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孟子生与死的名言 正文

孟子生与死的名言

时间:2025-05-14 09:13:55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 1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语录

(2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 2

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众也!

5、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6、孟子的名言警句

7、以五十步笑百步

8、永言思,思孝惟则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14、长幼有序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2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3、尽信出自——《书》,则不如无出自——《书》

2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30、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3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2、人皆可以为尧舜

33、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3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6、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3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1、彼一时,此一时也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4、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7、尽信书,不如无书

4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9、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50、人不可以无耻

51、仁人无敌于天下

52、仁者荣,不仁者辱

53、仁者无敌于天下

5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6、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5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5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6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生与死: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

懦夫一生数死,丈夫只死一遭。——(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为了惧怕口J能发生的祸患而结束了自己的牛命,是一件懦弱卑劣的行为。——(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死亡是造物者为人类安排的一种自然的、需要的、普遍的灾害。——(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人生的卒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法国物理学爱)帕斯卡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印度政治家)甘地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情生存的缘故。——(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死,是将我们所有的秘密、阴谋、奸诈的面纱揭开的东西。——(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有时,人死或许可以是一种刑罚,但并不等于赎罪。——(法国作家)大仲马

自杀是可恶的,因为上帝禁止这样做;上帝禁止自杀,因为这样做是可恶的。『——(德国哲学家)康德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日本哲学家)二木清

隆重的葬礼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虚荣。——(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

死是伟大的激情惟一纯洁、美丽的线路。——(英国作家)劳伦斯

在还没死亡以前,就不能算作完全诞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一切关于死的苦闷,对于强者无异是猛烈的鞭挝,把求生的力量剌激得更活泼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死亡是那些自由不能解救的人的解脱者;是药物不能医治的病人的医师;是时间不能释怀的人的慰藉。——(阿根廷作家)科尔顿

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德国待人)歌德

死,使善者坚强,使智者认识生,教他如何行动。死使智者和善者永生。——(德国诗人)歌德

对于认识到死并不可怕的人,生活中就不会有可怕的东西。——(古罗马哲学家)伊壁鸡鲁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黎巴嫩作家)纪伯伦

懦夫失去了比自己生命更多的东西。他虽生犹死,因为他被集体所抛弃。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捷克作家)伏契克是另一场出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作家)三毛

生与死的名言警句:

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人的灵魂表现在他的事业,人是要死的,谁也活不了几百岁,但是他的事业定会永垂不朽。

詹姆斯.迪恩,“被损坏却又美丽心灵的代表”。名言: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

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生命的最大用处是将其用在某件能比生命更长久的事物上。

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一个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对抗垂死与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动和欢乐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

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

死亡的恐怖是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平静则是古典主义的。

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

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生命,如果跟时代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去衡量;有些人在瞬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却突然衰老。

了解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只要善于利用,生命是长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能做的是有限的,我想做的是无穷的。从有生之年到一息尚存,我当尽力使有限向无穷延伸。

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不知生,焉知死。——老子

不知死,焉知生。——孔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清)洪昻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檀弓》孔丘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促淹

宁进一寸死,毋退一尺生。——张煌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生使一切人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死使卓越的人露出头角来。

——萧伯纳【英】

死亡和老人的距离并不比和婴儿的距离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纪伯伦【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