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争做中国好网民
当前,互联网、新媒体以开放的特性、自由互动的表达方式,深深吸引着人民大众,改变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给我们从事的文化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唱响网上主旋律”,明确指出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开展文化宣传工作,积极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加强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舆论氛围势在必行。
因此,争做中国好网民,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传播者,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也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变革、舆论格局的变化,“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文化宣传工作者,我们在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昂扬青春朝气,追赶网络时尚潮流,写博文、发微博、转微信,把界首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民俗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图文并茂的晒出来,与亲朋好友分享,向广大网民推介,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等新兴媒体,传递正能量,传播新风尚,深深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围绕我市的“四城同创”“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加大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其中,营造网上良好的文化宣传氛围。
争做中国好网民,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传播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网络文明传播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这种爱的奉献吹遍互联网络阵地,让正能量、新风尚在网络世界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让成千上万的网络文明传播者在网上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并通过汇聚广大网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市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二篇:争做中国好网民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网络“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嘈杂的……”,相信多数人对此颇有同感。的确,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贴吧、论坛、博客、微博等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交友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网络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这是其精彩的一面。俗语云,有利就有弊。另一方面,在技术不断进步、方式快速更新的同时,也使一些网络谣言、欺诈、诽谤、侵权等违法行为“如虎添翼”,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造成的危害更大。
网络社会不是法外之地。当前,一网在手、世界很小,“网络社会的逐步崛起改变重构着社会结构、舆论场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其已成为众多人的依赖,加之我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可以说网络已由虚拟变为现实。所以,规范和治理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生态,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既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也是必然要求。要实现网络的健康发展,当以法治为先、自律为上,营造人人争当“中国好网民”的.浓厚氛围。
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对网络违法行为严格执法,对以身试法者施以重处,为个人信息、公民权益等提供法律保护,为网络维权行为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给那些“黑手”套上法制的“镣铐”,用法律构筑起清朗网络的坚固屏障,坚定法治思维,这是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抓手。“为数众多的中国网民正是网络空间法治化不可或缺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是互联网法治建设落地生根、保持活力的根本所在和力量源泉。”因此,广大网民还需恪守法治精神,自律为上、依法上网,争当“中国好网民”,这是网络空间法治化对每个网民的现实要求。
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实际上,一些网民在网络世界不守规矩,非不懂法、不知法,而是缺乏自律意识。所以,要实现依法、文明上网,法律约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每个网民加强自律,对法律有所畏惧,时刻保持应有的理性和警惕性,坚守“七条底线”,明白什么可为,做到不能为的坚决不为,规范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表达,不信谣、不传谣,言不越规、行不逾矩,不去触碰法律和制度红线。
“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一个网要想在网络世界中畅游,必须通过自律先征服自身。严格自律是一个好网民的必备条件。“我们不能形成一个守法的现实社会和不守法的网络空间,要把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法治化统一起来。”依法治国步入快车道,“中国好网民”不应落后,每个网民当自律为上、遵法守法,共享清朗网络空间,让网络健康、文明发展,驶入安全港湾。
第三篇:争做中国好网民
我是个脑瘫者,却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轨迹。想当初,网络是新鲜的事物,短短几年,己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做时代大浪中的弄潮儿,不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我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装上了网络。
说实话,我是网络的受益者。平时在网上,我和众多的网友,交流跑步训练的心得、参加残运会的故事;交流写作的感受、获得荣誉时的激动心情!我们分享彼此对人生的感悟,谈理想、谈未来。他们被我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被我独特的魅力感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入现实中,成为真心朋友。我从一个孤独的奋斗者,进入了大众视野,拥有了众多粉丝。
作为一名残疾人田径运动员和文学爱好者,我的故事引起了我们本地的网络和新闻媒体的注意和兴趣,2015年六、七月期间,阜阳市资深媒体人、摄影家王东军叔叔,多次来到我的家里,对我深入采访,进入我的内心世界。他陆续地在界首新闻网、阜阳新闻网、凤凰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海外版介绍我的事迹,让真实的我,展现在广大网民面前。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了解我、理解我、关心我。随之界首电视台、《阜阳日报》、《安徽日报》等媒体,进行了连续报道,在阜阳市、安徽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在网民中间,我成为了的公众人物。按照时下流行的语言就是:网红!
对于**秽、暴力、假、恶、丑等不良信息,我深恶痛绝。我要求自己要有定力,远离网络上的这些丑恶现象。我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为了让自己以后生活得更充实,多姿多彩,活得有意义,2016年1月10日,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健、郭阳、饶松林、代艳东,利用网络,自发地成立了界首市第一家民间跑团----“界首市健跑团”,让很多喜爱跑步的兄弟姐妹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家庭。我们在网络上传递着彼此的温暖和爱心,不断传播着自己身上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界首市健跑团,在短短的八个月,从当初的二十多名队员,发展到今天的三百六十多名队员,为阜阳马拉松协会界首分会储备了雄厚的跑马人才库存。2016年3月,我被界首市文明办,评选为2015年度月评“好人好事”评选活动中选为“好人好事”典型。给予了我物质上、精神上适当的奖励。今后,我一定会在写作方面继续勤奋耕作;运动方面努力训练;网络方面会坚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持续地在网络上与网友共勉!群策群力,为维护网络上的环境,有一片净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借助网络传播更广泛的公益事业!
第一篇:争做中国好网民
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五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地球村”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现实社会的触角延伸到了虚拟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如今,网络之于社会,就如电梯之于百丈高楼,没有网络,社会就像高楼没有电梯,上楼只能爬楼梯,楼显然是不能盖高的。
借助网络,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体验,如在线购物、学习、工作、娱乐、通信、浏览新闻等,而且线下你所能想到的,都能依托“互联网+”轻松实现质的飞跃。网络世界处处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优势与活力。
君子宁折不屈,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更不能为不正当目的而违法犯罪。有些人通过网络,合理、合法的谋取正当利益,改善自身生活质量;但还有些人一门心思搞钻营、不择则手段赚取钱财,污染网络环境,蔑视道德约束和法律法规,这种人的唯一下场必将受到灰灰法网的制裁。
或许有人心存侥幸,误以为网络世界是法外之地,是虚拟的,容易藏匿踪迹,做了坏事追究起来很难,听起来很可笑,但这种行为确实存在。给别人带来威胁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麻烦。
如今,网络世界早已摆脱了初生时的利弊参半,变得越来越有利,越来越有温度,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生活依赖。太多人因网络而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太多家庭因网络走出贫困,太多身处困难的人在网络上寻得帮助。举一个例子,我熟悉的一个人,他父亲出了车祸,需要做开颅手术,但高昂的医药费用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难之中。还好有网络,他通过网上众筹平台,很快筹集了5万多元的救命钱,度过了难关,如今他父亲已经康复。
网络世界作为人类拓展的生存空间,与线下生活形成有益互补,现实中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同样适用于线上是必然的。现实中我们谴责抵制暴力,网络空间里我们同样谴责抵制这样的行为。
谁都不想把网络环境搞得乌七八黑。为了大家,更是为了自己,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文明上网,坚决捍卫网络社会和谐安全稳定,那么我们就一定会享受到网络带给人类更大、更多的帮助与快乐。
第二篇:争做中国好网民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有二十几年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时常见到的是办公桌前看着电脑、书桌前对着笔记本、饭桌前端着手机,无论是浏览网页,还是上网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可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快捷、方便、娱乐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网络发展如此之迅速,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加之网络的开放、自由、平等、虚拟等特点也让一些不法信息肆意传播。像“疯抢食盐事件”、“秦火火事件”、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事件等无一不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混乱。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但有些网民不懂法,不守法,置法律于不顾,在网上肆意煽风点火,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在网络论坛上肆意的用各种粗鲁下流的字词骂人;更有甚者到处散布谣言,唯恐天下不乱。
这样的现象使网络的正能量没有发挥出来,反倒是负能量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对网络和现实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但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否则下一个受害者有可能就是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责任重大,首先要严于律己,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网下不能做的事网上同样不能做,要自觉用法律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在网上的言行,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其次,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分析判断能力,切不可盲从。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在关注舆论导向的同时,要时刻保留自己的一份辨别能力,永远站在真理这一方。最后,作为一名网络评论员,发现舆情时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时刻关注舆论动向,用实事和科学知识予以解释。
营造一个干净、和谐的网络环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好网民”也不是靠一两次争取就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人人参与、文明上网,在网络上活跃的“你”和“我”虽然那么微不足道,那么的平凡,但是对于推动健康网络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发的每一个帖子,每一篇微博,每一张图片做起,文明理性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
倡导文明上网,构建清朗网络环境、打造法治化网络空间,既是一种召唤,又是一种要求,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网络文明的推动者!让我们从我做起,言行合一,积极争做中国好网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当前,互联网、新媒体以开放的特性、自由互动的表达方式,深深吸引着人民大众,改变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也给我们从事的文化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唱响网上主旋律”,明确指出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开展文化宣传工作,积极运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加强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舆论氛围势在必行。
因此,争做中国好网民,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传播者,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也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变革、舆论格局的变化,“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重要举措。
我们在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昂扬青春朝气,追赶网络时尚潮流,写博文、发微博、转微信,把界首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民俗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图文并茂的晒出来,与亲朋好友分享,向广大网民推介,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等新兴媒体,传递正能量,传播新风尚,深深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围绕我市的“四城同创”“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加大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参与其中,营造网上良好的文化宣传氛围。
争做中国好网民,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文明传播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网络文明传播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让这种爱的奉献吹遍互联网络阵地,让正能量、新风尚在网络世界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让成千上万的网络文明传播者在网上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并通过汇聚广大网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市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一篇:崇德向善做中国好网民
电脑:是指电子计算机;网络:是指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照一定的要求传输的电路或其中的一部分。这是我在字典中查到的电脑与网络的解释。
电脑是可以为人们做很多事情的:一些应用软件可以让人们绘图、打字、画画、设计更复杂的程序,完成更困难的工作,而电脑一但有了互联网,那可就是“如虎添翼”了,它的信息量更大了,可以让人们看新闻、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风光;可以查资料,可以网上购物,可以游戏娱乐,可以炒股票,甚至不论多远的距离,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可以视频聊天,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有几次老师让我们找一些历史故事的成语,在词典上查很慢,可在网上,只要输入“历史成语故事”,然后百度一下,马上出来了很多的成语典故,什么“四面楚歌”啊,“声东击西”啊,“刻舟求剑”啊……还有详细的解释呐,真是太方便了。可是许多家长不让孩子碰电脑,反对孩子上网,这是因为,网上鱼目混杂,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甚至为了玩游戏,骗父母骗老师,通宵在网吧上网玩游戏,大一点的孩子会去约见网友,上当受骗……这样怎么能学习好呢?怎么能掌握新知识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上网,但要正确认识网络,健康使用网络,要知道,网络是用来为人们服务的,而不是让人们消沉的;是用来了解世界的,而不是让人们游戏人生的。家长们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教育孩子远离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作为孩子应明白自己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用网络上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才是我们该做的。
第二篇:崇德向善做中国好网民
崇德向善从我做起;崇德向善:顾名思义,就是崇尚高尚品德,向往友善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积极进取,崇德向善呢?我们应;
崇德向善:顾名思义,就是崇尚高尚品德,向往友善和谐。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呀,正是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有的同学没做作业,就抄袭别人的去骗老师,有的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上了车,车上座无虚席。我刚想站起来,可又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就“闭目养神”,但我又一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我羞愧地把座位让给了老爷爷,是呀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为别人考虑。别人有难,我应伸手相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如果一个社会,人们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没有道德责任感,那么,我们的民族又怎么会走复兴路,圆中国梦呢?何谈社会文明与和谐呢?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做到崇德向善并不难。因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就是爱。就是全心全意的为大家服务,如:看到老人摔倒时就要勇敢地去搀扶老人起来,我们都会老的,难道你愿意看到等你老了时成为孤寡老人吗?一个人摔倒在马路上,却无人问津吗?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积极进取,崇德向善呢?我们应该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校园内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有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让我们始终铭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为引领。做正直友善的人;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吧;让我们随手拣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放进垃圾箱吧;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关心身边的同学,捡起地下的粉笔头,主动帮同学擦一下课桌上的灰尘吧;让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友爱、完善自我,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让我们争做环保小卫士,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乐学多思、博学奋进吧。
第三篇:崇德向善做中国好网民
时代造就了英雄,时代也创造出一个奇迹--互联网,它的诞生颠覆了我们我们传统的生活,将生活推向另一个未知的领域。
网络是这个时代的符号。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互联网技术快速向全球普及。它使知识、技术、理念和新闻的即时传播成为可能,人们之间的最草根交流变为现实。没有互联网的国家,是无法追赶全球化和发展步伐的国家;不尊重网民群体的国家,也是缺乏现代化意识的国家。现在,网络技术已经把人类从物质和精神上,都带进了全新的世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对话的空间,人们用它传递呼声,党从官方网站上了解到人民的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职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这一切在过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于是我们感谢网络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网络是一面镜子,论坛上人们勇于揭露社会丑陋的一面,在那冲满怒气的言语里,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社会公平的渴望。人们赞扬:“微尘”这一爱心群体的无私奉献,我们在传递爱的火炬,让温暖之火融化坚冰。因为网络总能以其最快的速度传达信息,反映社会群众的呼声。通过网络,我们发现大千世界无其不有,将过去的一个个问号化为感叹号,当我们还从百般的惊呼声中回过神来,这面镜子就折射出强光,让我们措手不及。网络上那一张张写满粗言野语的帖子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那一声声一浪浪漫骂声此起彼伏。人们肆无忌惮地狂野,因为他们认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没有责任的存在,他们享受这种瞬间的痛快之感,他们认为是网络赋予了他们这种自由与权利。错了,他们错在曲解了网络的用途。互联网创始人之一博纳斯说过,“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创造,更是一种社会的创造。问题是我们必须保证用互联网构建的社会是我们期待的社会。”而如今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难道是我们所向望的吗?
我们享受着网络的便捷,穿梭于知识的海洋,肆无忌惮地汲取着我们所要的一切。生物`物理化学等学术著作,仅在你点击后的几秒种便一览无余,而你就在这匆匆间完成了学术论文,网络既帮你省时间也帮你省脑力,而背后劳动者付出的一切却成了多余的二次产品。这样的索取与明火执仗的劫掠有何区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不健康信息,污染了网络世界,蒙蔽了青少年的心,败坏了社会风气,网上不良信息诱发青少年走向“黄、赌、毒”等犯罪道路。一些色情、暴力以及反动迷信的不健康内容,使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恶,从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透露:在近年的青少年犯罪中,有近80%的人是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或者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而走向犯罪。这一切都我们需要拿出勇气面对和解决。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切莫如风拂过耳际;文明上网,文明网络,靠你我也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