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孔子有关于书的名言 正文

孔子有关于书的名言

时间:2025-04-30 13:01:07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二、关于孔子名言名句(精选120句)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9、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1、过,则匆惮改。

22、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4、听其言而观其行。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6、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5、不迁怒,不贰过。

3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4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巧言令色,鲜矣仁!

47、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4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3、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5、巧言令色,鲜矣仁!

5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8、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9、不迁怒,不贰过。

6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5、礼之用,和为贵。

6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6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7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1、听其言而观其行。

7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7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8、过,则匆惮改。

7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8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8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9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9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0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0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0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0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07、道不同,不相为谋。

10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0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1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7、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2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5、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9、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9、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7、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2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0、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31、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3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4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