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易经里的励志格言 正文

易经里的励志格言

时间:2025-05-02 19:54:49

1、天下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

2、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

3、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孙子兵法》

4、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5、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6、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洪应明》

7、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关汉卿》

8、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曾国藩》

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曾国藩》

10、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罗贯中》

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

12、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曾国藩》

1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4、村夫硬似铁,光棍软如棉。——《增广贤文》

15、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

16、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增广贤文》

17、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增广贤文》

18、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朱熹》

19、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冯梦龙》

20、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

21、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自快意中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洪应明》

22、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4、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罗贯中》

25、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罗贯中》

26、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7、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

28、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文天祥》

29、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道德经》

30、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

3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洪应明》

32、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33、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辛弃疾》

3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3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36、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3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罗贯中》

3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39、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孙子兵法》

4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

41、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42、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增广贤文》

43、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汤显祖》

44、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冯梦龙》

4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46、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47、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

48、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罗贯中》

49、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

50、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增广贤文》

5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52、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曾国藩》

5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5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5、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曹雪芹》

5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

57、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5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59、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洪应明》

6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61、江山雨霁拥青螺,境界无忧乐最多。昔日英雄凝目处,岩崖依旧抵风波。——《罗贯中》

62、清风两袖朝无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6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64、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65、醉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洪应明》

66、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

67、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增广贤文》

68、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增广贤文》

69、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孙子兵法》

70、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增广贤文》

71、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

7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73、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张岱》

74、学人一骄便不能为学,所以第一要去“骄”字。——《谭嗣同》

7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7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7、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

7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79、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80、世人皆曰“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洪应明》

8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8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83、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白居易》

84、找钱犹如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增广贤文》

8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

86、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罗贯中》

8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

8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89、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9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曾国藩》

9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92、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

9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94、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

95、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冯梦龙》

96、凡物皆有可观,若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

9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98、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施耐庵》

99、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谭嗣同》

10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01、善化不足,恶化有余。——《增广贤文》

102、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103、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10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罗贯中》

105、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

10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107、不能舍己,必将取人,取人必多怨,亡无日矣。——《冯梦龙》

10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09、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增广贤文》

110、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增广贤文》

111、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曾国藩》

112、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白居易》

113、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洪应明》

114、为人莫犯法,犯法身无主。——《增广贤文》

115、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蒲松龄》

116、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王实甫》

117、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吴承恩》

118、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施耐庵》

11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120、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121、红粉易妆娇态女,无钱难作好儿郎。——《增广贤文》

122、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曹雪芹》

123、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冯梦龙》

12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道德经》

12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

126、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12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128、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易经》

12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

130、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曹雪芹》

13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

13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

13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13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35、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洪应明》

136、天欲令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增广贤文》

137、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

138、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曾国藩》

139、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一阴一阳之谓道。

2、人之所助者,信也。

3、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4、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8、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9、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10、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11、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12、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3、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14、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15、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9、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2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4、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25、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9、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0、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31、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3、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4、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35、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3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7、《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9、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40、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1、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4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44、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4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6、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8、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4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50、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5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4、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 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 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40、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