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墨子关于英雄的名言 正文

墨子关于英雄的名言

时间:2025-05-11 13:11:53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汇编

(2012绵阳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 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 洗 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 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2011年广西柳州)

---------------------------------------------------------------------------------------------------------------

(四)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管夷吾举于士

11.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五)(2011年广安市)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29-32题(15分)

【甲】鱼,我所欲。。。。;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3)何故( )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

-----------------------------------------------------------------------------------------------------------------------------------

32.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

(六)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厉害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得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1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朝而往,暮而归

1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七)甲 鱼,我所欲也。。。;贤者能勿丧耳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18.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八)甲:一箪食。。。。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2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

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7.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庆阳市2009甘肃省)

(十)(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

(十一)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1)鱼,我所欲也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

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

(十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

(3)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a.

b.

(十三)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一)答案:6.C 7.B 8.B

(二)14.(3分)D15.(3分)先 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 却接受了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三)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四)9.D(得:同”德“,动词,感激恩德)10.B(于:比,介词)11.(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12.鱼与熊掌,万钟(丰厚的俸禄)(2分,每空1分)

(五)答案29.患:祸患,灾难 是:这、这样 谓:对……说 故:缘故、原因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31.舍鱼而 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32.“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1分,答到“正义、大义”均可得1分)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2分)

(六)11.C(加:益处,好处)12.B(原句中的“而”与B项中的“而”都是转折连词,但是A.并列连词,又,并且;C.顺承连词,来,就;D.表修饰,可不译)13.A(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是比喻论证)

(七)15.(4分)(1)茍且 (2)假如,假使 (3)厌恶 (4)史册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以,(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18.(5分) (中心句子各占2分,共同追求占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 21.(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九):6.(4分)患—祸患,灾难蹴—用脚踢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7.(3分)C(C项均译为代词“……的人”;A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B项分别译为“他的”、“恐怕”;D项分别译为“却”、“就”)8.(6分)(1)(3分)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2)(3分)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9.(3分)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答到任意2点即可,2分)

(十)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 (2)感激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2分)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十)一:5、鱼,是我所喜欢的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6、舍生取义7、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十二)(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③“乡”通“向”,从前④停止,放弃⑤天性,天良(6个词,共3分,每个0.5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4个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简答题: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②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十三)9. D 10. C 11. B1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3.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敬业的名言警句一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

2、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

3、敬事而信。(《论语》)

4、敬业乐群。(《礼记》)

5、作为一名教师,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必坏事。

6、尊重年轻的心灵,教师的心灵也永远鲜活。

7、尊重孩子的心灵,留给孩子一片深土。

8、自身行动影响学生,平等姿态对待学生,无私爱心浇灌学生,用心负责教育学生。

9、只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才能大成功。

10、只有能够激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1、知识,可以是书本,可以是

12、在教育中展示人格,在真情中演绎爱心,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13、有了目标,才不至于走弯路,有了起点,并不意味着就有了终点。

14、用真爱,沐浴每一个学生;用真情,吹拂每一颗心灵;用真心,培育人世间花朵。

敬业的名言警句二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2、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张笑天

3、不管好不好,这是我的祖国。——狄卡杜尔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职。——李纲

9、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文天祥

10、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11、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葛登纳

12、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洛

13、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杰弗逊

14、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狄更斯

15、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敬业的名言警句三

1. 抱着一颗正直的心,专心致志干事业的人,他一定会完成许多事业。——赫尔岑

2.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

3. 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苏霍林姆斯基

4. 现代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罗丹

5. 敬业就是尽一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6. 在现代社会,企业正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

7. 敬业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8. 工作不敬业,可能会遭到淘汰。

9. 在工作中应该具有敬业精神。

10. 敬业的人值得尊敬。

11. 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歌德

12. 人生在世是短暂的。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爱迪生

13.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职业坚信不移,不心怀二志,他的心里就只知道有这个职业,只承认这个职业,也只尊重这个职业。——托马斯·曼

14. 敬业有时需要做出一定的牺牲。

15. 离开敬业精神,一个人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16. 即使是卑微的工作,也要用敬业的态度去面对。

17. 很多伟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非常敬业。

18. 世界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林肯

19. 不论从事哪种职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对这种职业感兴趣。——欧斯拉

20. 从工作里爱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1、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清·金缨

2、有志者,事意成——范晔

3、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韩非子

4、壮志和热情是伟业的辅翼——德国

5、千难万难,有了志向不难;千易万易,没有决心不易——佚名

6、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唐·李世民

7、在任何地方,人的灵魂都站在光明与黑暗两个半球之间,处在必要与自由意志两处永远敌对的帝国的边界上——卡莱尔

8、胸无大志,枉活一世——佚名

9、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以革固其常——宋·陆游

10、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缅甸

11、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唐·陶瀚

12、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宋·陆九渊

13、事之博者其辞盛,志之大者其感深——唐·梁肃

14、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佚名

15、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

1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17、志,气之帅也——孟子

18、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克劳塞维茨

19、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清·曾国藩

20、辞家壮志凭孤剑,报国先声震两河——清·彭定求

21、不强迫某些人接受别人的意志,也就是说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恩格斯

2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佚名

23、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24、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南北朝·刘勰

2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6、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明·王守仁

2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8、无志愁压头,有志能搬山——佚名

29、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宋·吕温

30、坚志者,功名之枉也——晋·葛洪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2、喜欢社会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基本原则——埃德蒙·伯克

3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4、志高则言浩,志大则辞宏,志远则旨永——清·叶燮

35、有志不在年高,我志空活百岁——清·石玉昆

36、命为志存。——朱熹

37、一个人的面孔通常会比他的舌头说出更多有趣的事,因为面孔是他所说一切的概要,是他思想和志向的缩写,舌头只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而面孔却能表达他的本性——叔本华

38、学足以辅其志,志足以御其气——元·黄涞

39、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清·魏源

40、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41、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42、志愿不过是记忆的奴隶,总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像未熟些果子密布树梢,一朝红烂就会离去枝条——莎士比亚

43、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佚名

44、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不渝——唐·吴兢

45、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佚名

46、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拉罗什富科

47、强行者有志——老子

48、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蒙古族

49、鸟贵有翼,人贵有志——佚名

50、好汉全凭志强,好马全凭强壮——蒙古族

5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5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53、褴褛衣内可藏志——托·富勒

54、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

55、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56、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7、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明·吕坤

58、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清·康有为

5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0、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宋·刘过

61、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清·梁启超

62、什么是伟大的一生?少年时的志愿在寿终前得以实现就是伟大的一生——维尼

63、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明·冯梦龙

64、志大量小无勋业可为——太平御览

65、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寒山

66、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唐·白居易

67、好汉立志达到目的,好马登程达到千里——鄂伦春族

68、使意志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让意志摆脱任性——黑尔

69、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托·富勒

70、按一个人的意志生活,就会造成所有人的悲剧——理·胡克

71、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塞·斯迈尔斯

72、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清·颜元

73、讲出前人未讲过的话,这才是诗人的标志和特征——爱默生

74、懒惰是意志薄弱者的隐藏所——英国

75、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唐·李白

76、一人立志,万夫莫敌——明·冯梦龙

77、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78、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元·马致远

79、教育并不仅仅用于装点记忆力和启发理解力,它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引导意志力——儒贝尔

80、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佚名

81、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晋·傅玄

82、红颜与壮志,叹息此流年——唐·浓全期

83、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乔·吉·霍兰

84、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

85、在所谓圣徒们的生活中,诸如意志、理性那样的精神因素是充足的,但这种过分的充足反而证明了智力的相对贫乏——威廉·詹姆斯

86、灰发乃年龄之标志,而非智慧之标记——希腊

8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8、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程颢

89、人老志不衰——佚名

90、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周易

9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92、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罗·勃朗宁

93、同志为友——说文

94、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95、胆欲大而心欲细,志欲圆而行欲方——佚名

9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清·金缨

97、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佚名

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99、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印尼

100、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战国·屈原

101、热情和灵感是不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由钟表来调节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费尔巴哈

102、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103、志者诗之本也——宋·朱熹

104、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

105、无志无息地了却一生是平庸的——荷马

106、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汉·桓宽

107、志正则众邪不生——三国志

108、有志者能使石头长出青草来——朝鲜

109、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

110、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圣经

111、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康德

112、不可居心发财,想做大官;要立志牺牲,想做大事——孙中山

1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宋·苏轼

114、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宋·石友

115、机智是一种光彩夺目的东西,每个人都赞美它,大多数人都立志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几乎没有人爱它,除了他们本身的机智——切斯特菲尔德

116、鸟贵有翼,人贵有志。关于志向的名言

117、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俄罗斯

118、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汪·王夫之

119、人生各有志——汉·王粲

1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121、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宋·张耒

12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清·金缨

1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124、才自清明志自高——清·曹雪芹

12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26、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晋·葛洪

127、诗言志,歌咏言——尚书

128、要想壮志凌云,先要脚踏地——佚名

129、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佚名

130、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汉·王符

131、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132、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明·冯梦龙

133、饮酒莫教饮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佚名

134、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

135、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136、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佚名

137、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佚名

138、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法国

13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墨子

140、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