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4、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王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5、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6、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7、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8、大众是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莲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所提出来的警告。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
9、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0、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1、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12、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13、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14、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5、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16、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18、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19、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0、教育是立国之本。
2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2、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23、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24、学校是为社会设立的。学校没有改造社会的能力,简直可以关门。
25、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6、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7、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8、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29、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30、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31、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3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4、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35、我们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3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7、我们研究学问,非只为增加一点个人的幸福,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
38、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1. 痛苦来自于对当下的批判: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当下,便是制造痛苦的根源。——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2. 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等待是思维的一个状态,意味着你需要未来,而你不要现在。你不要此时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丧失对当下时刻的意识,会大大地降低你的生命质量。——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3. 任何被你完全接受的事情将会把你带进宁静状态。这就是臣服的奇迹。——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4. 请充分地利用你的感官。定静在原处,环顾四周,但是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去做任何的分析与解释。观察一些光线、形状、颜色、质感等。关注每个东西宁静的临在,关注那个容许所有事物存在的空间。倾听声音,但不要去判断它。聆听声音之下的宁静。触摸一些东西,任何东西,并感觉和认可它们的存在。观察你呼吸的节奏,感觉空气的流入流出,感觉在你体内的生命的能量。允许外在和内在所有事物的发生,接受万物的“本来面目”,深深地迈进当下时刻。——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5. 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拥抱真正的自我。——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6. 在你死之前就死亡,深深地走进它。——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7. Whatever you fight, you strengthen, and whatyou resist, persists. 你压制什么,它就会变得更强,你抗拒什么,它就会继续存在。——埃克哈特托利
8. 当你更深的自我感是来自存在。无论是你的`快乐或自我感都不取决于事情的结果. 因此你可以说是从恐惧中解脱了! 你就不会在一个无常的世界中追求永恒,因为它是一个有形有相的.有得有失.有生有死的世界。你不会要求情境.状况.地点或人物让你快乐,然后如果它们未能达到你的要求你就痛苦。——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9. Whatever the present moment contains, accept itas if you had chosen it. 无论当下有什么,接受它,就好像你选择了它。——埃克哈特托利
10. 当你可以和不确定性安然共处时,无限的可能性就在生命中展开了。——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
11. 思维总是喜欢分类和作比较。——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12. 如果你不是在接纳、享受或是热诚其中一种状态的话,仔细地去看,你就会发现,你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痛苦。——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
13. What a caterpillar calls the end of the worldwe call a butterfly. 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14. Those who have not found their true wealth,which is the radiant joy of Being and the deep, unshakable peace that comeswith it, are beggars, even if they have great material wealth.——埃克哈特托利
15. 觉察你的呼吸可以迫使你进入当下的时刻,而进入当下时刻是所有内在转化的关键。当你意识到你的呼吸时,你就是绝对地临在。——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
16. 你不必拥有任何东西,就可以感到丰盛。——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
17. The primary cause of unhappiness is never thesituation but your thoughts about it. 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从来都不是你身处的状况,而是你对此的想法。——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
18. 觉醒作为的形式包括:接纳,享受和热诚。——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
19. Your outer journey may contain a millionsteps; your inner journey only has one: the step you are taking right now. 外部世界的旅程可能有一百万步;内心世界的旅程只有一步:当下正在迈出的这一步。——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1.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 教育是立国之本
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4. 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5.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7.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8.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9.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10.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1.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2. 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3. 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4.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5.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16.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17.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18.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19.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20.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21.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22.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23.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24.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25.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26.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7.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28.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29.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30.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31.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32.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3.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34.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35.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36.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37.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38.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39.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40.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41.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42. 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43.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44.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45. 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46.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47.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48. 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