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呆子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钱呆子是赚死钱,死赚钱,赚钱死。
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颗草去
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
我们要跟老百姓学习,学习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情感,人民的美德,努力发现老百姓的问题,困苦,和他们心中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我以为不但教师要学而不厌,就是职员也要学而不厌。
因为既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么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从校长起一直到厨司、校工,各有各的职务,即各有各的学问要增进。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多的教训。
我们要培养新父母和新教师,以培养更有福的后一代。
中国有三种呆子:书呆子、工呆子、钱呆子。
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
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
我们必定要努力把年富力强的人民赶紧的培植起,使他们个个读书明理.并愿为国鞠躬尽瘁。
一切的学问,都要努力向着人民的幸福瞄准
虚心下问,集思广义”
奋斗是万物之父。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论教育目的
1.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 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 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论大学办学
7. 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 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 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 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 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 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 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 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 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论大学精神
18.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
(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 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 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 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 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 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25.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26. 浙大之前身为求是书院,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论人才培养
27. 毕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虽在社会上工作,亦应勿可忘记学习。
28. 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29. 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
30. 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31. 吾辈大学生尤应为一般人士的表率。
32.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33. 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4. 要晓得最好的训导是以身作则,这个理论,无论古代的庠序、书院,今日新式的大学,统可应用的。
35. 诸位毕业离校以后,若要发扬光大你们的学问道德,必得能深思、能善疑,利用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晓得天下事不进则退,不能发扬光大就是腐化。
36. 诸位
37. 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38. 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已,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39.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40. 凡是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
41. 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求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
42. 力诫学生勿受浮动盲从之恶习,须从学业思想道德体育各方面努力,方可养成将来健全的社会领袖,为国家民族效劳。
43. 立国虽暂,使蹈常习故,不求精进,即谓之老。立国虽久,使争荣斗盛,迈往无前,即谓之少。
44. 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45.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46. 时际非常,吾人之责任尤重!无论精神物质,两不可忽。
47. 思想同与肌肉,多予训练,并能发达。
48. 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已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49. 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
50. 在目前竞争剧烈的世界,有了信仰心的民族和一个没有信仰心的民族竞争,没有信仰心的民族一定失败的。……我们四万几千万人各能同一信仰,则民族的复兴不是难的事。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把公民和读书的精神,化合在一处,以培植其做国民的能力。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我们深化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出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卿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仍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重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爱满天下。
以教人者教己。为教而学。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虚心;(二)宽容;(三)与学生共甘苦;(四)跟民众学习;(五)跟小孩子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胆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六)消极方面,肃清形式、教条、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
我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作幼稚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幼稚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中国人几千年历史传下来的观念,都最看重读书,看重读书人,但还未以不读书,不读书的人为可耻。须知看重读书与以不读书为可耻是两件事。现在急需造成一种舆论,以不读书为可耻。
教育必须是科学的。这种教育是没有地方能抄袭得来的。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客观情形继续不断的把它研究出来。而且,这种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否则不得前进。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
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我们研究学问,非只为增加一点个人的幸福,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
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是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
我们必定要努力把年富力强的人民赶紧的培植起,使他们个个读书明理.并愿为国鞠躬尽瘁。
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幸福而办的教育。
(一)迷 根据孩子们不断的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天性,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未知之门。
(二)悟 根据孩子们的一般的智力,透过启发性的普通教育,我们培养和指导他们对特殊活动取得更深的了解,对人生各方面的关系和宇宙人类的历史的发展取得更广的认识。
(三)爱 根据孩子们愿意帮助别人的倾向,透过集体生活,我们培养和引导他们对民族人类发生更高的自觉的爱。
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崐 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一、要诚实无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为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
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大众是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莲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所提 出来的警告。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
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指“专一”)“集”(指“搜集”)“钻”(指“钻进去”)“剖”(指“解剖”、“分析”)“韧”(指“坚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