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成功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 《生查子》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魏?曹植 《白马篇》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陆游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反躬自省的古代名言精选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3.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8.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9.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0.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反躬自省的古代名言
1.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2.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4.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8.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9.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0. 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1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14.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1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6. 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17.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8.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19. 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2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2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2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2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5.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2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0.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1.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3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3.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6.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7.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3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40.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关于自省的名言
1、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2、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4、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
5、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歌德
6、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
7、用理想及信仰来支撑本我的精神;用安然及宽容来迎接周遭的目光;用理性及判断来解决情感的危机;用主动及关爱来赢得朋友的友情;用努力及毅力来实现最初的梦想;用自省及行动来修正自身的缺点!
8、我风情又果敢,远目且踏实,咀嚼上乘却又勤恳自省,毛病虽多,还望大家海涵!
9、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10、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11、薛之荔:总是失败和总是成功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遇到失败的时候是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呢,还是痛定思痛自省己身呢。
12、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13、砺操行以修德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14、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15、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16、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中国谚语
17、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18、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19、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以及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等,是一个人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内化水平。有修养的人,不以地位、金钱、容貌来衡量,他(她)是一个真我的人,一个自律的人,一个宁静的'人,一个挑战自己的人,一个自省的人;是一个具有宽容气度、严谨节操、淡泊情趣、高雅气质的人。
20、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21、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叫艮好,假如是负号,那就采取措施。李米特洛夫
22、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上下齐廉。
23、在人生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自省,学习自我约束,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规则陪伴我们成长,帮助我们进步。同学们,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给记忆,明天将交给梦想,你所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让我们好好珍惜今天这美好的学习时光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4、自省是拒腐防变的关键。
25、励操行以修法业,当自重;甘淡泊以守清贫,当自省;谋善举以泽众生,当自励。
26、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选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古人反躬自省的名曰名言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为耻“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不耻下问语出《论语》。意思为哪怕是很低端的问题也会主动向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下,字在此处应该是指的是问题的属性为“下”,而不是请教的人为“下”。孔子主张礼,如果这个成语的解释把“下”字作为被请教人的属性,则会先无礼于人,与他所主张的思想不符。——摘自百度百科《不耻下问》
基本解释
注释:耻:羞耻,奇耻大辱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
“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1] (释义:天性聪敏的人大多不爱学习,地位高的人又多以下问为耻。因此谥法中将”勤学好问“谥为文,这大概就是人们的困难之处吧。孔圉能够谥为文,也就是因为这样而已。)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
示 例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演变 :现常指”聪明且好学习,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来问。“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
成语来由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1] ,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非常经典的读书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0、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3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3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35、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6、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8、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3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4、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4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