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赫尔巴特教育学名言 正文

赫尔巴特教育学名言

时间:2025-11-08 23:05:52

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 格林西安

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马克思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教育植根于爱。 鲁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培根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齐

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加里宁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爱比克泰德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哈钦斯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它把青年拉向一方面去,而生活和利益的实际要求把他们拉向另一方面去,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总是占上风的,于是,大多数受教育的青年人经过了一段热烈的青春迷恋时期之后,就走上了已经踏平的道路,而且渐渐走得习惯了。 柯罗连科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富兰克林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有些人在知识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过教养,但没有成为社会上行善的积极力量,这些人就对不起为培育和供养他们而花费的代价。如果他们也算是基督徒,他们就犯了因伪装而受尊敬的罪。他们本应成为世上的盐,而盐的首要责任应当有盐味。 亨利·范·戴克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 希特勒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马卡连柯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把受教育求进步的责任和对恩人及支持者所负的义务联结起来,是最适宜不过的事,我对我的双亲做到了这一点。 —— 贝多芬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 亚里士多德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 马卡连柯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 马卡连柯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 夏丐尊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苏霍姆林斯基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 陶行知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 苏霍姆林斯基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 柏拉图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毛泽东

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 —— 黑格尔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 别林斯基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 富兰克林

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 詹·马修斯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 陶行知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 苏霍姆林斯基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 马卡连柯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 林肯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马卡连柯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 歌德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 蔡元培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 培根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 杰斐逊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 爱比克泰德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 乌申斯基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 苏霍姆林斯基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 苏霍姆林斯基

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 列宁

警察最不怕的人是被判了死刑的人,最害怕的是内人。警察最哭笑不得的事是,他刚刚批评教育释放的小偷把他的自行车给偷走了。 —— 墨白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 爱迪生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 苏霍姆林斯基

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 —— 马克·吐温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 乌申斯基

有天赋的人不受教育也可获得荣誉和美德,但只受过教育而无天赋人却难做到这一点。 —— 西塞罗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 莱辛

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 —— 契诃夫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 席勒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 马克思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 陶行知

受教育懂得焚毁遗嘱,做一个体面的人,为人所爱,受人敬重,而不是去做一个屡犯的偷表贼,受到法律对五种情状的加重处罚,解赴格雷伏刑场处死,受人憎恨和名誉扫地。 —— 巴尔扎克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 第斯多惠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 赫尔巴特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 培根

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 R.M.H.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书摘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 蔡元培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 苏霍姆林斯基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1、教学阶段论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一是明了;二是联想;三是系统;四是方法。

2、教育性教学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思想,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

3、训育

一是限制,二是赞许,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

赫尔巴特的教育名言:

1.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话动。

2.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望。

3.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

4.各种心性的基础是身体的健康。……关心健康是培养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

6.行政制度在教育上也有特别意义,因为每一个学生,没有地位与位置的差别,都必须习惯于参加这种制度,使他可以成为社会中一般有用的人。

7.人类自然本性就好象以最高技术建造的与布置的大船,能经得起一切风浪的变化,只等待舵手按照环境指导它的航程,指挥它到达目的地。

8.在经常监督的压力之下成长的人们,不能希望他们多才多艺,不能希望他们有创造的能力,不能希望有果敢的精神,不能希望有自信的行为。

9.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10.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11.在教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不需要第三者参加,常常在一起成为伟大而精选的伴侣。

12.赫尔巴特 教师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经验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直接的,同样也是丰富的;是的,在教学的时间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