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弘一法师处世格言 正文

弘一法师处世格言

时间:2025-05-14 00:09:14

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6、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8、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0、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1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15、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6、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1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21、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4、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可谓是智慧通达。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

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

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1、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2、如果你想要过的快活,想要祷告上帝,做一个诚实的人,那你就得遵守诺言。——狄更斯

3、非大胆不足以任大事,非小心不足以处天下事。————沈近思

4、思想史上戴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下谦虚则反比。——普列汉诺夫

5、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6、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7、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9、习惯优于格言。习惯是以有生命的格言为本能,加血添肉而成。——亚美路

10、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

11、人心是广漠寥廓的天地,人在面对良心、省察胸中抱负和日常行动的时候,往往黯然神伤!——雨果

12、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

13、虚己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14、谦虚与伟大是近邻。——谚语

15、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16、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17、人们倾诉衷肠的声音更温柔,更真实,可以绝对信赖,并且可以十分肯定它除了给人以最亲切的劝告之外,再无别的。——狄更斯

18、不守时间就是没有道德。

19、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颜元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1、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高尔基

22、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荀况

23、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24、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25、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26、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27、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28、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29、士死知己,怀此无忘。——曹操

30、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31、你生平得不到理想中的知心,等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发现忠诚的朋友。——《天方夜谭》

32、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33、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

34、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3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6、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佚名

37、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38、谦逊不仅是一种装饰品,也是美德的护卫。——爱迪生

39、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40、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41、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巴尔扎克

42、知耻近乎勇。

4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44、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45、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46、不骄才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47、爱你自己要爱在最后,珍爱那些恨你的人,诚实比起腐败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好处。——莎士比亚

48、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49、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50、修已而不责人。——左传

51、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野口英世

52、讲义气的人,他们彼此建立友谊,是非常容易的;要他破坏已有的友谊,却是一件难事。正如黄金的器皿一样,是不容易破碎的;倘若破坏了,要修补它,使它恢复原状,却是最容易的事。——伊本穆加发

53、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54、我一辈子全靠谨慎小心,才躲过了许多奇灾异难。你要想安然无恙,也得处处小心才是。——谢德林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屈原

5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56、选友以求益。——弘一法师

57、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58、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59、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张九龄

60、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