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爱国古诗十首经典名言 正文

爱国古诗十首经典名言

时间:2025-05-07 06:01:12

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精选收集的爱国名言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6、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31、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3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3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8、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1、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4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5、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46、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7、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48、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0、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篇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六十八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心头怅触,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前两句是写景,描写祖国北方的壮丽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和“五千仞”是夸张的语言,赞叹黄河的长远和华山的高耸。“东入海”写出黄河浩浩荡荡奔流入海的磅礴气势;“上摩天”表现了华山巍峨高峻直刺云天的壮美雄姿。

后两句是在写景的基础上抒情,写沦陷区人民的痛苦、失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多年来,在金兵的铁蹄下,沦陷区百姓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难,眼泪都流干了。“泪尽”二字,包含着无限的辛酸,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南方,盼望朝廷军队前来收复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所等来的只有失望和痛苦。一个“尽”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苦难的'深重。一个“又”字,表现了沦陷区人民对南宋朝廷的彻底失望。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篇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一起来看看爱国格言和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爱国格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3、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5、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7、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8、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9、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10、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11、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12、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13、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1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1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

16、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法)拿破仑

17、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20、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1、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2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爱国的古诗词

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5、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2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6、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