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为将之道的古代名言 正文

为将之道的古代名言

时间:2025-09-28 20:32:13

土地者,民之本也。

【释义】土地是百姓生存的根本。

善为国君,使民无论而农益勤。

【释义】善于治国的君主,要使百姓不存二心而致力于农业。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源也。

【释义】老百姓的农耕与纺织受到伤害,就会令天下人受饥寒之苦。

谷贱伤农。

【释义】粮价太贱就会伤害农民的利益,挫伤其积极性。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

【释义】安定民心的方法是使财货丰足,要丰足财富就要努力发展农业,节省开支。

朕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朕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释义】我每逢穿衣吃饭,都会念及耕织的农民和织女的艰辛。

求人安者,莫过于足食;求国富者,莫先于急耕。

【释义】想要人民安定,没有比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想要国家富强,没有比耕种更要紧的。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多。

【释义】否定了一件好事,更多的好事就无法涌现出来;奖赏了一种恶行,许多坏事也就跟着出现。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释义】作为上级,若能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释义】国家一定要有文有武,政治一定要有赏有罚。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释义】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得比百金分量还重。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释义】得到奖赏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不畏惧退缩。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人民是天下之根本,只有民心安定了,国家才能安稳,才能富强。

下民易虐待,上天难欺。

【释义】老百姓容易被欺压虐待,但老天爷是你们欺骗不了的啊。

赏不加于无功,罚不加于无罪。

【释义】不要赏赐没有功劳的人,不要惩罚没有罪过的人。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释义】礼不适用于百姓,刑不适用于大夫。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释义】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都会好起来。

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

【释义】不因为是自己亲近的就给予重赏;也不因为与自己疏远就忘掉给人恩惠。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释义】做臣子的,把百姓富裕快乐作为功劳,把使百姓贫穷痛苦视为罪责。说明当官者当为民着想,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只有这样,才会成为真正受人民拥戴的父母官。

不有严刑,诛赏安置?

【释义】如果没有严厉的刑律,惩罚、奖赏怎么设置呢?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释义】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释义】不提拔没有功劳的官吏,不奖赏不会善战的将士。

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释义】要使法令行得通,必须要有刑律和罚则作为后盾;要使奖赏起到激励人们的作用,必须从政治上讲清道理。

祿当其功,则有劳者劝,无劳者幕。

【释义】让有功劳的人享受应得的俸祿,就会使他们受到勉励,使没有功绩的人羨恭。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释义】英明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农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释义】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农人不饥,而天下肥,要妇不寒,而天下安。

【释义】农民不会挨饿,国家就富裕;蚕妇不受寒,国家就安定。

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

【释义】温饱的时候,要想到采桑的艰难,耕作的辛苦。

汝知稼福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释义】汝:你。稼福:泛指农业劳动。斯:这。你知道种田的艰难,就能常有饭吃了。

古之强兵者……未有不从农事起者。

【释义】强兵,强大的军队。农事,农业。起,做起。说明要建立强大的军队不能离开农业。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释义】立国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

地者,万物之本原。

【释义】土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源。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释义】贵,物价上涨。极,达到顶点。贱,物价下跌。物价上涨到极点就会下跌,跌到极点就会上涨。

富者,人之惰性,所不学而倶欲知也。

【释义】富有是人与生倶来的`性情,不用学就知道了的。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

【释义】本,农业。末,农业以外的工商等业。古代治理国家的人,注重开辟财源,沟通有无。

贱即买,贵则卖。

【释义】商人不贩运没用的货物,工匠不做没用的器具。

农商交易,以利本末。

【释义】农,农民。商,商人。本,农业。末,农业以外的工商等业。农民和商人之间的交易,可以促进农业和其他各业的发展。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

【释义】一个国家难免会出现乱人,但法度不能乱,法度一乱,国家就要失败。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释义】国乱由于君乱,法治由于人治。

释法术而心治,免不能正一国。

【释义】抛弃法制而凭个人所好,即使再贤明的君主也不能把国家治理好。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释义】与其杀害无罪的人,宁可自己承受不守成规定法之罪。

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

【释义】虽然大权在手,也不能滥杀无辜。

罪止一身,家属不问。

【释义】一个人犯了罪,只能处罚其本人,不能株连其家属。

水注者鱼浮,令哥者民乱。

【释义】水浊则鱼要上浮吸气,政令繁苛则民无法承受。

以战去战,盛王之道。

【释义】以战争消灭战争,是成为强大帝王的政治准则。

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释义】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因而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一概不为。

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

【释义】军队不进攻没有罪过的城市,不杀没有罪过的人。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

【释义】英明的帝王用兵,并非他好战,而是为了诛杀残暴,讨伐叛乱。

兵不妄动,师必有名。

【释义】军队不能轻举妄动,出兵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释义】只靠武力必定失败,只靠文治必定灭亡。

天下虽兴,好战必亡。

【释义】国家虽然兴旺,如果喜欢打仗必然招致灭亡。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释义】安邦定国的方法是强兵足食。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释义】国家的重大事务,没有什么比事先有戒备更重要了。

兵无强弱,强弱在将。

【释义】军队本身无强弱之分,其强弱完全取决于将帅。

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璧。

【释义】连城璧,价值连城的璧玉。此言比喻将才之可贵。

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

【释义】作战时将帅能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士兵就没有不勇敢的。

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释义】将帅作战时能带头杀敌,就无坚不摧。

为将之道,智勇兼贵全。

【释义】将帅既要有智慧,又要勇敢。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三国演义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关于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逝世后,曹匹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三国演义名言警句

No1、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

No2、志当存高远。

No3、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No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No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No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No7、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No8、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No9、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No10、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No11、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No1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No13、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No14、既生瑜,何生亮。

No15、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No16、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No17、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

No18、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No19、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No20、生子当如孙仲谋。

No2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No22、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

No23、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No2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No25、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No26、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

No27、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No2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No29、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No30、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No31、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No3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No33、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No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No3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No36、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No3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No38、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No39、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No40、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No41、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No42、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No43、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No44、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No4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No4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No47、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No48、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No49、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No50、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亮再不能兴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诸葛亮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8、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9、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

10、(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11、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12、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1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14、“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

15、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16、……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17、(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18、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

21、三日不见,变刮目相看。——鲁肃

2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2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25、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2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司马仲达

2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9、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求时之过已。——曹丕

30、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31、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评袁绍

32、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33、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

34、懵懂而死,与草木同朽;悟道而生,是为永生。——马超

35、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3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7、我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38、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

39、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罗贯中

40、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刘安

41、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罗贯中

4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

44、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

4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48、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

4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50、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

51、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52、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

5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4、(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55、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5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7、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