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15首古人智慧名言 正文

15首古人智慧名言

时间:2025-05-14 06:01:15

导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

1、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1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1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9、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2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22、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

23、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勤勉,快速。慎:谨慎,慎重。

2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25、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2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29、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解读] 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3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31、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32、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3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天时;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

3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荡》

[解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3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解读]羊跑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原文是: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末为迟也。”我们知道,事情失败后,及时补救,还不为迟;怕就怕不吸取教训,不采取补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臣:庄辛在楚襄王面前的自称。鄙语:俗话。顾:回头看,回头召唤。

3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解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

3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圬(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40、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解读]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4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解读]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仰:仰头。怍(zuò):惭愧。 45、养心莫善于寡欲。——《孟于.尽心下》

[解读] 饱食伤心,欲多伤心。修养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最好的办法是减少私欲。欲:情欲,贪欲

4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45、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4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4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4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4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5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三)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5 二十一世纪唯一胜过别人的竞争力是胜过对手的学习力。

6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7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 知识可以助人成功,更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9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10 学习要快,市场反应力要快,决策要快,行动更要快。

11 凡事用心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中伤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指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12 天下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天下有两苦:黄莲苦,贫穷更苦;天下有两薄:春冰薄,人情更薄;天下有两险:江湖险,人心更险;知其难,忍其苦,耐其薄,克其险,可处事矣。

1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国风中的一首)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5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6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 汉乐府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7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18 成功不稀奇,关键是速度。

1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21 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

22 你不要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运时表示好感。只有那样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难。 萨迪

23 你的梦有多大,你的格局就有多大。

24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朝宋人陆凯的《赠范晔诗》

25 没有人为你的失败负责,只有人为你的成功喝彩励志名言

26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27 眼睛看到的是视线,看不到是眼光

28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29 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 大仲马

30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31 眼光比能力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32 一等人创造环境;二等人跟随环境;三等人报怨环境。

3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开悟。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磨刀不误砍柴工。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8、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6、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1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9、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1、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2、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5、酒香不怕巷子深。

2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2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29、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30、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3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6、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42、人怕出名猪怕壮。

4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44、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4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4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4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48、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0、此地无银三百两。

5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5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5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5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9、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60、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6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62、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

6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66、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7、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68、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69、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7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7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7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7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7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6、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7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7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7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0、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8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8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8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87、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丘迟)

8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8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9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9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9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9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9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96、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97、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

98、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99、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100、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0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0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03、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0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105、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10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0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1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1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1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

114、杀鸡焉用宰牛刀。

115、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11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117、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118、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

11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1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2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1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2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2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12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2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2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131、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132、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3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35、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36、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137、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138、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140、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14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