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小说作家黄易名言 正文

小说作家黄易名言

时间:2025-05-13 23:57:16

黄易经典哲理语录

1.成功失败有何打紧,生命的真义在于从逆流里奋进的精神,那才能显现出生命的光和热。

2.雪中送炭没有多少人肯做,但落井下石却是人人乐而为之。

3.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觉渺小,再不敢恃强横行了。

5.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6.女孩子就像蝴蝶,要飞就让她飞吧!最要紧是立即去捕捉另一只凑数。

7.由于不知道,故而不存在。这正是命运最动人之处。无论将来如何,我们也要向将来挑战,寻求自己的理想。

8.所有危险和苦难,只是磨炼和修行的必须经历和过程。

9.男女间的事,一旦开了头,就谁都肯定不了将如何结局。

10.任何事物只要你肯用心去看,都会看出很多景象来。

11.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明天却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命运再不应操在别人手上,而是在你和我手中。纵使为这拋头颅洒热血,也永不言悔。

12.钱是用来花的,不花的银两只是废物。这是一个以钱易物的社会,假设用得其所,不但能使你舒服地享用一切,生活得多姿多采,还可为你赚得到名利和权势。

13.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挑战自然就有压力。

14.生命就是这样,老天爷将你摆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管你情愿与否,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那个角色。我只相信过去了的命运,至于未来的,我只信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若果不是这么想,做人还有什么斗志和意义?

15.时间和生命间有着微妙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日夜的交替,便如生命般使人难以捉摸,又心生怅惘,难以自己。就像成成败败,只是某一瞬间的事,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到头来,一坯黄土会把所有成败埋葬。

16.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很多东西,但亦得回很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伤魂断的日子。

17.好或坏这简单的二分法显然并不适用于现实的世界里。谁不在为自己的私利奋斗争取?

18.人生总是这么多无奈的事,明知不应为,却是无可奈何。

19.这世上根多看似绝无可能的事,都是由有志气的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布衣可封侯拜相。甚至荣登皇座一无所有的人亦可以成为富商巨贾,此种事早不乏先例,故你们大可以此为自勉。

20.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动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动人的历程与经验。成功失败并不重要,但其中奋斗的过程才是最迷人之处。

21.在这甚么都讲利益交易的自由社会,任何人都只是一种商品,愈有名气的人,愈含有商品的特性和价值。

22.人生在世,只是白驹过隙,当你以为生命永远都不会到达尽头时,眨眼间便到了呼吸着最后几口气的时刻。

23.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4.世上的名利权力,实在比不上由爱情之果挤出来的一滴蜜汁。在爱情前谁不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25.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6.情绪是人类的最大负担!爱则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源。人生不外就是如何去逃避痛苦和找寻快乐,诸种方法,例如男女之爱、名利、财富、权力、刺激均莫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死亡却最终使我们一无所得,这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27.人世间的所有纷争,都可算是一种思想的斗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别人接受,斗争亦从而展开。

28.感情比剑更锋利,且两边都是锋刃。

追忆黄易先生:纵有覆雨翻云手,难留破碎虚空魂

作为看武侠小说启蒙极早的人,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传统三大家的书翻遍之后,虽依然可以随时重拾经典欣赏玩味,但爱读书的人一定是想多看些不同风格好书的,自然而然认识了温瑞安与黄易,也知道了金古梁黄温这新派武侠的五大家。

我看书其实很不挑食,喜欢各种情节跌宕文笔生动或文字优美的小说,只因追求不高,不求文以载道书必言志,好看是第一要务;好看之余还需架构合理逻辑通顺,不要侮辱读者智商,可以意料之外,必须自圆其说;如果还能有自己的谋篇布局,架设出完整的世界和世界观,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情感动人就更是意外之喜。

因此,除了是资深金庸迷外,我还喜欢古龙作品中的精品,震撼于他奇诡的构想,为里面浓得化不开的热血情义心潮澎湃;为温瑞安所吸引,爱极了神州奇侠系列,爱煞了逆水寒,更折服于他奇丽诡艳的描写,也欣赏他自创新路为武侠世界引入官府衙门,造就四大名捕系列;更在网上遍寻新生代写手作品,看小椴沧月蒋胜男上穷碧落下黄泉,每每也有心动之处。而对于黄易,曾经一段时间无书可读便将他全部作品读下来,对他的评价却着实有些头痛。

作为比金古梁三位晚生几十年的作者,他最难能可贵之处是不被经典桎梏。刚开始写作时因为前辈珠玉在前,效仿倪匡(卫斯理),以玄幻小说闯入江湖,创造了《破碎虚空》和《凌渡宇》系列,在玄幻领域成就几可直追倪匡,并开创了异侠小说模式。因为心底对武侠小说的热爱,他终于还是杀进了这个前辈已树立无数高标杆的天地,交出一份份留下重大影响的作品。

世人多半知晓金庸擅长融小说于历史,笔下人物成长中悄悄推动着真实历史事件的发展,与正史最为相扣的是鹿鼎记,射雕三部曲天龙飞狐等也与真实历史年代历史人物盘根错节交相辉映。殊不知黄易最杰出的作品都是如此。

《寻秦记》因为2001年古天乐主演的TVB电视剧而获得极大知名度,故事其实就是现代屡见不鲜的穿越文,只不过为男主穿越。特种兵项少龙穿越到战国,因缘际会下推动了嬴政一统六国,一手造就秦始皇,结尾甚至暗示他还要培养出颠覆秦朝的楚霸王项羽;甚至这个嬴政根本不是秦王之子,是时事所迫他将赵国王子推出去冒名顶替,想象不可谓不大胆,构思不可谓不奇特。

同样被改编过电视剧的大部头小说《大唐双龙传》则是围绕隋唐时期铺陈开来,并且采取了武侠小说鲜少出现的双主角模式。古龙的《绝代双骄》也是兄弟俩,但明显小鱼儿是男一号,着笔比花无缺多很多。大唐中寇仲分量略重,但对徐子陵的描写也绝不吝惜,此双龙名副其实。通过两个江湖小混混的成长史,描述了隋末群雄并起江湖纷争的浩大局面,各方霸主各路义军高门大阀正道魔门异彩纷呈,连玄武门之变都是因为建成元吉与魔门勾结,李世民为救父亲和天下不得不兄弟阋墙。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样都可以!!

所以后来再看到《覆雨翻云》讲述明朝朱棣与建文帝之争又是因为魔门捣乱,《边荒传说》从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写起,看北府小兵刘裕如何成长到一统南方成为宋武帝,终于习惯了他的套路,也实在深深佩服他的历史功底与奇幻想象。在历史之外,他对武与侠的探索也另辟蹊径,从基本招式、江湖门派拓展到了对天道的探寻,但又不同于修真玄幻小说的修士修炼,完全是基于对武道的极致探索和拔高后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层面。看起来不免觉得匪夷所思光怪陆离,但不得不佩服他奇思妙想和自圆其说,非大学问不能为也。

之所以会觉得对他评价头痛,因为他和所有作品过多的人一样会良莠不齐,有些作品令作为女性读者的我看起来颇为不适。而且作为多部大部头作品的作者,如我之前所说,敢把书写得很长的人绝对是真本事,因为需要那么复杂的情节和繁多的人物填充,但若是功力不足,就会有语言雷同乏味之虞。看过他太多书之后,对情节和人物刻画还是欣赏的,但对于一些出现无数次的描述和词汇真心有些倒胃口。所以,我一心想着先写金庸和古龙,得空再挑温瑞安的精品,最后理顺了思路再挑黄易的佳作品评,却不曾想今天突然得知他去世了。

五大家中,梁羽生八十五岁辞世,好酒好色的古龙不到五十英年早逝,健在的金庸已是九十三岁高龄,最年轻的温瑞安与黄易都是五零年代生人,正当壮年。昨日黄易辞世,五大家便去其三。我虽然爱看武侠,也眼睁睁瞧着电视剧至今还在孜孜不倦地翻拍各种武侠小说,但深知武侠小说毕竟是没落了,有几个好的作者还会沉下心如此认真投入去创作和探索武侠世界。

之前虽有着这样那样的挑剔,今天一回首,方忆起他的书曾陪我度过多么漫长的青葱岁月,在没有金庸古龙的日子里为我提供了多少精彩纷呈的故事,刻画了多少感人至深的动人情怀。借用《覆雨翻云》最后浪翻云最爱的这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送给先生。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精选黄易人生语录

2.

3.黄易精彩语录

4.

5.

6.

7.黄易人生语录

8.

黄易小说语录

1.成功失败有何打紧,生命的真义在于从逆流里奋进的精神,那才能显现出生命的光和热。

2.雪中送炭没有多少人肯做,但落井下石却是人人乐而为之。

3.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觉渺小,再不敢恃强横行了。

5.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6.女孩子就像蝴蝶,要飞就让她飞吧!最要紧是立即去捕捉另一只凑数。

7.由于不知道,故而不存在。这正是命运最动人之处。无论将来如何,我们也要向将来挑战,寻求自己的理想。

8.所有危险和苦难,只是磨炼和修行的必须经历和过程。

9.男女间的事,一旦开了头,就谁都肯定不了将如何结局。

10.任何事物只要你肯用心去看,都会看出很多景象来。

11.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明天却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命运再不应操在别人手上,而是在你和我手中。纵使为这拋头颅洒热血,也永不言悔。

12.钱是用来花的,不花的银两只是废物。这是一个以钱易物的社会,假设用得其所,不但能使你舒服地享用一切,生活得多姿多采,还可为你赚得到名利和权势。

13.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挑战自然就有压力。

14.生命就是这样,老天爷将你摆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管你情愿与否,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那个角色。我只相信过去了的命运,至于未来的,我只信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若果不是这么想,做人还有什么斗志和意义?

15.时间和生命间有着微妙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日夜的交替,便如生命般使人难以捉摸,又心生怅惘,难以自己。就像成成败败,只是某一瞬间的事,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到头来,一坯黄土会把所有成败埋葬。

16.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很多东西,但亦得回很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伤魂断的日子。

17.好或坏这简单的二分法显然并不适用于现实的世界里。谁不在为自己的私利奋斗争取?

18.人生总是这么多无奈的事,明知不应为,却是无可奈何。

19.这世上根多看似绝无可能的事,都是由有志气的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布衣可封侯拜相。甚至荣登皇座一无所有的人亦可以成为富商巨贾,此种事早不乏先例,故你们大可以此为自勉。

20.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动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动人的历程与经验。成功失败并不重要,但其中奋斗的过程才是最迷人之处。

21.在这甚么都讲利益交易的自由社会,任何人都只是一种商品,愈有名气的人,愈含有商品的特性和价值。

22.人生在世,只是白驹过隙,当你以为生命永远都不会到达尽头时,眨眼间便到了呼吸着最后几口气的时刻。

23.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4.世上的名利权力,实在比不上由爱情之果挤出来的一滴蜜汁。在爱情前谁不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25.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6.情绪是人类的最大负担!爱则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源。人生不外就是如何去逃避痛苦和找寻快乐,诸种方法,例如男女之爱、名利、财富、权力、刺激均莫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死亡却最终使我们一无所得,这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27.人世间的所有纷争,都可算是一种思想的斗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别人接受,斗争亦从而展开。

28.感情比剑更锋利,且两边都是锋刃。

【相关新闻】

黄易,被低估的殿堂级武侠作家

黄易去世,留下一众煌煌巨著和莫大声名,“网络穿越文祖师爷”这个名号也注定相随,但“走得太早”四字,才是最真实的叹息。

武侠小说在金庸和古龙的时代达到巅峰,又有尚未走火入魔时的温瑞安延续辉煌,但要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得向上追溯到民国时代。那时,以《蜀山剑侠传》打造宏大仙侠世界的还珠楼主,在武侠小说一众派别中自成一家。那树状人物谱系已然编织成熟,由此可以衍生无数外传别传后传前传,一如后世的奇幻小说《龙枪》系列,还有温瑞安那挖坑无数却永远填不完的浩瀚大江湖。如果能给他一张安静的书桌,再假以天年,真不知他能创造出一个何等瑰丽的故事体系。

可惜的是,1949年后,还珠楼主无奈封笔,再也无法在报刊上发表那些引无数读者紧追不舍的“小资产阶级封建遗毒”。

说来也巧,即使拥趸无数,颇得大陆官方礼遇的金庸,当年也被称作有毒。有人称之为洪水猛兽、封建遗毒,也有人说孩子们看了小说就会离家出走去少林学功夫——可少林在金庸的世界里,明明不怎么招人待见好吗?

放到今天,这些旧时思维当然已是笑话。但“黄易有毒”这说法,却在网络时代又复得见。当年《寻秦记》一出来,惊为天人者自然多多,但也有不少人以低俗视之。后来“种马”文在网上风行,多少也成了黄易的罪名,认为是他带动了这种一男N女的恶俗风潮。所幸后来网文泛滥过甚,反倒淹没了祖师爷,终于还他一个清静。

我一向不喜道貌岸然式的正派,甚至连真正派也敬而远之。前段时间开过一个玩笑,说自己喜欢“以俗气掩饰纯真”,虽是玩笑式的自夸,却也算是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人生目标。我对黄易的观感,恰恰也类似于此——他同样以俗气掩饰纯真,可惜世人多半因为他的名气和文字忽视了这一点。并低估了他。

黄易身上有许多我极喜欢的特质,其中极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写作是件极辛苦的事,忍受孤独式的写作尤为辛苦,但相比之下,最辛苦的反而是黄易这种人,声名日隆,版税甚丰,带着大可以躺在旧作上享乐的惰性继续写作,着实挠心。但黄易一直在坚持,即使有些作品被指为走火入魔,有些作品的转型并不被看好,可他从未停息过。这一点,起码挖坑无数却打死也不填的温瑞安就该汗颜。要知道,以黄易作品的宏大江湖构架,他同样也有成为温瑞安的条件,带着一堆填不完的坑和昔日荣光招摇过市,可他拒绝了。无论《寻秦记》还是《大唐双龙传》,无论《覆雨翻云》还是《边荒传说》,共同特点都是巨长,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则是均已完结。

他那超绝的想象力也曾令我屡屡惊叹。项少龙的穿越本属寻常,可不寻常的是他的种种奇遇,以及以他为线索的战国铺陈。《边荒传说》虽有诸多篡改历史之处,可那些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与虚构的边荒群雄轮番登场,不但毫无违和感,还共同构架出一个动荡的五胡乱华时期。仅仅是这驾驭故事的功力,当下网络穿越文的作者们便拍马难及。

更精彩的是书中随处可见的巧思。如《寻秦记》结尾,项少龙听到儿子自己将名字改为“项羽”时,先是震惊,后是释然,我等读者何尝不是如此。

前几年,我在一个游戏里见到了类似的巧思,为之拍案叫绝。当年日本光荣公司有一款名为《曹操传》的战棋游戏,耐玩度极高,且主程序可塑性强,所以出现了不少网友自制的改编版本,其中有一款台湾网友制作的《姜维传》极为考究,每句对话都带着典故,引出人物与剧情,熟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人,简直要步步击掌。话说《三国演义》中曾有一位出场仅仅一次的虚构人物,名叫宁随,曾为姜维献策,被视为演义中被低估的虚构人物之一。《姜维传》将这昙花一现的将领与马谡合而为一,虚构了一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姜维暗救马谡,马谡为了报答,改名宁随(取“宁死相随”之意)跟随姜维的故事。

在我看来,仅仅是这个情节,这款《姜维传》就完胜大陆网友的无数改编版。来自香港的黄易成了大陆穿越文无法超越的祖师爷,台湾网友的《姜维传》又如此考究,实在让我忍不住将之归为文化和教育的差别。

《边荒传说》中,边荒团的桥段极具现代意识,看起来似乎与穿越小说里那些“今为古用”别无二致,可实则差别巨大。边荒团符合边荒集中人肆意妄为、天马行空的性情,可那些回到三国发明火器、把霹雳车做成现代大炮之类的“今为古用”,已然超越了历史和人性的局限,成为真正的意淫。至于那位鬼点子迭出的说书人卓狂生,俨然黄易自己的化身。也正是他,贡献了《边荒传说》那个不亚于《寻秦记》的漂亮结尾,刘裕看到那册《边荒传说》时潸然泪下,我等读者也心有戚戚,一同沉溺于黄易的巧思之中。没落的边荒集与百万字的跌宕故事,就这样永久定格,令人怆然,我不相信还有比这更好的安排。

有了坚持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黄易注定是一个纯真的人。长久以来,黄易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便是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情色意味。如《覆雨翻云》,更是被人当作“小黄书”来读,有人曾试着罗列《覆雨翻云》中三大引线人物的情爱谱系,结果发现韩柏后面跟着一长串女子,戚长风后面同样如此,长得最帅的风行烈倒是最少,可一个巴掌依然数不完。

是啊,黄易笔下的江湖,总有那么多美丽女子,有些年轻貌美,有些虽老却驻颜有术,有些如谷中幽兰,有些妖媚无比,只要你是男性读者,总能在书中找到你所好。可她们总是轻易沉迷于男性,即使看起来不那么轻易,你也早已熟知黄易的套路,预知结果(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覆雨翻云》里的左诗,跟浪翻云纠缠许久后,竟然轻易从了韩柏)。

但即使滥交如《覆雨翻云》,你仍可见到一个理想化的江湖。在那个江湖里,有豪气干云的厉若海,有超然的浪翻云,有一身邪气但光明磊落的庞斑……龌龊者当然存在,但那绝非黄易笔下的正邪主流,这是属于黄易的童话。至于性,往往被赋予了修真意义,意味着成长与升华,即使用露骨文字写出。如果抛开其中的武学之道,它难道不是最质朴的人生道理吗?

你甚至无法痛恨那些“宗师级的坏人”,他们是主角的挑战对象,也是促其成长的助力。更典型的让人恨不起来的坏人当属妖女们,婠婠便是一例。

这是一种用情色掩饰的纯真,黄易正是籍此,以一己之力延缓了武侠小说的没落,直至去世。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精选黄易人生语录

2.

3.黄易精彩语录

4.

5.

6.

7.黄易人生语录

8.

黄易精选语录

1.成功失败有何打紧,生命的真义在于从逆流里奋进的精神,那才能显现出生命的光和热。

2.雪中送炭没有多少人肯做,但落井下石却是人人乐而为之。

3.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觉渺小,再不敢恃强横行了。

5.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6.女孩子就像蝴蝶,要飞就让她飞吧!最要紧是立即去捕捉另一只凑数。

7.由于不知道,故而不存在。这正是命运最动人之处。无论将来如何,我们也要向将来挑战,寻求自己的理想。

8.所有危险和苦难,只是磨炼和修行的必须经历和过程。

9.男女间的事,一旦开了头,就谁都肯定不了将如何结局。

10.任何事物只要你肯用心去看,都会看出很多景象来。

11.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明天却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命运再不应操在别人手上,而是在你和我手中。纵使为这拋头颅洒热血,也永不言悔。

12.钱是用来花的,不花的银两只是废物。这是一个以钱易物的社会,假设用得其所,不但能使你舒服地享用一切,生活得多姿多采,还可为你赚得到名利和权势。

13.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挑战自然就有压力。

14.生命就是这样,老天爷将你摆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管你情愿与否,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那个角色。我只相信过去了的命运,至于未来的,我只信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若果不是这么想,做人还有什么斗志和意义?

15.时间和生命间有着微妙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日夜的交替,便如生命般使人难以捉摸,又心生怅惘,难以自己。就像成成败败,只是某一瞬间的事,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到头来,一坯黄土会把所有成败埋葬。

16.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很多东西,但亦得回很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伤魂断的日子。

17.好或坏这简单的二分法显然并不适用于现实的世界里。谁不在为自己的私利奋斗争取?

18.人生总是这么多无奈的事,明知不应为,却是无可奈何。

19.这世上根多看似绝无可能的事,都是由有志气的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布衣可封侯拜相。甚至荣登皇座一无所有的人亦可以成为富商巨贾,此种事早不乏先例,故你们大可以此为自勉。

20.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动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动人的历程与经验。成功失败并不重要,但其中奋斗的过程才是最迷人之处。

21.在这甚么都讲利益交易的自由社会,任何人都只是一种商品,愈有名气的人,愈含有商品的特性和价值。

22.人生在世,只是白驹过隙,当你以为生命永远都不会到达尽头时,眨眼间便到了呼吸着最后几口气的时刻。

23.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4.世上的名利权力,实在比不上由爱情之果挤出来的一滴蜜汁。在爱情前谁不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25.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6.情绪是人类的最大负担!爱则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源。人生不外就是如何去逃避痛苦和找寻快乐,诸种方法,例如男女之爱、名利、财富、权力、刺激均莫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死亡却最终使我们一无所得,这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27.人世间的所有纷争,都可算是一种思想的斗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别人接受,斗争亦从而展开。

28.感情比剑更锋利,且两边都是锋刃。

相关新闻:黄易所有的“不好”正是他的“好”

因英年早逝,黄易在网上赢得一片哀声。

无数网友在念叨:穿越是黄易发明的,修真是黄易发明的,奇幻是黄易发明的,架空是黄易发明的……于是,黄易被视为网络小说的鼻祖。然而,做一个发明家,真是黄易的价值所在吗?

严格来说,修真、奇幻之类写法,还珠楼主笔下已有。中国现代武侠小说自平江不肖生开山以来,便一直是“奇侠”与“义侠”并进,二者轮流坐庄。如果说金庸因写“义侠”而号令江湖,则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奇侠”,黄易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写出恰当的东西而已。

黄易真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吗?会有不少人持异议,因黄易的缺点实在太明显。

首先,从黄易的小说中只能看到故事,却看不到文字,他的语言太过松散,结构太过随意,描写太过简单,如无感官刺激的引诱,其文本让人很难读下去。

其次,黄易笔下的人物、情节、背景经常重复,如果说“重复是(作家)堕落的开始”,则黄易简直已在十八层地狱。

其三,黄易小说媚俗。在写法上,黄易模仿了电视剧的分镜头;在人物命运安排上,黄易采用了电子游戏中以战养战、越打经验值越高的设定;在情感态度上,黄易则将女性彻底工具化……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写作者无原则的与世沉浮。

令人好奇的是:一个缺点如此多的作家,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拥趸?

需要特别警惕一种偏执,即把黄易的成功解释为暂时的、非理性的,将其读者群简单地贴上“没文化”、“肤浅”的标签。事实是,在绝大多数时代,文学的读者群都是“没文化”、“肤浅”的,正是他们,托起了一本本经典。

既往文学解释过多关注经典的“内在因素”,可这些“内在因素”常常是阐释者用直觉的方式发明(虽然名义上是发现)出来的,可让人尴尬的是,许多似乎已具备全部“内在因素”的小说,却未能成为经典。

“内在因素”最大问题在其非实证性,很容易落入作家与读者相互指责的窘境。也许,当“没文化”、“肤浅”的读者群不看经典,而是去看黄易的小说时,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黄易的小说究竟比经典多了些什么?

应该看到,经典给出的是一个相对确定、相对真实的世界,它隐喻着一种合理性,只有读者领悟了这个合理性,才会产生被感动、被提升的感受,而这就意味着他们“读懂”了一本小说。

然而,这种合理性很可能是虚假的。

正如金庸笔下的江湖,代表着自由、正义与尊严,人人向往江湖,可世界上哪有江湖呢?这江湖其实是一个谎言、一个魅惑,不过是现世种种遗憾的一道遮羞布。

一切坚实的都在动摇,一切完整的都在分裂,一切永恒的都在幻灭,一切温暖的都在冰封。在我们的脑海中,合理性早已灰飞烟灭,一切的一切,都是世界强加给我们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为它辩护?

始终没觉得黄易在刻意创新,他将科幻、玄学、园林、厨艺等掺杂在小说中,更像是一种戏谑,这些新元素反而动摇了经典努力营造的确定性。

在黄易笔下,没有诗化的语言,没有对文笔的崇拜,因为他明白,所谓典雅、优美只是权力安排的结果,深藏在它背后的是暴力。

黄易背叛了时间,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历史建构的稳定性。在他看来,时间只是堆积,其前后顺序完全是随机和无意义的,所以他才会纵情穿越。

黄易更不相信江湖,所以要从一统江湖走向一统江山,他不愿在人造的小天地中滥情。

黄易能赢得读者,正在于他小说中的那份不确定性,你永远想知道他下一步将干什么,所以它比经典更深刻地契合了现代人的生活。

黄易笔下的人物没有表情,话语方式都一样,就像每个现代人一样,相遇了,也不过是彼此擦肩而过。他们绝对自私,不承担虚拟的义务,他们活着,只为追寻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隔离的宇宙,我们只能以自我为中心去看这个世界,都是井底之蛙。例如,我们受感官的限制,只尝到四味七色。又例如,在时间上我们只能在一点上不停进行,过去是一种负担,未来是可怕的。”黄易真正想写的,是被重重孤独深锁的自我,四面都是沉沦,却看不到拯救,在当下的所谓经典小说中,哪一本会有同样真诚的迷茫、无力与苦痛呢?在今天,所谓经典文学的作者反而可能是不真诚的,他们至少背叛了对这世界的最初感受。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在所有武侠作家中,黄易也许是最爱谈人生的,他会将大段思辨赤裸裸地写进小说里,让人惊讶:这是小说吗?小说能这么写吗?其实,这就是黄易的风格,他玄学也懂几分,哲学也懂几分,物理学也懂几分,八卦堪舆也懂几分,可这些都是他的玩具,他对哪个都不执著,无非是用不同的方式敲打正在包围我们的墙。

“主宰这个人世间的是一种无影无形、无所不包的力量,它在我们的思感之外,捉不着看不见,但我们却能从自身的情况,隐隐察觉到它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读黄易的小说是另一种启蒙,它告诉我们,形形色色的是非观不过是一种愚弄,在命运面前,我们始终是被剥削者。

如果说金庸给出的自由是去共建一个虚无缥缈的、外在的江湖,则黄易给出的自由是体悟生命的本质,很难评判二者孰优孰劣,但面对潮水般的荒诞,我更愿选择黄易。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黄易的天地至大,感慨至深,其中总有一句话能打动你。所以不论怎样逃,你都无法逃出黄易。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精选黄易人生语录

2.

3.黄易精彩语录

4.

5.

6.

7.黄易人生语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