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唯物唯心的名言警句 正文

关于唯物唯心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5-08 01:34:37

中国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向来是并存的。在做学问的人那里,二者往往成为他们争论的中心。然而近来似乎有些改变了。

现今的中国是信奉唯物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我想与客观主义的精神并无多大联系,只是因为潮流和教育。不知别处的老师如何,我所见的老师说话大都带了绝对的`语气,以至于我执拗地认为现今的教育便具一种过分主观的态度;而唯物主义又是为现今教育所认同的,故而学生们便具了所谓唯物精神。

那么,唯物是为哪些定理所支持呢?相对论、牛顿三定律以及高中教材外的种种大家之言?其实我一直有疑问:这些便是真理了么?是多少次实验、多少的数据在支持这些理论呢?我不知道,所以不具备批评它们的权力。可我所知道的很多人,也同样不知,却可以以绝对的口气告诉旁人,这是对的,并且又要引到物质不灭的唯物上去了。这种人依我看,是最要不得的,然而在现今的中国是太多了。

说了这么多,好像我也成了唯心的“怪人”了。其实我骨子里还是唯物的,这也是拜教育所赐。但是,那些看了前文,大骂我愚昧的“唯物者”也是从骨子里唯物吗?

我觉得唯物和唯心是可以和哲学拉上关系的。唯物实际上是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而唯心者过于自我为中心了(我听说唯心的根本论点便是人的意志决定外物客观存在,这实在难解,不过也非常人可XXX*)。就这点而言,中国其实还是讲唯物的胜地。无论从讲话的“准确性”看,还是从更植其骨髓的利己性来看,中国多数人都是讲的唯心。譬如两个朋友,缝人便说他如何好他如何好;却因一次吵了架,破裂了,谁也不理谁,于是缝人便说他怎么坏怎么坏。你看,他的意志不是决定了别人的客观存在了吗?

我觉得我还是挺无聊的,写这样挖苦人的文章便是证据。并且我的日子以无聊居多,所以各位还是小心一点,说话不要因没根据或坏心眼犯了错,被我这样的人逮到耳根子又要受罪了。

就拿二千数百年前中国的春秋时代来说,思想发达,诸子百家争鸣。有学问的哲人学者,开始对人类的生死问题提出了意见,知道如果生死为人类之大事,既有生,就一定有死。孟子说:「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恶有甚於死者。」可见好生恶死,存在於人类共同的心中。

但生死是生理变化的过程,应该使之顺其自然。故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也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因为人之生死,不能随人的爱恶。人们只能循生命之真理,而求其养生、广生与长生,却无法免於不死。长命百岁,是一般人祝祷他人之颂词, 即使活到一百或数千岁,仍不免於一死。

一、奇事异闻信不信由你

可是事实上,在民间却活生生的流传着许多故事,描述着鬼神的出现,以 及因果报应,轮回转世,却也未必虚假。在诸家野史、笔记,甚至在正史中,皆有许多此类记事。即使二十世纪,民间轮回转世,借体还魂之事,直到八十、九十年 代,也经常发生。报纸杂志经常记述这类情形;有人亲身经历,有人是眼见,有人是耳闻,都惊为奇事异闻,辗转流传。由於亲身经历,目睹异状,不由得你不信以 为真。

而一般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由於不是亲身目睹,对此都加以全盘否认。即使偶尔目睹经历,也用他的观点否认,说是精神不正 常,或是心理幻想,一概抹煞。於是信者自信,不信者则斥为迷信;有人尽力仔细蒐集资料,加以观察分析研究;也有不去深入研究的态度,只以迷信之说来排斥鬼 神灵魂的事实,这可以说是科学迷信。

就在近代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家,斥责灵魂之说为迷信的强大压力中,也有少数人持相反的意见, 据《死亡之後的生命》一书的前言中说:「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受当时那些据说和死者灵魂有感应力量,并与精神世界取得联系的层出不穷的报告影响和刺激,人们 已经开始一本正经地认真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研究。从那以後,为了最终决定性证明这种交流与感应到底可不可能,这些先驱者突破万难,千方百计地对数以百计明显 难以解释的实例,进行了调查和探索。而另一个吸引人们进行仔细深入研究和调查的领域,是那些心灵感应的艺术领域,音乐绘画、文学等作品,作者是平凡的人, 但他们宣称其作品,是受到早已去世大师的`指导而产生的。」

二、轮回说的科学研究

生命是有轮回的,这是宗教家的说法。人们依据一生 的善恶,上升天堂,下降地狱;一般的人,仍轮回为人,依其福泽而有高下。史传和笔记小说,记载有人能记忆前生,甚至三生的往事。直到现代,仍不断有转生借 体还魂的事实,登在报上。这类事实,超心理学研究者,从国内外已蒐集到不少的实例,除身处其境的人深信不疑外,一般的人,未必全信,只是当做奇闻异事,流 传而已。 根据历史的记载,新观念的提出,总是遭受科学界和外国的阻力,所以轮回之说,虽然到处流传,却未为大众所接受。

近来一位出身耶鲁大学的医学博士, 名布莱恩?魏斯 (brian l.weise) 的美国医师,担任过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在匹兹堡大学教过书,现任西奈山医学中心精神科主任,曾发表三十七篇科学论文 和专文,这位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医师,竟提出人类有轮回的说法。

1980年,有一位年二十七岁,名叫凯瑟琳的女子,因患焦虑、恐惧和 痛苦的侵扰,找他求治。他花了十八个月,做传统心理治疗,毫无成绩。於是用催眠法,想追踪她童年的伤害,那知道竟催眠到她的前世。她在催眠中的说话,毫不 迟疑,名字、时间、衣服、树木,都非常生动。她并不是在幻想,杜撰故事,她的思想、表情,对细微末节的注意,和她清醒时的人,完全不同,无法否认其真实 性。在一连串的催眠治疗状态下,凯瑟琳记得了引发她症状的前世回忆,也传达了一些高度进化的「灵魂实体」的讯息。

前辈大师告诉她,在 地球上她活过八十几次。但催眠治疗中,只前後出现过十二次,有几次且重复出现。在催眠中,她自己说出:曾是埃及时代的奴隶,十八世纪殖民地的居民,西班牙 殖民王朝下的风月女子,石器时代的穴居女子,十九世纪美国维吉尼亚的奴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被割喉谋杀的荷兰男子,是威尔斯的水手,在船上作业时受 伤,是参加大姐婚礼的小女孩,是十八世纪的男孩,目睹父亲被处死刑。她栩栩如生描述身处的景象。他测试过凯瑟琳,确定她没有说谎。魏斯告诉自己:「恐怕这 不是相信或不相信的问题,而是让我知道,轮回是真实的事。」

每一世死亡的情形,都很类似。死後自己会浮在身体之上,可以看到底下的场 面。通常死後感觉到一道亮光,她可以从光里得到能量,被光吸过去,光愈来愈亮。她飘浮到云端,接着他感觉到自己被拉到一个狭窄温暖的空间,她很快要出生, 转到另一世。 在她的前世中,常出现今生中对她关系重要的人。根据许多次研究,一群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许多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人们 对人的暴力和不公,都得偿还。过完的每一生,若没有偿清这些债,下一生就变得更难。这些轮回转世偿债的情形,和中国传统宗教中的因果报应和业障的说法,并 无不同。

魏斯花了四年,写下了《many lives , many masters》这本书。花了四年,才鼓起勇气,甘冒专业的风险,透露这些不正统的讯息,让大家都了解我所知道的不朽和生命的真义。

这本书一出版,在 佛罗里达州上了连续两年的排行榜,平装书印刷十次,译成十一国文字,风行一世,得到医师和专家的好评。魏斯说:「自从接触这个病人,我的生命全然改观。」

台北的张老师出版社,请谭智华先生将本书译成中文,定名为《前世今生》,出版了这书。并请笔者以中华民国超心理学研究会理事长的身分和专家胡因梦女士,台大心理系余德慧教授,以各人专攻的角度,来探讨轮回的问题,虽然各有解释,但都承认或不否认轮回的事实 !

一、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什么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2)什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3)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2、能力目标

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三、教学重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教学难点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

五、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

1、课时安排:1课时

2、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归纳总结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资源

人教版教材 哲学与生活 自制多媒体课件

七、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请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生:(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几个方面?

生:(回答略)

师:根据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第一个方面可以划分为哪两个哲学派别?

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师:到底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一)唯物主义

问题探究一:P12(通过该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得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优缺点)

(1) 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 的? 如果是唯物主义,属于何种形态的唯物主义?

(2)①材料一的观点认为谁是世界的本原?

在当时提出观点的时候,有没有科学依据?

②金木水火土等同于物质吗?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

材料二: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认为:在人的世界里面,就是在社会中,由于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所以可以自由决定一些事情,因此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主观。那么他们就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主观意愿选择的产物

(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 的? 如果是唯物主义,属于何种形态的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但是他们就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主观意愿选择的产物。请问:

上述观点有哪些合理性和局限性?(通过本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结合课本的基础上,推出近代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二)唯心主义

问题探究三:

王陽明的《传习录》记载:

先生游南镇, 一友指山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关? ”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此花顔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问题1:王陽明认为“心”与“花”是什么关系?据此可知王陽明的观点是属于什么观点?

问题2:你如何评价王陽明的观点

(通过本问题的探究,概括出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板书: 1、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问题探究四: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 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 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节选自《上帝创世说》

问题1:《上帝创世说》认为上帝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

问题2: 把上帝看作天地万物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通过本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分歧

根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

谁决定谁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

因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划分的,因此哲学的基本派别只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五)课堂总结

八、作业布置:

简答:

材料一:王陽明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极凶灾祥?

材料二: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1)王陽明的观点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贝克莱观点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

九、板书设计: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什么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十、教学反思:

1、这节课总体上来说还可以,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总结和归纳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2、这节课的内容比较难,尤其是涉及到古文部分,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是一筹莫展。在上课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上课时放手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遇到很大的困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学生对古文知识的不理解,说明课前预习没有做好,老师没有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