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赞美洞庭湖的名言 正文

赞美洞庭湖的名言

时间:2025-05-14 08:41:35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唐宋时期洞庭湖水域向西拓展,达到方圆七八百里,而且是洞庭湖最深的时期,“八百里 洞庭”开始频频出现于这一时期的诗文中,如唐僧可朋的“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宋 梅尧臣的“风帆满目八百里,人从岳阳梦上看”,等等。

洞庭湖的潋滟澄波和壮丽景色、恢宏气势,激发起诗人的无限诗情。唐代张说诗曰:“平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诗曰:“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惟余水共天”.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均有描绘洞庭湖的名句千古传诵。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诗曰:“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 无寒烟。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杜甫形容浩渺洞庭为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白居易的.“猿攀树立蹄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元稹的“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宋朝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 过洞庭》极得后世赞赏:“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正因为湖水幽深莫测,浩浩无涯,使人们产生了奇妙的幻觉和神奇的想象。唐人李朝威在他的《柳毅传》中,便将洞庭湖描绘成“白璧为柱,青玉为墙”,“台阁相向,千门千户,奇草珍木,无所不有”的洞庭龙宫。

1、星河尽涵水,俯仰迷上下。——唐·韩愈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3、海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宋·黄庭坚

4、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宋·黄庭坚

5、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唐·刘禹锡

6、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范仲淹

8、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李白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10、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李商隐岳阳楼

11、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1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

13、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4、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唐·李白()

15、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17、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宋·黄庭坚

孟浩然洞庭湖的.诗句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一》

3、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宋之问《洞庭湖》

4、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来鹄《洞庭隐》

5、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6、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李群玉《洞庭遇秋》

7、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朱庆馀《过洞庭》

8、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9、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势翻荆口迮,声拥岳阳浮。远脉滋衡岳,微凉散橘洲。星辰连影动,岚翠逐隅收。渐落分行雁,旋添趁伴舟。升腾人莫测,安稳路何忧?气与尘中别,言堪象外搜。此身如粗了,来把一竿休。——李屿《过洞庭》

1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1、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蒙蒙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刘禹锡《洞庭秋月行》

1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13、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齐己《怀洞庭》

14、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15、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16、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李端《宿洞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