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所有的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的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太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只要祈求,就能得到;只要寻找,就能发现 ————儒勒·凡尔纳《神秘岛》
●随后旅行家来到了卡塔古姆地区,这里的统治者亲切地接待了他们。统治者声称,旅行家的到来于他而言就像一份礼物,而且费拉塔的苏丹也一定会很高兴,因为他还从来没见过英国人。他还说,商队一定能在这里找到所需要的一切,就像在库卡瓦一样,这里应有尽有。
旅行家们表示自己并不需要奴隶、马匹,也不需要任何白银,只是想在征得同意后可以参观这个国家,并且能够收集一些花草样本带回去。统治者听到这些话感到惊讶不已。 ————儒勒·凡尔纳《19世纪的大旅行家》
●Before all masters, necessity is the one most listened to, and who teaches the best。
需要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最愿意听他的。 ————儒勒·凡尔纳《神秘岛》
●各种各样的贝壳、软体类动物散步在柔软的沙滩上,将海底装扮成花园一般。我们的头顶的上方是各种各样的水母飘荡着,恰似仙女撒下的朵朵鲜花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如果你想听更高级的解释,我会告诉你,你遇见了一个符号幽灵。举个例子吧,所有这些被接触者的故事都基于一种渗透我们文化的`科幻意象。我愿意承认外星人的存在,但我绝不相信他们长得像五十年代连环画里画的那样。他们是符号幽灵,是从深层文化意象中剥离出的碎片,它们有自己的生命。比如那些堪萨斯的老农夫,他们总说自己看到了儒勒·凡尔纳笔下的飞船。而你看到的是另一种幽灵,仅此而已。那架飞机不过是集体无意识的一次体现而已。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光线投射在宁静的海底,仿佛是透过光谱被曲折分析的光线一般,色彩纷呈美不胜收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信不信,到底也没有什么关系。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那些对任何事情都不以为然的人是不会相信它的,不过我早已习惯了人们的怀疑。 ————儒勒·凡尔纳《地心游记》
●死后也能共同享受没有陌生人打扰的静谧。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即便没有获胜的希望,我也能够坚忍不拔。” ————儒勒·凡尔纳《神秘岛》
●我爱海!海是包罗万象的!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谁也不能比善良仁爱的人们更优秀。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愿上天让我的同伴和我不要葬在别样的坟墓中 。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新年伊始,萌芽的凡尔纳计划开始出动!
●分秒必争,利用好时间,就没什么问题。 ————儒勒·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
●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我从不统计我的阵亡者!” ————儒勒·凡尔纳《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预言家、剧作家以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埃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格林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凡尔纳作为一位非科幻意义上的作家开始为一些学者所重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海底两万里》内容简介
此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他们眼中的海底,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龙纳斯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最后,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他们在潜艇陷入大漩涡的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出了潜艇,被渔民救上岸。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
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创作背景
小说手稿[7]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创作小说之初,凡尔纳和出版商赫泽尔(Piere—JulesHetzel)之间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船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赫泽尔认为该把尼摩描写成为奴隶贩卖交易的死敌,为他对某些海上船只的无情攻击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辩护。但凡尔纳却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他曾血腥镇压了一场波兰人的起义)。不过赫泽尔担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该书在有利可图的俄国市场上遭禁。最后,作者和出版商逐渐相互妥协了,他们认为尼摩的真正动机应当弄得模棱两可才有吸引力,尼摩应当被大致定位为自由的拥护者和反压迫的复仇者。在《神秘岛》中,这才公布他是印度达卡王子。
1、敢于崇尚牺牲,才能成就英雄。——凡尔纳
2、科学固然好, 但有时会出错,然而本能是永远也不会出错的。.——凡尔纳
3、人类既不能呼风唤雨,叱咤浪涛,该不该制止自己狂妄地凌驾于造物主之上的行为呢?.——凡尔纳
4、当科学开始说话的时候,那就只好闭口不言.但科学是从错误中产生,犯这些错误乃是必要的,因为这些错误逐渐导致真理..——凡尔纳
5、经商固然好,哲学价更高。——凡尔纳
6、任何事物都不应该过早成熟,包括进步。——凡尔纳
7、敢于希望,才能成就伟大.——凡尔纳
8、但凡人能想象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将它实现.——凡尔纳
9、无意中占有同类自由的人都不应该宽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