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仁者以利人立志格言 正文

仁者以利人立志格言

时间:2025-05-13 17:13:00

古代立志的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5、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27、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3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3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3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40、玩物丧志。(书经)

4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4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4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4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5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5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5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5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6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6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6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66、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6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6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6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70、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1、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2、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3、师严道尊,教乃可施。

4、心平则气自和。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8、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之。

9、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1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1、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1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13、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15、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6、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17、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8、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9、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20、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1、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22、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23、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24、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2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6、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27、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28、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29、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30、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31、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3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3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34、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3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37、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3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41、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4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3、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44、朋友,以义合者。

4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4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47、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48、为学读书,须是耐烦。

49、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50、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51、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52、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53、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5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5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57、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58、百学须先立志。

59、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60、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6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2、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63、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64、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65、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66、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67、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8、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69、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70、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71、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72、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73、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文言文是我们

NO.1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NO.2   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NO.3   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NO.4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NO.5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NO.6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NO.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NO.8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NO.9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NO.10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NO.11   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增广贤文》

NO.12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NO.13   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寅》

NO.14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NO.15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NO.16   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NO.17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NO.18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NO.19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NO.20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NO.21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NO.22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NO.23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NO.24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NO.25   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NO.2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

NO.27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NO.28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NO.29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NO.30   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NO.31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NO.32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NO.33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NO.3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NO.35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NO.36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NO.37   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NO.38   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NO.39   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孔尚任》

NO.40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罗贯中》

NO.41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NO.4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NO.4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NO.44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罗贯中》

NO.45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NO.46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洪应明》

NO.47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NO.4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NO.49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NO.50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NO.51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NO.52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NO.53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NO.54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NO.55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NO.56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NO.57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

NO.58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NO.59   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NO.60  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洪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