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当山的著名诗句
登武当
民国 李品仙
为寻胜景武当游,步步崎岖兴不休。
四面烟峦归眼底,疏疏林叶万山秋。
游天柱峰
民国 方振武
万丈雄山势欲奔,峰高五岳接天门。
秦皇汉武封禅日,不爱虚荣亦自尊。
禹迹池
民国 白衣道人
导定山川感禹迹,功高万古震乾坤。
休云福地王难到,迹遗池中尚有痕。
太和途中遇雪
清 赵松云
云生足底雪沾衣,顷刻梨花遍翠微。
群蟑争翻银立浪,老松欲化玉龙飞。
迎恩宫
清 王钦命
危垣残宇策征轺,望阙迎恩事已遥。
雨暗垂杨迷古道,沙回断岸锁荒桥。
画栏空舞巢新燕,老衲闲归恋旧瓢。
日暮天涯问往事,几声啼鸟杂悲箫。
登太和山
清 乐醒
嵯峨众派独??,应是昆仑第一峰。
四大名山皆拱极,五方仙岳共朝宗。
鸟啼隐隐闻天语,鹤影翩翩度晚钟。
我正欲寻招隐地,桃源洞口白云封。
紫霄寒夜
清 赵松云
喔喔天鸡夜气清,木鱼时听步虚声。
清修苦志人何在?惟见长空孤月明。
武当山天门道中
清 杜大宾
亿万金钱耗费时,人间构出洞天奇。
而今半付颓垣草,空使苔荒永乐碑。
答永乐皇帝
明 张三丰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
皇极殿中龙虎静,武当云外钟鼓清。
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苦有情。
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
太和山
元 虞集
雪树生香佩满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鹤还浑无路,柳暗笙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
莫叫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题太和山
唐 吕洞宾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
雨滴琼珠敲石栈,风吹玉笛响松关。
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湾。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个中自是乾坤别,就里原来日月闲。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天津桥
明 方升
平桥通九渡,仙迹想群贤。
旆动烟云外,兵连草水间。
宁辞将命辱,共得入仙便。
回忆田横客,空思向海边。
晓登天柱绝顶
明 徐中行
万丈奇峰展翠屏,千寻飞阁俯明庭。
金容日映扶桑赤,仙掌云开太华青。
已见祠坛封玉检,堪从石室问丹经。
尘中漫道无仙骨,不妄元曾署岁星。
玉虚岩
明 胡泼
竹杖芒鞋洞府游,玉虚仙景更清幽。
自从混沌初分后,明月清风几万秋。
入南岩岩下
明 章焕
误入武当路,频疑别有天
深洞千仞落,飞阁一巢悬。
鸣泉当窗急,长松拂幛眠。
此中能避世,箕坐已忘年。
题梅武当榔梅
明 魏良辅
冻梅偷暖着枯芽,石径云封第几家?
雪色风香尤会意,青鸾衔出过墙花。
雪天同林君梅窗登太和
明 叶九金
直上天门景更幽,金城台殿甲中州。
丹梯万丈云霞杳,自浪千层雪雾收。
点点秦山横地出,悠悠汉水接天流。
银河夜色清如许,蓬岛何须海上求。
武当道中杂咏
明 洪翼圣
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
门裂双岩容马度,天开一径许人通。
当年丹灶传犹在,羽翮何由矗碧空。
龙泉观
明 王世贞
摩天群峭石骨,护壁万泉松髯。
过桥泉声忽怒,破宝风意时尖。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武当山奇特的景观和绝美的风采,令人心醉,令人倾倒,令人神往。
武当仙境,神秘空灵。武当山景色佳丽,汉江如游龙北绕,巴山似翠屏南立。更有“天柱晓晴”、“陆海奔潮”、“雷火炼殿”、“祖师出汗”、“海马吐雾”等千姿百态的奇异幻景。加上武当山诸多峰岩的命名,或出自宗教信仰,或附会神话传说,多具有神秘的色彩。这与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神秘空灵的“仙山琼阁”,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武当山常年紫气氤氲,气候多变。春天,青峰滴翠,繁花似锦;夏天,飞瀑高悬,清凉一片,游客来到武当山,燥热顿消,凉爽无比,真可谓“踏入武当景远幽,六月炎夏变成秋”的“清凉世界”;秋天,天高气爽,红林褥地;冬天,冰峰雪树,银装素裹。不管何时游览武当山,都能享受到武当山神秘空灵的自然美景。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武当山处于中国腹地,方圆四百里,高险幽深,飞云荡雾,磅礴处势若飞龙走天际;灵秀处美似玉女下凡来,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方圆400公里。是道教名山,又是武当派拳术发源地。方圆30多平方公里之内有72峰, 峰奇谷险, 风景秀丽。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 ,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
武当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气势,武当山的神韵在于她的内涵,难怪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骚客不吝笔墨赞美武当山,留下了数不清的佳句名言。
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 台等。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
武当武术,又称“内家拳”,源远流长,玄妙飘灵,是中国武术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富有神韵的武当道教音乐,具有中庸、委婉和庄重、典雅的特点,与武当武术同享盛名。武当传说故事、民歌、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武当山,乃天下名山,道教圣地,中华武术武当派的发祥地。也是我童年时梦游之乡。那时好读侠书,张三丰、李慕白等剑仙侠客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学得绝艺,飞檐走壁,剑及履及,斩邪扶正,除暴安良。进中学后已明白侠书之荒诞不经,读书兴趣转移到“五四”新文学和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了。不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已成为我的座右铭之一,所以,峨眉山、武当山等天下名山,仍是我的梦游之地。惜乎直至高中毕业,本人足迹未超出渝州百里。对于四海五岳,可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我有幸已游览的名山有:峨眉山、青城山、庐山、黄山、九华山、泰山、华山、嵩山,还有青岛崂山、西安骊山、杭州孤山、富阳鹳山等等。至于武当山,此前只是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媒体,作一番卧游、神游而已。这次得游武当山,是承蒙参加行业笔会之佳遇。
会务组安排的是武当山二日游。头天主要是游览紫霄宫和南岩寺。紫霄宫是武当山最重要的建筑文物,远远望去,琉璃红墙,整个院落半掩在山腰的绿树丛中。跨进大门,迎面一座宫阙居高凌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脚下三级拜台,玉石雕栏。有文友惊呼:好一副帝王气派!诚然,导游小姐介绍:紫霄宫就是仿照北京皇城而建的。当年武当山叫做大岳太和山,这山腰的紫霄殿和山顶的太和殿即是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而同期修建的。据说用的是同一套图纸,只是限于地势,尺寸规模略为缩小了一点而已。有权力决定并规划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大手笔,当然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永乐皇帝朱棣。
年少读书时只知道有一部《永乐大典》,哪里知晓永乐皇帝与武当山的渊源呢?
大殿前门楣上方挂有三块巨匾,皆是蓝底金字,正中一块题的是“云外天都”四字,遒劲有力,分外耀眼。
有趣的是后殿里左边供奉有一方杉木——“飞来杉”,据说它原本是武当山中最大最高之树。修建紫霄宫时它本应成为首选栋梁,殊不知,邻近它的一棵榆树因嫉妒它而作祟,蒙蔽了挑选栋梁的官员(或许是这官员受了那榆树的贿),大杉树它因而落选,抑郁而死。紫霄殿建成后,道士们才发现这棵大杉树,怎么当初没有看见呢?难道是现在飞来的么?众人嗟叹不已。于是将大杉树刨制成材,隆重地供奉在后殿里。那棵作祟整人的榆树呢,导游小姐朝后殿另一侧的大木鱼一指:在那里天天挨敲打哇!
后山左侧有座俗称的龟碑亭,供奉的是巨大的神道碑,碑座呈龟状,叫做鼋。碑高数丈,重达二十余吨。碑及碑座由整块大青石精雕而成。是用了十二年时间从山东运来的。其工程之浩繁,历时之久,真令人叹为观止。
中午在乌鸦岭就餐。乌鸦,是武当山的.吉祥鸟。在“乌鸦岭”石碑旁一棵树上就发现三只乌鸦,呀呀有声,似乎在欢迎我们这批远道而来的客人。
沿着石梯坎,我们翻过山岭,向岭下悬崖探寻,向南崖宫挺进。南崖宫建立在悬崖峭壁凹进去的腰部,地势险峻,为武当山的著名景观。一声“到了”,摄影发烧友们纷纷亮出他们的长短武器,有的还杠起了“迫击炮”,快门的咔嚓声响成一片。
在南崖龙头烧香处小憩,武汉的几位文友找我讨论起文学来。由迟莉的小说扯到王跃文的新作;由文学的低潮扯到老庄的无为而治……我心中一闪念:在此道教圣地却妄谈什么老子、庄子,是不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呢?老子的几句
傍晚,几十号人、三辆车由原路返回山脚,住宿老营。老营,乃地名,相传这个小镇当年曾是李自成起义军的大本营所在地。
次日早餐后专车直抵武当山索道客运站。金顶,是武当山最高峰,也是此行游览的最终目标。排队购缆车票时,下起小雨来,山谷中云雾蒸腾而上,四处弥漫,不一会,对面的几座山峰已变成云海中的岛屿。
登上缆车,才听说昨晚荆州和枣阳的两位文友并未下山,而是自行留宿紫霄宫,想去采访道士道姑,体验生活。今天他俩将从小路攀登金顶。下雨路滑,够艰苦的。我真羡慕他俩的勇气与毅力。写紫霄宫之夜,非他俩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