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维护国家权益格言 正文

维护国家权益格言

时间:2025-09-06 06:17:14

高中生学宪法演讲稿1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每个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而不是星条旗、太阳旗呢?为什么我们不每周换一种国旗呢?

还有人问:同学们为什么每天都要来上学,而不是想来就来,想在家里玩就在家里玩呢?

理由是: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更确切说是由宪法规定的。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这一万六千多字的国家根本大法,如同栋梁,好似巨擘,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它用最精炼,最朴实,最准确的言语,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法制宣传日,在法治宣传周中,我们观看了法律进学校系列短片,我们从中看到许多事例如:家庭暴力、购买了过期食品、升国旗等等。了解了中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国旗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这些法律都是从宪法衍生而成的。

有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我们呼吁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纽约,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却是犯罪率最高的恶源。有统计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场抢劫上演。而在我国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触犯刑法的不良现象。如:强要同学钱财,参与抢劫,更有甚者结帮犯罪。据报道:今年4月30日,海南省万宁市 17岁学生温某,因持塑料枪打劫被判有期徒刑年。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则统计数字表明,80年代后期到现在,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在上海,14-16岁的少年犯已占未成年人犯罪的642%。尤其让人心惊的是,刚刚进入法定处罚年龄的 14 岁孩子竟占了其中的15l%。犯罪,无疑永远威胁着我们安定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坚信的是,法律永远维护正义。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学会捍卫它!

只要我们认真深入学习法律,心藏法制,我们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感情用事,不会做违反国家利益、损害别人利益的事。当我们的行为都很自律,很规范,我们国家就会和平,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快乐和幸福将时刻伴随着我们!

青春的舞台,有了宪法精神的照耀而倍加闪亮;梦想的征途,有了宪法精神的发指引而分外通畅。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弘扬宪法精神,勇做普法排头兵;照亮青春梦想,争当时代弄潮儿,在成长的道路上与法同行,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高中生学宪法演讲稿2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各种强制行为规则的总称。”这是《新华词典》对法律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对年少的我来说太模糊,太抽象了。法律,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至高无上,人人都要遵守?是儿时的游戏,让我懂得了规则多制定和遵守;是《青少年保护法》让我真正明确了法律条文;是学校的普法教育,让我学到了更多法律常识。渐渐的,我知道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更知道遵纪守法要从点滴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刘备告勉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这位古代政治家的至理名言虽然历经1700多年,但它的哲理光芒永存。“小恶不制,必然发展”,看看社会中的那些犯罪分子,哪个不是从“小恶”开始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呢?就如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一个小洞是很不起眼的,但如果任其发展起来,船就会沉没。我们青少年预防犯罪要从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做起。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记得班里曾做过一次试验。老师问:“同学们,如果有人欺负你,你怎么办?”竟然有半数同学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师接着问:“为什么?”那些同学便说:“爸爸妈妈告诉我,人在社会上要厉害一些,不能受窝囊气。”我庆幸,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家庭里,我庆幸,爸爸妈妈从没有用这样不正当的思想教育我。但是,同龄人的话仍让我吃惊。

再看看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吧。一些不法商人大肆造假、售假;贪脏法,金钱获得了很多,但等待他们的是法院的判决书。他们破坏了社会治安,全然不顾法律的存在。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自由自在,不把法律放在眼里,那想将来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呢?那些由于缺少知识而心灵受到污染的孩子们,又能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呢?

目前,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犯罪。自私与无知多么可怕,对法的无知又更是多么可怕啊!无数事实说明,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法律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法无处不在,但不要将它变成生活的负担,而要将它作为生活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在未来做一个懂法的人;因为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进而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言!

未来的社会,必然是法制的社会,而法制的社会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创造出来,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的多”。所以,我们青少年应当把法“根植”在心中。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法在我心中”,我们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

高中生学宪法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常言到“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本意是指没有圆规和尺子就不能做出方和圆来。我们生活的社会也是由无数个方和圆组成的,而做出这些方圆的便是法律法规。

大家都知道,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一个国家即使经济实力再强盛,假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遵纪守法的国民,也仍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做遵法、守法的好公民;触法、犯法迎接我们的便将是法律的制裁。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遵守法律。遵守法律就是不能违法,而不违法,就要知法、懂法。

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其中,抢劫偷窃犯罪每年以15%上幅。而值得注意的是,90%~95%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小偷、小摸行为发展而来的。人们常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语便言重了这些人不加强道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小错不改而越陷越深,最终铸成大错的悲哀!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距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国家还尚需一些时日,但却并不缺少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的道德传承。可是,当我们走过熟悉的街头,看到的是什么?一群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嘴里却说着一些难以入耳的粗痞之言;当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就用武力进行解决,而周围的同学竟然以此为乐!

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到底是谁撕毁了这种古老而又神圣的传承?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道德观念指挥的。当然,学生也不例外。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少犯甚至不犯许多错误,行为自然也就端正。可是,道德水平的高低、法制观念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呢?

我想,这些情景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在拥挤的昏暗的充满了烟味的网吧里,大群大群的青少年目不转睛的坐在电脑屏幕前。他们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没有人在查

此时,我们会不会又要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不是正是这些网络游戏等“电子海x因”、粗劣的电视节目等等的原因造成了现在青少年犯罪的频繁发生?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个离我们有些远却又很近的悲剧。说它远,因为它发生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它近,因为它就发生在中学校园里。在2007年的10月9日,某省某中学的三名初三同学因为与同校的初二同学玩网络游戏发生了冲突,将初二的同学绑架并且残忍的将这位同学。

可是,是不是所有的青少年犯罪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呢?

大家一定还记得发生在2004年2月的马家爵恶性杀人案件吧!造成这次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记得当我问班里的同学时,他们毫不犹豫的告诉我是打牌起了冲突。可是,为什么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就可以让他就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好朋友呢?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心理的严重扭曲。而他心理扭曲的.原因呢?我们可想而知,那就是他的父母只重视他优秀的成绩而忘记了他心理的健康。

罪恶的双手最终将他们推向了深渊。面对生活,面对理想,面对希望,留给他们的是无限的悔恨;面对社会,面对朋友,面对家人,留给他们的将是无边的失望与无助。可悔恨也罢,失望也罢,那被撕裂了的纸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发生过的悲剧也无法再更改。

同学们!21世纪是一个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更要重视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当我们带着充满了豪情的壮志向理想奋进的时候,当我们带着满怀的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视了这位从早到晚伴随在我们身边的严肃的朋友——法律。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社会秩序才更加的井然;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的自由;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攀登的脚步才更加坚实。

什么时候,我们的国家不仅经济实力足够强大了,而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也真正成为一种被全社会广泛认同、自觉遵守的一种公共时尚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实力才能软硬兼备,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多想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不再高唱“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而是高唱“我能告诉我,是合法还是违法”,多想有那么一天,连五岁的小孩子也能够脱口而出“这是违法的”;多想有那么一天,在遇到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时候,公民可以说“我相信,法律会为我主持公道”……

如果那一天到来,我相信,正是遵纪守法成为我们时尚追求的那一天!

我也相信,对于一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而不懈努力的炎黄子孙来说,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同学们,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让我们携起手来,遵纪守法,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3、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4、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5、位卑未敢忘忧国

6、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7、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8、居安思危固国防,富国强兵奔小康

9、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心

10、太平盛世要居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长鸣

11、开放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

12、兵者,国之大事

13、能战方能言和,自强才能自立

14、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

15、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

16、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失国防观念

17、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18、牢记历史教训,不忘警钟长鸣

19、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20、莫忘历史屈辱,铸就现代国防

21、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22、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23、国防关系人人,人人心系国防

24、国防关系千万家,安全责任重如山

25、国防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26、没有国防固金汤,哪能致富奔小康

27、没有稳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安宁

28、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

29、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30、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1、走进新时代,建设新国防

1.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4. 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5. 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6. 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7.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8.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9.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0.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1. 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12.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3.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4.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5.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16.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17. 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18.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

19.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20.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21.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2.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23.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24.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25.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26.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27.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28.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29.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30.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31.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2.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33.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34.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35.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论》

36. 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37.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38.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39.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40.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41.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42.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43.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44.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45.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46. 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47.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8.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49.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50. 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