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运用名人名言】
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名言警句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勾人眼球,引人遐思。写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为
名言警句在写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为例,介绍一下名言警句在写作中的妙用。
1.巧作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用名句作标题,言简意赅,意蕴丰富。2015年高考中的不少高分作文,巧用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江西一考生的《道是无情却有情》,浙江一考生的《繁华落尽见真淳》,山东一考生的《剪不断理还乱》,天津一考生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分别引用刘禹锡、元好问、李煜、三毛的名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读者过目难忘。
2.用作题记
题记是写在作文标题之后、正文前面的一段简短的文字,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渲染气氛,或点明文旨。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思考。例如高分作文《独上高楼》的题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那时花开》的题记:“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的美丽乡愁》的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赵二柱的故事》的题记:“了却父母心头事,赢得邻里一片情。”考生们引用名句作题记,气势非凡,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3.用作开头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一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引用名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先声夺人,美不胜收。例如2015年湖北一考生的高分作文《台前幕后,共筑人生》的开头:“朱光潜曾写下:‘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瞩目的喷泉生活在人生的台前,光彩四溢,尽享阳光;地下的泉水流在人生的幕后,默默无闻,却能与泥土相拥,我想这两种生活都是有滋有味的,台前幕后,相辅相成,方能共筑多彩的人生!”2015年上海一考生的高分作文《软硬兼备和谐我》的开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和谐的自然景观图,‘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和谐的生态景观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和谐的生活景观图……万事万物得以正常运行都赖以和谐的氛围,我们每一个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才能看见风景深处的风景。”两位作者借助名人名言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自然贴切,新颖别致。
4.镶嵌文中
在文章的正文中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作论据,或用来抒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2015年北京一考生的高分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的片段:“竹子长得太美了,多少丹青画师、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多么唯美的画面!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郑板桥的'‘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多么倾心的热恋!我愿意像古人一样,与竹子交朋友,和竹子做知己。”广东一考生的高分作文《享自然,品人生》的片段:“流沙一指,兰花清幽,纵使昔日的美景悠然长去,却仍是沧海明月,天长地久。唯愿找到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唯愿寻得海子‘面春大海,春暖花开’的希冀,唯愿觅得林徽因‘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美好。”作者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名句,使文章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5.用作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如同开头一样重要。结尾引用名言警句收束全文,余音绕梁,意味深长。例如2015年山东一考生的高分作文《认清本质,走出繁多纷扰》的结尾:“毕淑敏说过:‘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你的心要坚固到能认清本质,坚守本质。虽身处繁多纷扰,但心泰然自若。”上海一考生的高分作文《不要傲气要骨气》的结尾:“相反,只有那些有骨气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受人敬佩之人。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他们都像文天祥一样,用自己的骨气书写出一曲曲的人间正气歌。做人就应该像他们那样,调得身体‘软硬’度,不要傲气要骨气。”作者引用名言作为结尾,干脆利落,发人深思。
在作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一定要遵循准确、贴切、自然的原则,要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切忌为引用而引用,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一、巧用题记
题记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等特点。巧设题记可以达到开宗明旨、创设情境的目的,在才情的展露中赢得阅卷者的好感。题记的拟制,可以引用名人
比如2006年四川考生一优秀
滚滚逝水,亦如生命之流!浩浩之典,亦如生命之树!问逝水,问典籍,亦如问生命。
——题记
站在大河之畔,望滚滚逝水,我叩问生命:成,你能否有朗月照花,深潭微澜的美艳?你能否有不计逆顺,不计成败的超然?你能否有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旷达?败,你能否有滴水穿石,汇流入海的意志?你能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倔强?
此文标题“问生命”,本就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开篇作者就将自己定位在“大河之畔”,面对“滚滚逝水”,作严肃的生命叩问,不愧为一篇考场佳作。文章的开头磅
但运用题记要注意,不可为题记而题记。题记要有内容,选用题记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精”,即精炼而富有文采;二是“警”,即暗合文旨,有警策意义。
二、巧用
中外名人名言甚至经典歌词,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借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这也正是许多同学考场作文得高分的秘密法宝,是开篇营造气势,展现文化品位的有效方法。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平时就应该多做分类积累。积累多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例如《问世间情为何物》一文这样开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西施说:“爱情是工具。”
昭君说:“爱情是手段。”
貂蝉说:“爱情是阴谋。”
玉环说:“爱就是恨。”
小作者以名言入诗,又以四大美女对“情”的理解作诠释,为下文做出了有力的铺垫,又给人以材料丰富,信手拈来的感觉,真是一举两得。
又有2006年福建满分作文《拒绝空白》的开头:
空白是生命中的盲点。我以我对热烈生命的热爱追求来庄严宣誓:我拒绝空白。两千多年前孔子对人说过:“天生万物,唯人最贵。”我,生为人,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必须有奋发向上、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宣言。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取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坚毅。人生在世,身为社会一员,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我有义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
作者引用了儒家两位圣人的名句,有力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语言铿锵有力,才思飞扬。俗话说:“见一斑而窥全豹”,看文章开头,就知道这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
但还须注意,引用的箴言必须能与文章内容契合无间,要如细针密线,缝合无隙,切忌生硬地搬套。此外,还可以对所引箴言在内容或形式上作适当改造,活学活用,效果更佳。活用的基本方法有:(一)为“改”,即改换个别词语,使之更合乎情境;(二)为“嵌”,即把所引内容直接写进行文语句中,使之更加融洽自然,生动鲜活。
三、巧用寓言故事
中外寓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着深远的影响,寓言的言简意丰又是人所共知的,在短短的800字的作文里,引用一则简短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例如:
在中世纪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圣者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之所以成为圣者,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我的就是大家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在跨世纪时的一所监狱里,一个小偷开始了他的人生独白:“我之所以会成为小偷,是因为我看破了钱财,大家的`就是我的。”
——《圣者与小偷》
又如:
喜鹊贴出了大型广告:“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校将推行全能素质教育,无一不学、无一不教,包你的孩子成为无所不能的通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费,每学期3000元:培养费,2000元;赞助费,15000元。”
——《全能学校》
读完这样的两个寓言,阅卷老师无疑会对两篇文章的立意有所把握,另外,寓言幽默的笔法,可以在微笑中激发阅卷者的阅读的兴趣。使用寓言故事,叙述要做到诙谐而不无聊,轻松而不肤浅。也就是说,在可笑之中要含有深长的意味。寓庄于谐,把严肃的话题寓于小小的寓言之中,用幽默的故事引起人们对现实某些现象的思索。
当然,不能为引人发笑而滥用寓言,要讲分寸、看话题。轻松发笑是幽默的形式,寓理于微笑之中、启人深思才是幽默的内核。同时还要注意,开篇使用这种手法,目的在于揭示生活的真谛,表达丰富的情感,阐明深沉的哲思,营造轻松的氛围,因此,要特别注意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巧妙衔接。
四、巧用诗文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他拥有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一直深受每一位国人的喜爱。今天,我们把它们巧妙的化入作文,来营造文章的意境,彰显文章的无限诗意。
例如2004重庆高考满分卷:《东坡的明月》开头如是说: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小作者以极其扎实的文学基本功,深厚的文学积淀,在短短的
好的开头能给文章增色,不好的开头也会造成文章的失败,所以我们在写作文开头时还须遵循如下原则:
1、向心性。开头再精彩也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练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还须注意开头常见的毛病:
1、拐弯抹角离题千里。像大头娃娃一样,头重脚轻,落笔时总爱兜圈子。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追求文采弄巧成拙。写得朦朦胧胧,不知所云。
4、与全文脱节,或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或与全文格调不搭配。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作文中巧妙地设置题记,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提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一、引用式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现成的诗文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让读者
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一学生在作文《我的美丽乡愁》中引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作为题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以此作题记,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
二、交代式
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
一学生在作文《母亲河》中写的题记为:
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
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
题记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令读者动容。
三、诠释式
借用题记,对文章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诠释,让读者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准确的把握。
如陕西一考生2013年写的《多彩的幸福》,其题记为: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
生活如歌,美妙动听;
生活如酒,芳香清醇;
生活如诗,意境深远;
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这一题记,美不胜收,作者运用博喻诠释出幸福的多样性,显示出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四、点睛式
用题记来揭示文章的主旨,在点题中为行文定向,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明确
的体味。
如吉林考生2013年写的《血浓于水,理大于情》,其题记为:
像有云常常就会下雨,像空穴常常会有来风。
感情直接关系到认知,它常常影响着对事物的判定。
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怎样?作者借助题记予以形象、贴切的描述,既为全文的写作内容规
定了范围,又巧妙地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五、悬念式
用题记创设一个富蕴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湖北一考生2013年写的《五悔的选择》,其题记为: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她面对一连串的打击能挺住吗?假如她当初换一种选择,她的命运又将如何?
作者在题记中设置三个悬念,启发读者思考,让读者生发迫不及待阅读文章的感觉。
作文题记的形式多种多样,远不止以上这几种形式。作文中精心设计好题记,能使文章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