙太奇正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全面地展示和阐释现实生活中各个现象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手段。
如果说纪录片中的画面和音响等组成的影像修辞元素是导演与观众交流的直接“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的镜头进行组接运用的蒙太奇方法,称之导演的“语法”。这种“语法”可以称为声画蒙太奇,它通常被定义为是蒙太奇在广义上的延伸,涉及多个方面,有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修辞,有同期声与画面的配合修辞,有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修辞,由此得出,蒙太奇的应用方法对于纪录片并不陌生,作为影视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遵循原则,它对影片主题和审美效果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伴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制作越来越精良,其声画关系处理的越发自然,并不断探索声画语言组合方式。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也纷纷进一步探讨作为涵盖艺术创作手法、艺术创作思维的蒙太奇,以求尝试和寻找作为一种具体剪辑技艺的蒙太奇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独到之处。
借鉴对影视艺术作品声画关系的梳理,一般上将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分为三类: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和声画分立。在这里,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将语意修辞元素的表现方式分为声画合一、声画对位、声画分立三种。结合蒙太奇与纪录片影像修辞元素的内在联系,以音响和画面的组合方式为研究开端,进行解析。
1.当人们令你失望,你更要勇往直前,因为早晨到来,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And when they let you down
You get up off the ground
Cause morning rolls around
And it’s another day of sun.
2.一次小小的邂逅,可能就是苦等的机遇。
A little chance encounter…
could be the one you’ve waited for.
3.我们追寻的不过是另一个人的爱,一股悸动、一个眼神、一个碰触、一支舞,凝视一个人的双眼,点亮一整片天空。
Yes,all we’re lookin’for is love from someone else.
A rush
A glance
A touch
A dance
A look in somebody’s eyes…to light up the skies
4.我只需要这疯狂的感觉,与噗通乱跳的心,但愿它一直都在。
Cause all that I need’s this crazy feeling.
The rat-tat- tat of my heart.
Think I want it to stay.
5.总会有个地方能让我实现,对自己的期许。
Somewhere there’s a place…
where I find who I’m gonna be.
6.就这样一文不名,我跳上巴士,来到这里,勇敢或疯狂,未来见分晓。
Without a nickel to my name
Hopped a bus,here I came.
Could be brave or just insane,We’ll have to see.
7.没人喜欢爵士,连你都不喜欢
Well,no one likes jazz!Not even you!
因为你,我现在喜欢了
I do like jazz now because of you!
8.敬那些做梦的人,哪怕他们有点傻,敬那些痛着的心,敬我们制造的混乱。
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ache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9.正是那一丝丝疯狂,让我们看见新的色彩。
A bit of madness is key
To give us new colors to see’
10.人最爱别人倾注热情的事物。
People love what other people are passionate about!
11.音乐与机械打造的彩色世界,召唤我跃上大银幕,活在每一个场景中。
A Technicolor world made out of music and machine
It called me to be on that screen
And live inside each scene.
12.你为什么把「浪漫」说得好像很不堪?
Why do you say“romantic”like
it’s a dirty word?
我不知道,洛杉矶就是这样,什么都崇拜,什么都不重视。
I don’t know.That’s L.A. They just worship everything and they value nothing.
13.你可以自己写角色,写跟你一样有趣的东西。
You could just write your own roles,you know?
Write something that’s as interesting as you are
14.爵士就是…每次都是新的,每晚都是全新的,非常非常刺激。
It’s new every time.It’s brand new every night.影视知识
It’s very,very exciting.
15.如果那么墨守成规,要怎么当革命者?
How are you gonna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
你紧抓着过去不放,但爵士是放眼未来。
You’re holdin’onto the past,but jazz is about the future.
16.等你拿到这个角色,你必须要付出一切,全力以赴,这是你的梦想。
When you get this,you gotta give it everything you got.
Everything.
【基本信息】
《爱乐之城》是由达米恩·查泽雷执导,艾玛·斯通,瑞恩·高斯林,J·K·西蒙斯等主演的喜剧歌舞片。
该片讲述一位爵士乐钢琴家与一名怀揣梦想的女演员之间的爱情故事,于2016年12月16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评价】
该片虽然故事比较老套,但是在视听语言的呈现上,查泽雷导演使用了大量的装置艺术,用色块、几何形状以及光线的明暗区隔做出了明确的风格性特征。在歌曲选择上,也独具匠心,用音乐来讲故事。
影片并不完美,但是在风格展示和个性上却做到了令人无话可说。整部影片令人迷醉。
影片以一个极具野心的大堵车+长镜头开场,随后司机们纷纷下车开始欢快起舞,为影片奠定了整体基调。以“冬-春-夏-秋-冬”为界分成五个段落,虽然故事只是简单的“男孩遇见女孩,他们相爱了”常用套路,但在拥有超强控制力查泽雷的执导下,融合了爵士乐、摇摆舞,甚至是超现实的元素,都让歌舞片这个日渐没落的电影类型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中男女主演的几段舞蹈都美好得不可方物,而导演对于影片的掌控能力,也着实令人惊叹。
1、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伏尔泰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唐书·魏征传》
3、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 ——佚名
4、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佚名
5、倾听就像海绵一样,汲取别人的经验与教训,使你在人生道路上少走曲折的弯路,经过你有目标的艰苦奋斗,使你能顺利地到达理想目的地。——佚名
6、倾听是人的本能,通过倾听来接受外界的信息;倾听是你了解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婴幼儿就是在倾听中渐渐地成长起来。——佚名
7、倾听着年轻姑娘的歌声,老人的心也变得年轻。—— 普希金
8、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浪迹天涯,用心身去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去倾听子夜的钟乐。——斯蒂文森
9、认真倾听别人的倾述虽是细枝末节,但却体现了你谦逊的教养,能展现你的素质。 ——佚名
10、所谓的「耳聪」,也就是「倾听」的意思。——艾默生
11、我打破沉默的方法就是忘记自己,去倾听他人心底的沉默。—— 柴静
12、我倾听每个人讲话并一一记录,特别是对业务人员。因为,他们一直最接近人群。——李奥贝纳
13、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学会倾听你能给人留下虚怀若谷的印象;学会倾听,有益的知识将盛满你的智慧储藏室。——佚名
14、要做一个善于辞令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 莫里斯
15、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德谟克利特
16、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倾听自然的话。—— 赫拉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