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名言名句(带译文)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www.17coolz.com 名人名言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名句一:“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师说》精辟地论述了择师的标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认为称之为教师之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他把教师是否有“道”做为择师的标准,这是对儒家"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思想的发挥。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谁拥有“道”,谁就可以为师。韩愈所说的“道”也就是统治者所宣扬的“道”,即“明人伦”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又要恪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以及"物格而后知至,知之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封建道德。韩愈提出"道"是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标准,因此,他要求教师首先忠于道,才能传道。韩愈强调"师道"正是对当时"耻学于师"不良社会风气的批判,这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名句二:“传道、授业、解惑”。
《师说》明确提出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至今看来,韩愈对教师职责的表述仍是相当准确的。韩愈提出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4]韩愈认为教师的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相联的,但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为辅。古之学者从师就是为了获取知识,希望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系统地传授知识,耐心认真地解答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职责,没有完成教师的任务,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现在重新审视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却包含了丰富的意义。首先,表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任务的界定,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这是对教师任务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这里的'"师"并非指各级官府的学校教师,也非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之人。
名句三:“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首句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即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文章一开始就紧扣题目,一语破题,点出了“师”字。并用“必”这个表示肯定的语气副词,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指出教师工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师”对“学者”来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有”的。“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惑的间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了。紧承下文"解惑",从解惑的角度,也就是从反面,对当时知识分子中存在的一种:"耻学于师",羞于承认教师的恶劣风气进行了批判,说明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磋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并指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于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吾未见其明也"。还指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总之,他认为圣人与一般人之所以有智愚之别,其根本原因在于圣人能够从师学习,而愚人却以从师为耻。通过古今对照,赞扬古人之从师,批评今人的耻于从师,在比较中又强调从师的重要性。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韩愈
6、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祭十二郎文》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
8、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韩愈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10、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韩愈《围炉夜话》
11、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韩愈
12、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幽兰操》
13、圣人无常师——韩愈
14、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韩愈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16、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韩愈
1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韩愈《原道》
1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韩愈
19、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祭十二郎文》
20、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韩愈
2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
2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
24、文约而义薄,辞近旨远——韩愈
2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
26、辞,达而已矣——韩愈
27、驾轻车,就熟路。——韩愈《送石处士序》
28、学知不足,业精于勤。——韩愈
2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30、博爱之谓仁。——韩愈
31、学者当务实——韩愈
32、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韩愈《与李翱书》
33、星河尽涵水,俯仰迷上下——韩愈
34、濯清泉以自洁。——韩愈
35、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愈《幽兰操》
3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37、清寒入山骨,草木尽坚瘦——韩愈
38、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韩愈
39、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韩愈
4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韩愈
41、断送一生唯有酒——韩愈
42、文以载道言贵独到词必己出文从字顺——韩愈
43、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韩愈《杂说》
44、志同而气合。——韩愈《徐泗毫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45、自知者为明。——韩愈《复忘赋》
46、强学力行。——韩愈
47、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48、彼苍天者曷其有极——韩愈《祭十二郎文》
4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50、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摧。——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