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爱迪生:半生朋友 半生对手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1943年),是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塞尔维亚血统的他,出生在克罗地亚。特斯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发明家。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电和磁性作出了杰出贡献。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两个旷世奇才,一个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另一个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1912年,由于特斯拉和爱迪生在电力方面的贡献,两人被同时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两人都拒绝领奖,理由是无法忍受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特斯拉为何不肯跟爱迪生同台领取诺奖?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其实很早以前,特斯拉和爱迪生就是朋友,可以说,爱迪生还是特斯拉的伯乐。那时,特斯拉找不到工作,是爱迪生发现他是个人才,于是便邀请他来自己的公司上班。刚开始时,特斯拉只是为爱迪生公司设计一些简单的电器,但是他的进步却非常之快,不久便为公司解决了最难解决的问题。后来,特斯拉便完全负责爱迪生公司的直流电机的重新设计工作。
1919年,特斯拉在他的
后来,特斯拉想,既然得不到那笔巨额奖金,便要求每周的薪水提升到25美元,就是这一小小的`要求,也遭到了爱迪生的拒绝后,于是他辞职了。当时特斯拉的薪水是每周18美元。在临走的时候,特斯拉一个人跑去爱迪生公司的后院,挖了一小段水渠,以此来作为对爱迪生公司的讽刺,一个伟大的工程师,虽然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他得到的报酬竟然是一个挖渠工的工资。
爱迪生也表示,再也不想听到关于特斯拉的交流电的消息,并相信自己的直流电才是未来。特斯拉却专注于交流电系统的设计,认为只有交流电才有未来。即使在他挖水渠的时候,也坚信这一点,就这样,特斯拉与爱迪生的关系破裂了。
爱迪生发明直流电后,在世界各地的电器行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电费同时也十分高昂,所以经营输出直流电成了当时最赚钱的生意。到1884年,特斯拉脱离爱迪生公司后,遇上西屋公司负责人乔治·威斯汀豪斯,并在他的支持下于1888年,正式将交流电带给当时的整个社会。在1893年1月,位于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览会开幕礼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电同时点亮了9万盏灯泡的供电能力,一举震慑了全场,因为直流电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事后,特斯拉因为此次成功的展示,取得了尼亚加拉水电站电力设计的承办权。
从此,交流电咸鱼翻身,取代了直流电成为供电的主流。而特斯拉拥有着交流电的专利权,在当时,每生产一匹交流电,就必须向特斯拉缴纳1美元的版税。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当时一股财团势力要胁特斯拉放弃此项专利权,并意图独占牟利。经过多番交涉后,特斯拉决定放弃交流电的专利权,条件是交流电的专利将永久公开,谁都不准用来牟利。从此他便撕掉了交流电的专利,损失了收取版税的权利。后来,交流电再也没有了专利权,成为一样免费的发明。
后来据史学家找到的一资料中显示,特斯拉最大的仇敌还不是爱迪生,而是同时代的整个企业。虽然他一生不断地致力于研究和创造,并取得约1000项发明专利。可惜,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们,却利用了这位天才科学家的爱心和才华,骗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因他的发明而腰缠万贯的企业家多得数不过来,但特斯拉却一生穷困潦倒。1943年1月5日晚间到8日早上之间的某个时间,特斯拉在纽约旅馆孤独地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因为拒绝出售他的交流电专利,特斯拉临终时已经债台高筑。在他死后,美国政府秘密地删除了有关他的历史记载和报道,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被收缴并列入高级机密,他的名字就这样被抹去了。
后人是这样评价特斯拉的:如果说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那么特斯拉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要比爱迪生伟大很多。
别说特斯拉不愿与爱迪生同台领取诺奖了,就是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人,想与他同台领取诺奖,特斯拉也不会同意的。
父亲的格言朱成玉
①父亲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要在别人背后指指点点。上中学的时候,我和班里的另一个同学竞争班长的职务,为了拉拢同学给我投票,我把一些同学请到家里,并说了我的竞争对手很多坏话。被父亲听到了,他当时说了一句话:(A))当你用食指对着别人背后指指点点时,你是否注意到你其他的三个手指正指着自己并且以三倍的力量在击你!
②父亲喝茶有个习惯,总是先把茶放到阳光下,让阳光慢慢渗入。他不懂茶道,但这道程序他却从不省略。父亲在上班前经常叮嘱母亲的话就是:把我的茶叶放到阳光下晒晒。晚上,父亲就会泡着那些被阳光晒过的茶,读书,写点感悟人生的字句。对于这个特别嗜好,父亲的解释是:喝了被阳光晒过的茶,感觉心里就有了阳光的味道。
③曾经随父亲去参加过一个远房亲人的葬礼,所有人都对死者的家属说一些节哀顺变之类的安慰话。父亲却拍着逐渐壮实起来的后生说:你要快点成长,早日扛起家里的重担,大树倒了,就是要给你们这些小树腾地方。
④下雪的时候,我用套子套住了一只鸟。我把它握在手中,如获至宝。父亲看到了,跟我打赌说他会让这黑色的鸟变成彩色的。我不信,就松开了双手。我看到,那只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时候,因为镶上阳光的色彩而变得斑斓。父亲说:(B)再美丽的鸟,失去了自由,被我们握在手里的时候,都是黑色的。
⑤小时候有一次给家里买酱油,店家在找零钱的时候多找了一角钱,在当时,一角钱对一个孩子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它可以换来一大推花花绿绿的糖果。店家找回来的一角钱是5个2分的硬币,我不想把这笔意外之财交给父亲,就把它们藏到了自己的鞋垫里。柔软的鞋垫里突然有这么几个硬币在里面,很不舒服。时间久了,脚被硌破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父亲知道后,并没有训斥我,只是帮我取出那几个硬币,送还给了店家,父亲对我说:(C)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己的脚,那样自己走出的路会歪歪扭扭。
⑥在我临近高考的那段时间里,父亲下岗下,又在出苦力干活时被重物砸断了脚,对于我们来说,父亲的倒下就像天塌了一样,可是父亲依旧快乐着,在给自己削拐杖的时候还哼着歌,丝毫没有被命运击败的迹象。
⑦面对母亲的愁眉苦脸,父亲开导她说:这腿没几天就好了,现在我可以利用这几天好好养身子,身子棒实了,就是本钱哪,到时我再把钱给你翻倍地挣回来。
⑧母亲对父亲的贫嘴没办法,只好由着他在那里哼着并不好听的歌。
⑨父亲本来就是一副书生的`骨架,再加上受了伤,再不能干重活了。他就买了一头毛驴,拴上一个简易的车棚,穿梭于大街小巷,收一些居民家中的废弃物品。路过垃圾堆时顺便捡点破烂卖钱。父亲的吆喝很有特点,他会编一些诸如酒瓶子,易拉罐,搁在家里是破烂。给我就能把钱换之类的顺口溜,不时牵惹出居民的欢笑。
⑩父亲早出晚归,每个黄昏,我看到的都是他一瘸一拐沉重而疲惫的身影,可是他看到我时又总会在脸上绽放一推灿烂的笑。父亲就是这样,不论生活如何困顿,他总能找到自己快乐的逻辑:(D)穷人吃豆腐和富人吃海鲜一样香,穷人穿棉袄和富人穿貂皮一样暖和,富人花大钱,穷人花小钱,都是一样的活着。
父亲一边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一边摩挲着我们的头,很男人地说:(E)放心吧孩子们,老天不会让我们总是呆在冬天里!
摘自《家庭·月末版》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父亲的经典格言,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这些格言给我的教益和帮助。(4分)
示例:(A)句格言:教我学会做人。
(B)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后,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父亲的每句格言都感人至深,给人以启迪。请探究一下这其中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一段文字,看看文中哪件事与下面这则材料的内容相同,并写出阅读这两则文字的探究结论。(3分)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戏和休息。它以为自己也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厮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主人用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悬崖边,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石头似的,垂直掉了下去,慌乱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②段是写父亲的特别嗜好喝被阳光晒过的茶。试结合自己的观察,仿照此段写法,介绍你父母(或亲朋)一个特别嗜好。(100字左右)(3分)
6、示例:C、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D、不贪不义之财E、正确面对困难F、坚信未来(意近即可)点拨:仔细分析一下各则名言所蕴含的道理,再用简明语言概括一下。
7、示例:父亲乐观、豁达、正直、睿智,因势利导教育儿子,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他人,引导孩子向上、向善,笑对生活,正视困难,坚信未来,是一位优秀的导师。(意近即可)点拨:从文中寻找父亲的言行,从其言行中归纳出父亲的性格特点。
8、一是叙述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非常精要、典型;二是每句格言都是在自然的叙述中导出的,富于理趣,易懂易记,朴实感人。(意近即可)点拨:从叙写方式,表达效果及含义方面综合分析。
9、示例:①环境造人②目标影响人的成长③要因材施教④置之死地而后生(意近即可)点拨:面对一组材料,要分析这些材料的共同点,找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即可。
10、与文章第③段所叙事例大体相同。示例:父亲爱喝点小酒,而且爱喝亲自酿的酒。每当稻子熟了,收获完稻子后第一件事就是亲手酿酒。他把家里的秕谷和一些中等的谷子放在水里浸泡,然后洗净、醺蒸,当酒液从竹管淌下,滴入土酒罐中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边细细地品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自家的酒好!我酿的酒好喝!父亲到了晚年依然如此。我劝他不必如此辛劳,买点酒喝喝就行了。父亲却说:不,不,喝自已酿的酒踏实!点拨:仿写一段文字,应力求形式上的大体相似,重在叙述内容是否能体现人物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