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乐声动听,久久萦绕。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 《列子汤问》
2、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风”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不超过30个字。
背景一:冬天 早晨 风
背景二:夏日 傍晚 风
3、巧填成语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4、巧填成语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改头换面)
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 a、这首诗是谁写的?(李商隐)
b、“东边日出西边雨”,猜一个字,是什么字?(汨)
6、爱因斯坦有一个很著名的公式,x+y+z=A,A表示成功,x表示艰苦劳动,y表示正确方法,那么z表示什么?(少说空话)(先天禀赋、虚心好学、科学态度、勇于实践)
7、 说出古代的年龄称谓: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弱冠 (二十岁的男子)
期颐 (百岁之人)
8、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什么?最后一部是哪一部?(《史记》《明史》)
9、我国古典诗歌样式有律诗、词,曲,请你各举一个例子:
律诗:杜甫的《春望》
词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曲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10、恒山是“五岳”之一,请写出其它四“岳”:
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衡山) 中岳 (嵩山)11、说出下列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141岁)
12、准确读出明代徐谓的对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hǎo hào hào hǎo)
13、请说出《红楼梦》的别称:( )
(《石头记》《风月宝鉴》《情憎录》《金陵十二钗》)
14、请说出下列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谁?
《套中人》——别里科夫
《警察与赞美诗》——苏比
《老人与海》——圣地亚哥
15、诺贝尔奖是( )国的科学家( )设立的?从( )年开始的?
(瑞典 诺贝尔 1901年)
16、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都包括那些作品?
(《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
17、人人都需要友情,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有关友情的名言、古诗词吧,选两句你最喜欢的写下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18、按要求写出带有“马”字的成语
马( )( )( ) (马到成功)
( )马( )( ) (老马识途)
( )( )马( ) (人困马乏)
( )( )( )马 (心猿意马)
19、中国历史上,称为圣人的是( ),称为亚圣的是( )?(孔子 孟子)
20、“后来居上”原是说后生在哪方面超过了前辈?(B)
A.财富 B.官职 C.书法 D.绘画 E.武艺
21、国产动画片《宝莲灯》当中“二郎神”是主人公“沉香”的:(A)
A.舅舅 B.叔叔 C.伯伯 D.堂兄 E.表哥
22、说出下列雅号是哪位诗人的?
A、诗魔(白居易) B、诗鬼(李贺)
C、诗瓢(唐球)
23、 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豁然开朗)
24、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在这温新的烛光里,我仿佛看到奶奶那慈祥的模样,我的心被思念和忧伤笼罩着,不禁潸然落泪。 (mó shān)
25、 请说出金陵十二钗中的任意五个人物:
林黛玉 薛保钗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26、“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哪“三不知”?(B)
A. 天、地、人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爷爷、爸爸、哥哥
D.邻里、亲朋、好友 E.儒、释、道三教
27、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哪一种动物?(C)
A.马 B.乌鸦 C.野鸭 D.老鹰
28、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是( )写的(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29、判断对错: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对)
30、写出两条具有怀疑精神的名言:((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学者先要会疑。
(3)学则须疑。)
31、数字成语谜语。
A、1X1=1 (一成不变)
B、9999 (万无一失)
C、1÷2 (一分为二)
32、请说出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
33、数字成语谜语
A、7÷2(不三不四)
B、2 4 6 8 10(无独有偶)
C、5÷4(四分五裂)
34、说出下列成语和那些人物有关系
1、百步穿杨(养由基)
2、慷慨悲歌(项羽)
3、投笔从戎(班超)
35、说出下列成语和那些人物有关系
1、横槊赋诗(曹操)
2、完璧归赵(蔺相如)
3、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
3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 )。(温暖)
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 )。(美丽)
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 )。(健康)
金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 )。(学识)
37、在下列方框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例如:念——有――口――无――心——含
杭—— ―― ―― ―― ——航(木已成舟)
忍—— ―― ―― ―― ——想(拔刀相助)
感—— ―― ―― ―― ——喊(有口无心)
题—— ―― ―― ―― ——页(一无是处)
3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近代(
A、秋瑾 B、谭嗣同 C、鲁迅
39、将下列成语归类
A肝胆相照 B片甲不留 C怒发冲冠 D抛砖引玉
E胆小如鼠 F目不识丁 G千钧一发 H垂涎三尺 B) )的诗句。(
比喻:1、4、5 夸张:3、7、8 借代:2、6
40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 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2、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 )。
4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4、有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对批评者持有偏见,就像《扁鹊见蔡桓公》中的 桓公对扁鹊的看法一样:( )。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5、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 ),(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 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林黛玉 贾宝玉)
47、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在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两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伤思为国戍轮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2)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3)( ),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
49、成语接龙:
生死离别——别开生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可乘之机——机不可失
50、说出下列作品集的作者
《孟襄阳集》——( )孟浩然
《樊川文集》——( )杜牧
《昌黎先生集》——韩愈
51、写出下列诗句的上下句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B、( ),月有阴晴圆缺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人有悲欢离合)
52、写出两句描绘边塞风光的古诗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53、说出我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至少三个)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54、“三言二拍”中的“二拍”指的是什么?做这是谁?
明代小说家 凌梦初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55、说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荷花淀派(孙犁) 山药蛋派(赵树理)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国殇》
4.民不畏死,奈何之死俱之?——《老子·七十四章》
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6.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9.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品画》
10.眼上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清·康有为《出都留别诸会》
11.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1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4.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1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17.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19.英雄一人狱,天地亦悲秋。——清·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2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邶风·相鼠》
2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2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3.以子之予,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25.以骨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
26.只因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见奇雄。——施耐庵《水浒传》
2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8.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
29.能够哭就好,哭是开始痊愈的象征。——《绝对是个梦》
3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31.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2.人之多,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3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5.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36.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37.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8.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0.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论语·宪问》
41.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衰郢》
42.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闵公元年》
4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4.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5.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隐公元年》
46.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策》
47.人心之不同,如其而焉。——《左传·襄公三十·三十一年》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49.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50.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战国策·赵策》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大雅.鹤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7、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题庐山仙人洞照》
8、剪不断,理还乱。 李煜《乌夜啼》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1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澳》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17、风咋起,春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
18、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19、为山九仞,功亏一 。《尚书.旅獒》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与陈伯之书》
2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24、虽鞭不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强驽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刘向《新序.善谋》
2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28、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宁史.文天祥传》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卜居》
3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呜则已,一呜惊人。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3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云稹《离思》
33、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3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40、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41、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冠子.天则》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瑟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5、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红楼梦》
46、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4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4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孟郊《游子呤》
5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辽南》
53、众心成城,众口烁金。《国语.周语下》
54、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2][3][4][5][6]下一页