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目的
1.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 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 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论大学办学
7. 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 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 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 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 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 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 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 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 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论大学精神
18.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
(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 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 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 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 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 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25.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26. 浙大之前身为求是书院,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论人才培养
27. 毕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虽在社会上工作,亦应勿可忘记学习。
28. 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29. 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
30. 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31. 吾辈大学生尤应为一般人士的表率。
32.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33. 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4. 要晓得最好的训导是以身作则,这个理论,无论古代的庠序、书院,今日新式的大学,统可应用的。
35. 诸位毕业离校以后,若要发扬光大你们的学问道德,必得能深思、能善疑,利用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晓得天下事不进则退,不能发扬光大就是腐化。
36. 诸位
37. 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38. 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已,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39.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40. 凡是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
41. 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求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
42. 力诫学生勿受浮动盲从之恶习,须从学业思想道德体育各方面努力,方可养成将来健全的社会领袖,为国家民族效劳。
43. 立国虽暂,使蹈常习故,不求精进,即谓之老。立国虽久,使争荣斗盛,迈往无前,即谓之少。
44. 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45.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46. 时际非常,吾人之责任尤重!无论精神物质,两不可忽。
47. 思想同与肌肉,多予训练,并能发达。
48. 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已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49. 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
50. 在目前竞争剧烈的世界,有了信仰心的民族和一个没有信仰心的民族竞争,没有信仰心的民族一定失败的。……我们四万几千万人各能同一信仰,则民族的复兴不是难的事。
1、成功的秘决在于永不改变既定之目的。——卢梭
2、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培根
3、明天的战略必须建立在昨天的教训上。——鲍德温
4、一个注定要发迹的人,眼光总只是刚刚比他左右的人看得稍远一点,他所看到的东西,只要一说出,他们也都会一目了然,可决不能看得过远,让他们感到莫名其妙。——塞缪尔·巴特勒
5、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俄国化学家门捷列耶夫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7、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8、既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罗曼·罗兰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0、要成就一件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
11、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福特
12、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最高贵品质。——歌德
13、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4、一个出了名的、享有荣誉的人物,偶然讲了一句话,有时甚至是一句愚蠢的话,但在人们看来,也比一个碌碌无闻的“凡人”提出的完全明智的见解份量要重得多。
15、最简单明了的思想,也是最难以理解的思想。——陀斯妥耶夫斯基
16、许多人做事都是有始无终,开始满怀热情,但到了中途,往往会废弃而返,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坚忍力,足以使他们达到最终的目的。——马尔腾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8、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莱辛
19、贫困犹如熔炉,伟大才智都会在其中炼得纯净和永不会腐蚀,正如钻石那样,能够经受千锤百炼而不会粉碎。在他们不受约束的感情烈火中,通过不断工作,勒紧裤带,忍饥挨饿,他们获得了百折不挠的正直品质,养成了斗争习惯;而天才总是遇到斗争的。——巴尔扎克
20、凡是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21、一个人必须面向未来,想着要着手做的事情。但这并不容易做到。一个人的过去是一种日益加重的负担。——罗素
2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3、宁要知道的少些,但要知道的好些,与其知道的.不好,不如完全不知道。——狄德罗
24、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爱因斯坦
25、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26、有才能的人是没法模仿的,因为每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都有它完全独特的地方。——契诃夫
27、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28、如果一个人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他就会比他自己所估计的要高得多。——歌德
29、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30、人不能两全其美,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如果你想干一件好事,你总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毛姆
31、一个好的想法并非总和好的判断结合在一起,不过,一个好的判断却总是以一些好的想法的结合为前提的。——拿破仑
32、古代的智慧虽不能一成不变地搬运到现在,但是它却有一种启示性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今日的人以把握自己生命实现的原则。——刘述先
33、凡正在大事下对谬误持轻率态度的人,正在大事下也非不脚疑的。——爱果斯坦
34、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雨果
35、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伦一世
36、时间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德奥弗拉斯多
37、切实苦干的人,往往不是高谈阔论,他们惊天动地的事业显出了他们的伟大,在筹划重大事业的时候,他们是默不作声的。——克雷洛夫
38、不经过迷惑,你总不会聪明,要成长,你总要独创才行。——歌德
39、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40、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牛顿
41、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莎士比亚
42、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茅盾
43、一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是极其有限的,面面俱到者,终将一事无成。——安德烈·莫洛亚
44、思想会有反复,信念坚定不移,事实一去就不复返。——歌德
45、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拜伦
46、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他需要的一切,并从当中得到快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47、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条件。——贝弗里奇
48、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鲁迅
49、一个人是可以做到他想做的一切的,需要的只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高尔基
50、前途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罗曼·罗兰
51、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52、即使自己变成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吴运铎
53、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李大钊
54、看出谬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歌德
55、合伙的人不一致,事业就要搞的糟糕,虽然自始至终担心着急,还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克雷洛
56、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培根
5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8、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先思而后行。——莎士比亚
5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一劳永逸的,任何成功都不能决定遥远的未来。——安德烈·莫洛亚
61、傻子自以为聪明,但聪明人知道他自己是个傻子。——莎士比亚
6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会帆济沧海。——李白
63、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莱辛
64、凡是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6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66、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
67、心眼不多可是品行端正的人,倒经常能看穿最狡猾的骗子的诡计。——歌德
68、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69、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轻时才不致空虚。——达·芬奇
70、“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71、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天底之渊。——巴尔扎克
72、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73、滴水穿石不是靠力量,而是因为它不舍昼夜。——奥维狄乌斯
74、对于前后左右的共事者,应当相互关照,宁可在他们不想会见时会见他们,也不要在他们想会见时拒绝他们。——培根
75、希望是人生的梦,没有梦的人生是灰色的。——池田大作
76、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影不断变化。——雨果
77、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列宁
78、一个人是不是英才,要看他是处于清醒状态还是睡眠状态,学问和读书只是唤醒他的一种手段。——池田大作
79、患难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
80、当我们自以为达到了我们所希望的目的时候,那恰恰是离我们的希望最远的时候。——歌德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1
今年五年级课外背诵古诗文的目录中有一篇《治家格言》,以前我读过也背诵过。今年再读再背,还是有很多感想,有很多收获的。《治家格言》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智慧结晶,开学初,经香港路小学骨干教师整理以后更加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
一、在平日中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扫洒庭除、关闭门户等看似简单的小事,恰恰是一个人做事态度和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如果不端正态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把学习中的每件事认真做好,逐步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同时,要养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防止“临渴掘井”。
二、团结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
《朱子治家格言》劝诫我们要温恤亲邻,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是指要注意搞好与邻居、亲朋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谦让,多为他人着想;作为一个教师,则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为班级、为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做事要明辨是非,三思而后行。
《朱子治家格言》讲到:轻信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我们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特别在处理班级事物中,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调查研究、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同学纠纷,不要轻信片面之词,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玩忽职守。这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四、生活简朴,做一个廉洁自律的教师。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 在现在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其中有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坚决抵制。首先要约束自我,保持廉洁自律。其次,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坚决不搞有偿教教,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再次,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幸灾乐祸。不要结交不良朋友,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注意言行举止,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2
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孔老先生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下一代对我们自己和对国家的重要性。当然,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毕竟是基础。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自周以来至清仅目前可见的就有262篇、部之多,如周公的《诫伯禽》、孙叔敖的《临终诫子》、孔子的《庭训》、曹操的《诸儿令》、刘备的《遗诏敕后主》、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谕纪泽纪鸿》、***祖先的《韶山毛氏家训家戒》等等。可以说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吸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至今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朱子家训》就是其中之一。《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是一部家庭教育,提升自身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好书。在这篇家训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朱子家训》通篇以对偶句一气呵成,言及卫生、安全、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嫁、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诚信、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等诸多内容。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3
前几天,我得到《中华美德书》一本,欣喜之余,美美品读,《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此句为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却难,看似是家务清洁之事,其实是教导人勤奋向上.现在不少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求上进,贪杯晚睡,吃喝玩乐,睡到太阳晒到屁股还不愿起床.其实我也一样,有过几次能“黎明即起”温书读课呢?不说早起闻鸡,就是连件衣服,鞋袜也要母亲洗晒.懒惰在我的身上越来越严重.一顿饭菜,没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袜要讲时髦.还学着别人穿戴首饰,饰发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4
朱子一生,潜心学问,淡泊名利,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其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着作《朱子治家格言》仅以寥寥百字,集儒家做人处事方法之大成,含义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读完颇有所感。
克己修身
习总书记说:“克己修身是做人、做事、执政的基础和根本”。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这句话便是告诫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洒扫庭除、关索门户看似是小事,却体现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品德修养。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黎明即起便是要求我们珍惜大好时光,明白人生短暂;内外整洁则是告诉我们建立秩序的重要性,整洁的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读书学习生活;亲自检点则是告诫我们做人要有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则是告诫我们要“节约资源,惜福报恩”。粥饭思不易,丝缕念维艰,这是对于劳动的尊重。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儿时我们便吟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而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更应该节约资源,将勤俭朴素牢记在心,合理利用资源,让人类发展得以延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我们不应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所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思而行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遇到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学会自省,不断检讨自身,不嫉妒他人,不取笑他人,不贪财,不算计,低调做人,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风范。
廉洁自律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为人正直,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对于贫困的人,我们不能落井下石,而应雪中送炭。对人刻薄,终会收到他人的反击;不守伦理,终会遭人所弃。对于贫富一视同仁,不搬弄是非,不说三道四,严守道德规范,我们的社会风气将越来越好。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家身。保持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初衷,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总结领悟,不断提升自己。《朱子治家格言》不仅仅是家训,更是一部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不断鞭策我自律、自省、自悟。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5
近日,孩子在国学班上开始学习《朱子治家格言》,妈妈也从未学习过,于是就跟着孩子学读,不仅孩子很受启发,妈妈也很受教育。这些古老的文字里散发着淡淡的馨香,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细读家训,反观自己,且闻且思,受益匪浅。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黎明即起床,打扫卫生,务必要保持内外整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欣悦的感觉。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晚上早点休息,关锁门户,让心灵得到安宁和休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我们平日里吃的一粥一饭,要备觉珍惜,常常想想得来的多么不容易。农民从把种子种下去,施肥,浇水,拔草,顶着炎炎烈日,皮肤晒得黑红,背上的汗水浸湿了他们破旧的衣衫。等庄稼成熟收获后,拉到市场上去卖,有的车子旁边还有一个头发蓬乱,熟睡的孩子。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一粥一饭。感恩上苍,感恩每一个为一碗饭付出的人。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身上穿的半丝半缕,每一件衣衫,哪个不是经过很多工序加工而成的呢?我们珍惜衣服,就是在珍惜别人的劳动,怜惜别人的辛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买了一柜子的衣服,还要买,甚至有的不穿(我在批评自己,因为我就是。),这样怎么能心怀别人呢?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计划好,不要等不好的结果来了再去补救,那样就来不及了。就像没有下雨的时候,要事先想到如果下雨了要怎么办,就像临渴的时候去准备打井,一切太迟了。这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人,避免一些感性的情愫。计划可以小到一件事的计划,大到为自己的生命做一个计划,免得空度一生。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对自己要勤俭节约,对客人要大方待之。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待自己不薄,鸡鸭鱼肉,珍馐美肴,不在话下。而对于别人,锱铢必较,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得真真的,生怕吃一点亏。
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做面,等盛到碗里端给客人的时候,表面上和我们的一样,碗下面常常窝着一个荷包蛋。而妈妈碗里常常把肉啊、豆腐、鸡蛋捡给我们这些孩子。自奉简约,宽厚待人,自小就印在脑海中。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碗具要干净整洁,不求华贵。而饭食呢,要简约,田间的蔬菜胜过山珍海味。这里的胜过自然是指功效而不是口感。很多人,吃饭吃肉,要品种多,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唯恐漏掉一个。很多人渐渐吃成了将军肚,那是男同志,女同志腰里如同带了一个汽车轮胎。一定要告诉自己,要饮食知量。
以上是自己边读边思的文字,意在激励自己,反省自己。朱伯儒给后代所留的家训,关乎做人,做事。个别地方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但对于人性里的东西,没有历史时间的隔膜,都是相续相通的。
细读家训,反观自己,且闻且思,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