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得太复杂,简简单单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生活,把握好现在即可。不要为过去的失误懊悔,不要为将来的未知迷茫,积极乐观地干好每件事,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就会有心灵和精神的自由、就能获得自我的充实和幸福,成功快乐必然永远伴随你!
记住:天堂与地狱,都在你心中。
第一、不以得喜不以失悲
我们都在不断的得到一些东西,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当我们得到时不要过于欣喜,失去时也不要过于沮丧。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都应坦然接受,这样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1、命运是靠手来创造的,但跟手多手少没有关系
富翁并不是天生就是富翁,乞丐也不是天生就是乞丐。有些人之所以能成为富翁,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辛劳;而有些人之所以会成为乞丐,是因为他们喜欢坐享其成。命运是靠手来创造的,但跟手多手少没有关系,只跟怎么用手有关系。
2、不算不得意的'事,只算得意的事
人生有得意的事,也有不得意的事,如果只想着不得意的事,就会变得不得意;如果只想着得意的事,就会变得得意。所以,若想生活得快乐,就别算不得意的事,只算得意的事。
3、贪婪不但不能满足欲望,反而会令人失去已拥有的东西
人有一定的欲望是正常的,但当这种欲望过于强烈时就成了贪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见好就收这个道理,否则,不但什么也得不到,就连已拥有的东西也会失去。
4、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懊悔也于事无补,倒不如坦然接受
5、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收获就要付出
有些人总是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做什么事,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6、在绝望时,不妨看看他人想想他人
7、时机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回头
8、无法挽回的是昨天,需要抓住的是今天可以期待的是明天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如果你不抓住它,它永远不会停留。回首已过的岁月,我们可能已经浪费了许多光阴,为了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去做该做的事。
第二、小挫无益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人都想成功,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的。没有人想失败,但很多人都正在经历着失败。其实,无论是收获还是失去,成败只有一念之间,成也好败也好,我们不必太在意。
交朋友名言名句1
● 义气之交,虽是真诚,总也失之太急。
● 如果你想交朋友,请先为别人做些事。
● 凡才智之士,必得忠直之人从劳制之。
●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没能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 朋友邀宴,可以缓往;朋友有难,必须速赴。
● 与人交往,待人以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 亲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自己挑选的。
●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朋友之道也。
交朋友名言名句2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
译:曾子说:“我每天都会几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时是不是很诚实?有没有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3、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译: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4、子曰:“主忠信,毋(wu)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第九)
译: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
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议论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交朋友名言名句3
1、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卢梭
2、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普卡利西尔
3、屈辱了朋友的人格和情操来迁就自己的人格和情操,这是比什么都更大的愚蠢,其结果只能把友谊的葡萄酿变成酸醋。
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像一件衣服,高兴的时候穿在身上,不高兴的时候就脱下来。
5、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和最知心的朋友,同在最美的环境之中,却是彼此静默着没有一句话说。
6、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科林斯
7、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8、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高尔基
9、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罗阿
10、这真心的相互流传,是朋友的秘密是朋友的快乐。
11、保持友谊的最好办法就是任何事情也不假手于他,同时也不借钱给他。——保罗
12、知道友谊是什么的人,不会自私自利,因为友谊使他超出了自我的小范围。
13、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应该是给他人好处,而不是向他人索取。这种友谊最为可靠。——修昔底斯
14、朋友之间应该以正义、真理见面,而不是“群居终日,好行小慧,言不及义。”
15、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罗高
16、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17、人与人的关系,必须在寂寞时,在苦恼时,在互相安慰时,才显得亲密。
18、与善人相处,则不失为君子;与恶人相处,则流而入于小人。
19、一步一步来是做生意的诀窍,但不是交朋友的诀窍;做生意时没有友谊,交朋友时也不应该做生意。
20、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培根
21、看不起别人的人,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尊重别人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2、真朋友是相知
23、友情在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24、以假对假易,以真对真难。
25、人的生命会忽然泯灭,而纯挚无私的友情却长远坚固永在。
26、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8、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9、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0、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2、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5、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6、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8、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1、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2、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2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4、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25、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9、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0、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4、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3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6、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7、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8、张飞睡觉——不闭眼
39、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40、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41、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43、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44、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4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46、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7、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48、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49、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50、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有关三国的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小故事
1.三顾茅庐的故事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三国演义》小故事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2.火烧连营的故事
孙权杀了关羽,抢回荆州,这两件事惹得刘备心里冒火。他不顾文武大臣们的劝阻,亲自率领75万人马杀向东吴。
张飞命令3天之内作好白旗白甲,全军将士带孝出征,并叫范疆、张达快去办理,误了期限就杀人。范疆、张达看不能完成任务,就刺死《三国演义》小故事张飞,投奔了孙权。
刘备听说张飞被害,大哭一场,对孙权恨之入骨。再说孙权听说刘备大军杀来,十分害怕,就写信请魏国帮忙。这时,曹操已经病死,曹丕正希望两家相争,自己从中得利,所以,一个救兵也不肯派。 孙权只好自己对付刘备。他先派年轻的孙桓、后派年老的甘宁等将领阻挡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孙权急得没有办法,就把杀害张飞的凶手范疆、张达送给刘备,还愿让出荆州求和。刘备不答应,非要灭了东吴不可。
孙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老臣阚泽推荐小将陆逊,说:“如果不用陆逊,东吴非灭亡不可!”孙权便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陆逊说:“我是文官,有这么年轻,恐怕有些人不服从我的命令。”孙权就把自己的宝剑交给陆逊,允许他先斩后奏。
果然,一些将领对陆逊不服。这时,蜀军天天跑到营前挑战,对东吴军队破口大骂。《三国演义》小故事有些将领非要出营跟蜀军杀个痛快不可,陆逊严令不许出营。他要等蜀兵十分疲劳、麻痹大意的时候再出兵。 刘备听说孙权让小将陆逊做大都督,很不把他放在心上,说:“我指挥打仗有年头了,还打不过一个小孩子吗?” 刘备的部队从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没打败东吴主力,就在树林里安营扎寨了。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马良感到不妥,劝刘备说:“这样安营,是不是征求一下丞相的意见?”刘备说:“我很懂兵法,何必问孔明。” 陆逊得知刘备的营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败刘备的计谋。这天,东南风刮得很猛,陆逊指挥大队人马带着茅草和火种,并分三路,一起杀进蜀营,把蜀军40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刘备在赵云的保护下逃到白帝城。
3.赤壁大战的故事
周瑜与诸葛亮商量好进攻曹操的时间,然后,把人马分成6队,只等东南风一刮《三国演义》小故事起来,就开始行动。
东南风刮起来后,黄盖带了20只装满芦苇、硫磺等物的火船,向对岸开去。快到曹操军营时,船一齐起火,顺着风势,将曹军船只烧着。由于曹操听信庞统的话,将所有的.船用铁环锁在一起,根本没法逃走。
这时,曹军水寨全都烧着,一片火光。许多兵士被烧死了。曹操知道中了计,一边叫骂,一边寻找船只。这时,张辽驾着一只小船过来,曹操才脱离火海。 曹操被救上岸时,东吴兵马已杀了过来。他在张辽等人的保护下,终于甩掉了东吴的追兵。他们来到一个山势很险的地方。这时,曹操哈哈大笑起来,将士们都吓了一跳,问他笑什么,曹操说:“我笑诸葛亮、周瑜不懂计谋,如果他们在这里埋伏下一支兵马,那就厉害了!”话没说完,杀出了一支人马,原来是早已埋伏在这里的赵云。曹操连忙突围,死伤了许多兵士,好不容易才逃出来。
这时,天已经亮了,正下着大雨。曹操以为没有危险了,就下令休息吃饭。他坐《三国演义》小故事在树林中,不禁又哈哈大笑起来。旁边人问:“丞相您损失了那么多人马,笑什么呢?”曹操说:“我笑诸葛亮、周瑜还是缺少计谋,如果他们在这里埋伏下一支人马,我们还能逃得了?” 话音没落,突然一阵喊声,张飞率领兵马冲了过来。曹操大吃一惊,甲衣也没穿就上了马。他手下的将士一边跑一边迎敌,许多人都受了伤。 这次,曹操开始走小路。他们来到了华容道。曹操见远处还有烟雾,像有伏兵。曹操说:“这是诸葛亮叫人放的烟,让我不敢走这条路。”于是,曹操等人走上了华容道,这条路本来不平,加上刚下过雨,特别难走。曹操下令砍树搬草,垫平路面。不少士兵累得昏倒在地上。
好不容易到了平坦一点的路面,曹操又哈哈大笑起来:“如果是我指挥打仗,肯定在这里埋伏一支军马,诸葛亮、周瑜到底是不行啊!”话没说完,有是一声炮响,关羽带人截住了去路。
曹操吓了一跳。等他定下神来,看清是关羽时,脸上顿时有了笑容:“云长。以前我对你不错,请你看在过去的情义上,放我一条生路吧。”关羽是个讲义气的人,他回想起曹操对他的种种好处,又看那些士兵的可怜样子,就让开了道路。
诸葛亮听说关羽放走了曹操,非常生气,说:“关羽因为私人情义耽误了公事,拉出去杀了!”刘备一听,急忙过来求情:“我和关羽像亲兄弟一样,本来准备一齐死的,先生杀了他,我也没法活了,就原谅他一次吧。”诸葛亮这才不说什么了。
4.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故事
三国时代,在赤壁这地方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
曹操号称拥军百万,雄居北方,想并吞南方。东吴、西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北魏。东吴的统帅周瑜和西蜀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周瑜用反间计,让曹操杀死曹军中熟悉水战、可以抵挡他们的将领蔡瑁、张允。周瑜又叫庞统假作献计,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
周瑜又打黄盖,让这老将用“苦肉计”去诈降曹操。实际上,黄盖在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准备以诈降的方式冲向曹营,发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要向北岸曹军放火,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当时正当隆冬季节,天天都刮西北风。周瑜忧急成病,卧床不起。只有军师诸葛亮心中有数。他自称有个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诸葛亮拜访周瑜,把药方写了出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四句韵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可以借东风。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过气象观察,心中就有了办法。他对周瑜说,自己能呼风唤雨,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叫“七星坛”。诸葛亮在“七星坛”上祈求东南风。
到了预定的日期,果然东南风大作,周瑜就顺利地执行他的火攻计划。东风狂吹,火光冲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败仗,从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