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别人有利的,才是对自己有利的。牛根生
2、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李嘉诚
3、有缺点的工作,正是商机所在。小仓昌男(大和运输公司前董事长)
4、Me too is not my style.(人云亦云绝非我的行事风格)施振荣(宏碁集团董事长)
5、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当做快乐,去欣赏去体会,你才会成功。
6、汪延互联网企业宣告赢利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些潜质,包含着技术的创新,包含着新的追随,可贵的是沉淀以后的积累,靠着赢利找到了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7、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庆(台塑集团董事长)
8、不管面对什么事,我都不会说绝对不行。理查贝斯勒(柏林顿北方铁路公司前董事长)
9、很多企业非常关注增量部分。提高增量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增量也会演变成存量,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
10、创业永远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11、创新在于成为你自己。
12、消化多年累积的存量问题,那他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秦晓
13、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李嘉诚
14、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马云
15、大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史考特麦可尼利(升阳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力)
16、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17、昝圣达在中国,如果你要去和人竞争,往往会吃力不讨好。98%的人去争夺2%的市场空间是愚不可及的。应该是2%的人去争夺98%的市场空间。我绝不可能参与电脑、彩电、空调这样的市场竞争。
18、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
19、小企业有大的胸怀,大企业要讲细节的东西。
2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李嘉诚
21、我们受到全球的标准化的影响,已经完全失了理性。约翰奈斯比(奈斯比集团董事长)
22、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李嘉诚
23、巨大的成功不是来自力量,而是来自韧性。
24、管理层次越少越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本比德维尔
25、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李嘉诚
26、用心带脑,用脑带人。严凯泰(裕隆汽车公司副董事长)
27、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企业与家族才能同时生存发展;假如企业的运营是以服务于家族为原则,则企业与家族必两败俱伤。
28、秦晓很多企业非常关注增量部分。提高增量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增量也会演变成存量,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消化多年累积的存量问题,那他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29、这是早晚都必须有人出面做的事,所以干脆由我们来做。左治敬三(三得利公司前董事长)
30、任正非我们可能活不成了。信息产业总的来说是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商品过剩。以前用技术门槛来封锁对手进入市场,现在技术门槛也没有了,只能靠市场推广,产品低价也卖不出去。这种恶劣的情况会维持7、8年。我们现在生意很难做,如果我们是开餐馆的就好了,毛利会更高。
31、产品试销快不得,全国推销慢不得。
32、要在中国做好企业,你必须学会调和。既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又要学会在中国的环境中做事情。
33、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李嘉诚
34、经营的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九十八来自误会,资源的九十八靠整合。
35、我们知道当时可以敲几个锣,就可以围那么多人的时候,锣都敲得好,把戏还能不好敲锣都敲出花来了。马云
36、管理不是独裁,一个家公司的最高管理阶层必须有能力领导和管理员工。
37、张跃如果你有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者在一个行业里干好,确实没有任何必要去思考别的东西。
38、段永基前十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像是参加残奥会。外国公司被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卡在国门之外,被捆绑了手脚,这种竞争不公平。未来十年,本土企业参加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
39、授权并信任才是有效的授权之道。管理专家柯维
40、如何把每一个人的才华真正地发挥作用,我们这就像拉车,如果有的人往这儿拉,有的人往那儿拉,互相之间自己给自己先乱掉了。当你有一个傻瓜时,很傻的,你很会很痛苦;你有50个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饭、睡觉、上厕所排着队去的;你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谁都不服谁。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象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粘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马云
41、李书福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点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不反对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雄伟粗壮的白桦林!
42、会说话的产品卖得快,哑巴产品走得慢。牛根生
43、所谓生活产业,就是能满足人类食、衣、住、行、育、乐等需求的产业,也就是永远的主流产业。孙道存(台湾大哥大公司董事长)
44、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
45、如果不继续成长,就会开始走向死亡。华特迪士尼(华特迪士尼娱乐公司创办人)
46、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就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诚信、敬业、激情、拥抱变化、团队合作、客户第一。马云
47、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48、小胜凭智,大胜靠德。牛根生
49、我相信,人生中没有解不了的问题。中山素平(兴业银行前董事长)
50、遭逢最恶劣的情况时,无论再怎么愁眉苦脸也无济于事,因为已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再倒回到从前。诸井虔(秩父水泥公司前董事长)
51、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
52、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可以为上将军。
53、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
54、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
55、万科不是我们的对手。不是我对万科看不上眼,学习万科好榜样,万科很成功,但也要分区域市场。在石家庄万科没进去,和我们没有冲突,在上海、长春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区域市场研究对手做什么,好制定战略。盲目树敌会让员工很茫然,不知所措。孙宏斌
56、要学会向竞争者学习。
57、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马云
58、李XX要在中国做好企业,你必须学会调和。既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又要学会在中国的环境中做事情。
59、未来经济将朝数位化发展,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速度。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办人)
60、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李嘉诚
61、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打地基,我们要盖什么样的楼,图纸没有公布过,但有些人已经在评论我们的房子怎么不好。有些公司的房子很好看,但地基不稳,一有大风就倒了。马云
62、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田部文一郎(三棱商事前董事长)
63、孙宏斌万科不是我们的对手。不是我对万科看不上眼,学习万科好榜样,万科很成功,但也要分区域市场。在石家庄万科没进去,和我们没有冲突,在上海、长春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区域市场研究对手做什么,好制定战略。盲目树敌会让员工很茫然,不知所措。
64、力和安乐,精悍迅捷。曹兴诚(联华电子公司董事长)
65、过去是迈向未来的踏脚石,若不知道踏脚石在何处,必定会被绊倒。罗柏特高兹耶达(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66、上当,不是因为对方太聪明,而是因为自己太贪。
67、没有一击奏效这种事,凡事都是靠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彼得柯恩(协利兄弟公司前董事长)
68、每次灾难发生时,我都不断努力把它转变成绝佳的契机。约翰洛克斐勒(标准石油集团创办人)
69、柳传志对于看不清楚的路,先走两步,踩结实了,然后再跑,回头看看,没问题了,再撒开脚丫跑。走了两步,发现不对,赶快折回来,脚上沾了点泥水,没什么了不起,换双鞋寻找新路再往前走。
70、刘晓光通过资本运营,国企原有的许多问题都被巧妙地化解掉了。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资本在流动中增值。国企改革要进入以资本运营为中心的阶段,重点是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好的公司,应该追求一些长线投资,才能在竞争中不致突然休克。
71、再高级的美食也会吃腻,激不起人们的食欲。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72、最应该分析的,就是时间。凯莉菲奥利纳(惠普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73、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而后天会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74、在艰难时期,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种始终面向外界的姿态。若想长期生存,仅有的途径就是要使人人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让下一代产品进入用户家中。
75、赢得所有业务往来关系人的信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安海斯布希(安海斯布希公司创办人)
郭台铭
1) 人没有天生的穷命和贱命,只有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磨练自己。
2) 乌龟一定要知道别把兔子吵醒。相对的,兔子是否肯像乌龟那样一跑三十年?
3) 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
4) 成长,你的名字就叫痛苦。
5) 赢家永远有两个竞争者:一是时间一是自己。
6)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变化抵不上客户一通电话。
7) 顺境的人生人人会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学着走逆境,而且愈年轻愈好,因为逆境才是真正学习成长的机会。
8)创业三条件: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重要。
9) 我不知道什么是所谓「成功的领导」,但我知道什么是「不成功的领导」,就是:不身先士卒的领导;遇事推诿的领导;希望讨好每个人的领导;朝九晚五的领导;赏罚不分的领导。
10) 信心源自于努力和经验。所谓「信心」是无论景气再坏,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
11) 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回来拿奖章的人。
12) 风雨中的宁静,没有风雨,哪来的宁静?宁静其实在风雨之中。
13) 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4) 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15) 成功是个最差劲的导师,只会带给你无知和胆怯,却不能带给你下一次成功的经验和智慧。
16) 所谓「顾问」,就是你问他「现在几点钟」,而他借用你所戴的手表,然后再告诉你「现在是几点」。
17)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
18) 不懂就要问,想保住面子的人,最后连里子也会输掉。
19) 如果看问题都和别人一样,看报纸就好了。
20) 学习的方法:.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做比说重要,习比学有效;.人要不断地学习,向对手学习。
21)天下没有完美的办法,但总有更好的办法。
郭台铭语录精选:
1) 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
2) 网络时代,大则恒大,小则灵活。
3) 没有希望,只有欲望,人就完了。
4) 以成败论英雄,根本是在责任心。有责任感的人遇到困难,会主动去解决设法去改变,就容易成功。
5) 每一只公鸡,都以为太阳是牠叫出来的。
6) 天才就让他留在天上。天才型人员到每一家公司都令人头痛。
7) 人过了五十岁,不但要懂得踩油门,更要懂得踩剎车。
8) 人在困苦饥饿的时候,头脑会特别清楚。
9) 大象会跳舞,不是四肢减重了,而是头脑灵活,方向走对了。
10) 轻而易举的成功,是事业的大忌。
有关郭台铭介绍:
郭台铭(1950年10月18日-),台湾著名企业家,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人,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的中国海专,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华人第一大民营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永龄文教慈善基金会创办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 (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 (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郭台铭是台湾科技首富,个人持有台湾鸿海集团股票高达71万余张,以鸿海昨天收盘价150.5元(新台币,下同)计算,一张价值逾15万,换算市值即超过千亿元。他光是鸿海股票即可盖两座台北101大楼,或是购买15至20架波音787。若加上其它个人持股,以及通过投资公司持有的财富,《富比世》杂志最新估计,郭台铭财产总值达60亿美元,约合1800亿元台币,是台湾排名第一的富豪,郭台铭捐出九成财产后,在台湾排第三,仅用大半年时间就升至第一。可见郭台铭的本领有多强。2010年《富比世》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位居第136位。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阿里山的神木(台湾最著名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回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恐怕也只有郭台铭自己能够体会。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以和为贵”是千古流传的古训,“竞争意识”是当今社会必备的素质。两者孰重孰轻,各人见仁见智。然而在我看来,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平竞争”的意识可谓是社会前进的车轮,人人不可或缺;但是在竞争中也需注重公平合理,和睦地与他人、对手共处。“争”与“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
我欣赏一句名言:“全力以赴争取最后的胜利,是对对手的尊重。”诚然,在如今波涛汹涌的发展潮流中,不懂得竞争,不力争上游,无疑是自绝于日新月异的世界,自己宣判了自己人生的失败,唯有人人都渴求做得最好,个人才能前进,社会才能发展。正是因为竞争,我国自己的化学家侯德榜才历尽艰辛,苦心钻研,开创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列强对纯碱工业的垄断;正是因为竞争,沃尔玛才励精图治,不断进取,打造了世界连锁超市第一大品牌,铸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如果没有竞争,人人缺乏竞争意识,一遇挑战即回避退让,还美其名曰“讲求和气”,试问那社会如何才能够发展?
然而社会呼唤竞争,绝不是呼吁人们尔虞我诈,相互算计,采取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去打击对手。这种竞争无疑是令人唾弃的。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为世人所景仰,然而他却有着令人唾弃的狭隘心胸。当初他为了获得微积分的创始者称号,对与他同时发现微积分的另一位数学家百般,甚至到人死后亦不罢休。也许最终他获得了他想要的称号,可如此的“竞争”手段却给他的一世英名平添了污点。
其实竞争与和睦并不相违背。只要本着公平竞争的想法,正当、公平地与他人竞争,就可以不仅力争上游,亦可以不伤和气,和睦相处。相反,为着“和气”处处退让,恐怕是毫无意义的,也只能被人们视为不敢竞争的懦夫。
社会大潮滚滚向前,力争上游,同时心胸坦荡,尊重对手,方显沧海英雄本色。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竞争已成为时尚,而如果缺少“和睦”的引领,社会高速发展的'车轮将会脱轨而去,导致车毁人亡。和与争是社会前进的双翼,两者缺一不可。
法国作家塞缪尔曾说:“不管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他要是跟大家合作,总比一个人单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上世纪末,石油价格一路狂跌,石油公司濒临险境。各石油公司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确保生存,不惜低价出售,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中国石油总公司及时出面,将实力雄厚的几对“冤家”召集起来,共同研究对策以渡难关。后来,实行强强联手,共同进行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终于使中同石油走出了困境。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合作,而是相互间的火拼,那么这些石油公司恐怕已是“树倒猢狲散”了。可见,我们在竞争的同时,万不可忘了“以和为贵”这句古训。
“以和为贵”固然能“众人划桨开大船”,但适度竞争也能为社会的进步注入活力。十九世纪末,百事可乐公司将近倒闭,他们申请成为可口可乐的子公司。但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拒绝百事可乐公司的加盟。为从绝境中杀入一条血路,百事可乐公司苦心钻研市场,改进技术;而他们的对手可口可乐公司,也不敢懈怠,不断研制、改进技术。现在,这两家公司都已成为世界饮料公司的巨头企业。
可口可乐公司是明智的,因为他们深知,没有了对手,将会面临最大的危险;百事可乐公司是勇敢的,他们在竞争前不再退缩。是竞争,激发了他们最强的斗志;是竞争,挖掘了他们最大的潜能。
传统给我们注入了“和”的精髓,而时代将我们推向了“争”的前沿,这不是两难的选择,因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向我们阐释一条鲜明的真理:“和”与“争”二者不可偏废,因为它们是社会进步的双翼。
假设一个矩形的周长是固定的,那么只有当它呈现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才为最大。如果说社会效益相当于这个矩形, “和”与“争”便是这个矩形的长和宽,那么只有当“和”与“争”一致时,社会效益才得以最大幅度地提高。
我们曾领略过一切求和不求竞争的惨痛教训。八十年代初期,南方一家纺织有限公司,厂长是一位和蔼的长者,宽厚仁慈,深得职工的拥戴。但他在经营上同样也是处处和气,虽然也有一些固定客户,但发展相当缓慢。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袭来,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国内市场。这位老厂长仍是坚守“和气生财”之道,宁可丢掉交易,也不愿伤害同行间的“和气”。结果大量订单被外商卷走,企业连年亏损,最终破产。
一味的求“和”,是严重“缺钙”的表现,这样的例子,我们不能重蹈。但是,我们也不提倡恶性竞争而伤了和气。
前几年,我们生产筷子的厂家数以千计,竞争异常激烈。尽管已经签约同意对外出口实行取低价限制,但仍有不少厂家为了本厂利益,私自降价,与外商签定合同,导致我国生产的筷子对外销量很低,而国内筷子价格也是一路下跌。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外商压价,国家财富流失,不少生产筷子的厂家纷纷倒闭。恶性竞争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味地“以和为贵”只会扼制事物的发展,而不良竞争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既能在竞争和谐中和睦相处,又能在和谐竞争中激发出新的活力。和谐竞争,能使社会效益得以最快速的提高;和谐竞争,能使我们共处的星球变得更为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