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冼太夫人写的名言警句 正文

冼太夫人写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4-30 14:37:58

读《摩挲大地》,不仅仅是同余秋雨共同审视一个地方,更是在挖掘千年的文化和亘古的生命。每个地方都见证并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都拥有自身独有的文化气息和特质。在敦煌的艺术中,充分显现出北魏的奔放,唐时的壮丽,宋时灰暗却不乏雅丽,用历史展现伟人的豪迈或卑微小人物的悲凉;在苏州的双重面影中,体味到她的兼容、包含和侠骨柔肠。

他的文字触摸到中华文化的DNA,每一种感情似乎都能引起共鸣。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才能在文字中洋溢着如此沉痛的悲哀和感悟,敬佩和赞颂。

我们所渴求的是怎样的高度,又是怎样的人生?作者在攀登沙山时,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既然它总在的,那看又何益?我们所能做的只能一直得向上爬、向上爬,不断伫立在自己的顶点,浮动的顶点,未曾后退的顶端。当竭尽全力爬上所谓的高峰时,却可能发现高处不胜寒,那不是能长久驻足的地方,匆匆而下,仅是一瞬。或许我们真正渴求的都熨帖着大地,我们最终回到的`,还是大地的怀抱。追逐向上,仅为生命的一个过程,何须过分看中;贪恋权欲,不过是迷失本性,何苦自己为难自己?

历史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铭记伤痛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正如他在道士塔所描述的感情,他好恨,我们又何尝不是,可是纵然那么的恨, 回到过去又能如何,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 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嗥叫。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但我们终究是活在现在并将活在未来的人,谨记历史,却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在大道之中,却不能言明,大道蕴含在天地万物之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秘密。最能体现悟道的应算是都江堰了,余秋雨说:“道教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人之道、长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无处不在。”由看水、寻道到悟道,深刻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山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都江堰,比宏伟的、八大奇迹之一的长城更加含蓄,却一直在这里,使干涝无常的四川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庇护和濡养和中华儿女。

读他的文字,会置身在茫茫天地中,悠长文化中,体味悲凉、博大、感恩和希望。

在《摩挲大地》中,作者看的是一处处的古迹,作者用双手摩挲着岁月给大地留下的痕迹,站在古迹前,让人想起了岁月掀起的一番番旧梦,虽然故事没有亲眼所见那么清晰,但是却多了一缕历史的沧桑,就此而言,我更加喜欢这本《摩挲大地》。

这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各处古迹给我带来的感受也不相同,开篇第一篇《道士塔》,看着无知的王道士用自己的双手破坏莫高窟的古迹, 又带着贪婪的侵略者掠夺经书,中国翻译也为虎作伥,让这些经书一件件的消失,希望保护,而沿途的官员又中饱私囊,为防止点数不符,还把长卷撕碎来凑数,这让人深深感到历史的悲哀;而在其中一篇《都江堰》中,看着都江堰的川流不息,如作者所说“一位算不清年岁的老祖宗,直到今天还在给后代挑水做饭,变成了中国的另一座万里长城”,读者的内心又会感到震撼;不只是这些景观,最大的古迹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文中也有散文描写的是这片大地,《天涯的眼神》中,作者描写的古迹是海南岛,中国领土最南端的一块陆地,这块陆地也是一个古迹,它看着冼太夫人对大陆投去的盈盈秋波,看着孙权派人登陆时的金戈铁马,看着黄道婆带去大陆的一针一线,看着苏轼“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的豁达;到现在,门外都有纪念冼太夫人的“军坡”,从这些古迹中,虽未能亲眼目睹,但是仍可感受到当年的情景。

书中也并不只是地理古迹,长久以来存在的人和事也是一种“古迹”,一篇《十万进士》,道出了多年来书生的悲欢,既让人看到登科考生的得意忘形,也看到落榜者的落寞,有时也存在文化被它践踏的现象,有时又确实能选出国家栋梁,这种矛盾让人深思;《处处有他们》中,描绘了一种贯穿历史,却又被众人厌恶的“古迹”——小人;《抱愧山西》讲诉了晋商创业的艰难历程;《蚩尤的后人》讲诉了苗寨的“美丽生存”,这些都是中华大地的美丽,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美丽的基因”。

用手去摩挲这片大地吧,或许有的地方已经残缺不全,有的地方阴暗朦胧,有的地方敞亮爽利,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中华大地上“美丽的基因”,去发掘那些被匆匆尘封的故事,这是属于民族的天籁。

已经很久没有看一本书有这样的感觉,不忍心读的太慢,怕有些情节会感慨良多:又不敢读的太快,生怕恍惚间错过任何一个词语。怀着无限的激动和震撼读完它,我想,这也许作为就是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对自己母亲的探读吧!

1孔子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叔梁纥六十六岁的时候,娶了颜氏的女儿颜征在,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在尼山生了孔子。虽然孔子有好几个姐姐,但他却是是家中的第二个男丁,因此他的字仲尼(仲在古代是第二的意思)。这么看来,孔子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二胎,但那个时代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历史上也把孔子视为家里第二子,我们把孔子算成史上最牛的二胎,应该也不为过吧。

白衣孤鸿有对联写孔子曰:

述其道意赅言简,育诸生身体力行,学在春秋,桃李三千匀雨露;

奋一生广布人伦,历百世咸钦师表,肩齐泰岳,光芒万丈照尘寰。

2曹丕

曹丕是枭雄曹操的次子。曹操的大儿子叫曹昂,庶出,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年轻时曾举孝廉,与张绣作战时战死。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逼着曹植写七步诗的那位正是曹丕。

春秋客有写曹丕的对联曰:

以文开风骨于斯,汉魏有旌旗,五胡弓马犹能定;

是天妒英才不寿,金陵何帝象?晋代衣冠复可悲。

3孙权

孙权,字仲谋,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从他的字也能看出他是家里的二胎。他的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也都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想必他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一散人有对联写南京梅花山孙权墓曰:

江流日夜,问后世英雄,可承传一脉人文,千年王气;

墓据东南,看当时大帝,又管领六朝烟雨,万树梅花。

4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人。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时习之有写伍子胥对联曰:

三百鞭尽复父兄仇,顿教此后君王,未敢再轻天下士;

数千载难消家国恨,且看而今朝夕,依然两卷浙江潮。

5王昭君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今湖北宜昌兴山县昭君村)。他父亲叫王襄,有一个哥哥叫王新。王昭君属于王穰老来得女,被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 汉元帝时,王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号为宁胡阏氏。二人共同生活三年,育有一子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王昭君去世后,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陆天泓有写王昭君的对联曰:

骚情何必多,比大漠中原,小女子自知冷暖;

颂论直须少,使高居远定,上将军岂让琵琶。

6谯国夫人

谯国夫人,本名冼英,也是家里的二胎。其家世代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她哥哥冼挺是南梁州刺史。她嫁于当时高凉太守冯宝,多次助夫平定叛乱。隋朝建立后,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周恩来曾称颂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田丽君有写冼夫人的对联曰:

勇驱虎旅,智赞龙韬,有史而来,独得裙钗尊柱石;

德泽黔黎,名归青简,论功之外,尤推仁义感冥顽。

7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他也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王旺有对联写李世民曰:

韬略许雄才,廿年努力经营,在内丰余,在边安定;

帝王多血债,百代重头审视,所亏一二,所惠万千。

8武则天

除了李世民,唐朝还有一位著名的二胎,那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陆天泓有写武则天的对联曰:

论平生功过是非,千古不绝,春秋扶笔矜无字;

集盛世龙袍凤冠,一人而已,日月当空曜有唐。

9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其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轼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哥哥苏辙也是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父子三人合称三苏。

杨志峰有写苏轼的对联曰:

天壤厚苏公,不教颠沛声名,岂砺奇文惊世眼;

江湖驰本性,何必栖归山水,偏抛大笑到玄台。

10彭玉麟

彭玉麟(1816年-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彭玉麟的父亲彭鸣九曾任安徽合肥梁园镇巡检,廉介明干。有两个儿子,哥哥叫彭玉麒,弟弟则是彭玉麟。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

长弓有写彭玉麟的对联曰:

清声彰远誉,刚可称奇,直可标新,卓然诗酒风流,百战鏖兵扛鼎鼐;

勋业领中兴,进而有节,退而知省,依旧书生意气,千般澡雪砺梅花。

11袁克文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次子,民国四公子之一,由袁世凯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1931年病逝于天津。葬于杨村,方地山为其撰写碑文:才华横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

何为民有写袁克文的对联曰:

类临淄煮豆燃萁,事父见疑,奉兄背道,乱世纷争难豹隐;

效优孟吟风弄月,一身辗转,千里飘零,琼楼最上许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